红月亮:(编辑:卢卢想法

关于“巨婴”教育的反思

2018-06-12  本文已影响503人  东吴学园

关于“巨婴”教育的反思

       无锡市蠡园中学   吴文才

   在这里,我把忽视或丧失独立自主精神培养的教育现象称为“巨婴”式的教育。

笔者认为,这应当是传统教育中应当关注的最核心的问题,或者说是当下困扰家长包括老师的许多问题的病根所在。

我们谁也不能会反对这样的共识: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越强,教育的效果越好,水准和层次越高,教育的正向功能也会从中体现得越充分。否则,教育活动不仅是徒劳的,很可能是消极负向的。

而现实往往是:一些习惯于管控和包办的长者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渐渐地成为了孩子不必为困难思虑,不再为责任用心的“靠山”。他们以忘我的劳作和付出倾情供养着的,是有成长而无成熟的“巨婴”。遗憾的是,由于向来如此,便早已习惯而浑然不知,可能还会为自己竭尽所能地多做、做得多感到欣慰。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生命,这是事实。我们的教育活动应当从这个前提展开才是。

所以,家庭和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说,只是给他的独立生长和自主发展提供一个必要的环境。

环境这一外因,只是为内因中内在的根本性的变化创造条件;它不能取代孩子这一内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父母和老师作为环境的营造者和建设者,能够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关爱、协助和指引,其功德就足以润泽孩子。但是,如何把握这“必要的”外在的影响力,就成为关键。其中的要点有二:

第一是判断给予关爱和帮助的最佳时机。爱和助不仅代表我们的情感和义务,对于孩子的成长,它们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既包括对孩子在整个成长历程中的各项潜能发展关键期的了解和利用;也包括对其日常表现审时度势,洞察入微的观察与判断。孩子在发育不同阶段的各项能力的发展关键期不可复得,学习和生活细节中的教育机会也转瞬即逝,对成人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包括观察力、判断力、共情力和应变能力都是考验。或许,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吧。

第二是给予独立自由空间的把握。田野里位置固定的秧苗尚有一个合理的间距与合适的生长空间呢,何况是自由欢悦的孩子?

空间必须还给孩子,其大小和我们培养的自觉性往往是成正比的。但最糟糕的状态往往是:越不自觉空间越小;空间越小越不自觉。退一步想,孩子终归要长大,最后,那个生活的空间还是他的,不放手是暂时的;放手是必然的。只是,从始终不放到不得不放的时候,孩子或许已经变成一个对环境无所适从的“巨婴”了。所以,应当在他们独立意识萌芽之际,让这些小主人尽早地获得属于自己的空间感、自由度和责任区。我们不断地放手、后撤,从他们的眼前绕到他们的身后——从一个牵引者转变成一个指引者、陪伴者和观赏者。随着自由空间的增大,孩子的自主自律能力也将随着增强。

教育的科学,首先体现在,它是讲究时机、分寸和边界的。无论你心中充满多少爱和期望,也只能智慧地做一个守护者、指引者和陪伴者。

我们不可以凭借师长之尊,随意闯入孩子的独立成长空间而扰乱他的自主状态;任性地对孩子本能地溺爱,功利地施压,无端地放任;以孩子拥有者的身份吞噬了幼小生命人格的完整性和神圣性。尤其在家庭里,教育的理性被习惯性地忽视后,似乎也会出现来自亲情本能的共识:孩子嘛,永远都是孩子!这使人想起二十四孝中那个堂堂须眉却做婴儿状啼哭以娱乐老母的老莱子——那个古老的“巨婴”。须知,孩子,在伦理上永远是你的孩子;但面向未来和社会,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血缘亲情应当成为滋润善良德行的雨露;而不应当变性为侵蚀孩子日渐成长的独立人格的腐蚀剂。

总之,长者以包办、管控和灌输的方式所实施的教育,造就的自然是独立人格软化,自主能力孱弱,责任意识缺失的半成品的成人——“巨婴”之谓也。

“巨婴”的表现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曰乖;二曰戾。

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失去了边界,本该属于孩子可以做好或独立担责的事务被干扰和包办了;无分寸和少尊重的教育,通过严格的管控让孩子习惯于服从而不是独立思考,通过大量的灌输让孩子只会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求索。于是,在这千差万别的孩子中,服从且就范者,乖;逆反且出格者,戾。前者表现为听话顺从但没有主见,后者表现为桀骜不驯,崇尚自由却又是自由最严重的破坏者(无边界意识)。其实,这两者本质是一样的:独立自主人格缺失。

而且,这种“巨婴”式的人格特质,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其一生。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报道,中东某国发生战乱,国家旅游局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发出旅游预警,却仍有不少中国游客不听劝阻非去不可。问之,有人自豪答曰:有祖国母亲给我做强大后盾,怕甚!视之,虽人高马大,胡子一把,而“巨婴”之状活现。其实,成人中诸多类似的人格缺损行为,甚至暴力犯罪行为,都能在当初不当的教育环境(尤其家庭)中挖出根由来。

不是所有的教育都是“巨婴”式的,正如不是所有的人都非乖即戾一样。它不是主流,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只要习惯性地管控、包办和灌输的方式不变,助推“巨婴”生长的环境就会一直存在着。这些教育习惯来自于教育者思想观念的深处,所以,改变起来很困难,很缓慢;而观念,尤其习惯性的观念,又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所以,要改变思想观念,必须对观念的根源进行历史性的反思。

正如学术界共识的那样,我们的文化传统,根于血统为纽带的农业社会,这一生活生产方式在古代从来就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却在此基础上不断通过宗法制、礼治礼教进行强化,从而达到大一统的目的。这是大陆文明的突出特点之一。所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中,学会依附永远比坚守独立更适宜生存,乖巧顺从比固执己见更能获得集体的接纳。

于是,生命的生存之道,在宗法制度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不是顺应天性和天赋而选择独立自主,自由选择;却是尽可能地放弃这一切,在内敛甚至自失中依附关系,投靠群体。礼治礼教的文化背景下,跪得虔诚总比立得挺直更容易获得世俗的成功。例如,个性鲜明独立清高的李白,即使活在大唐盛世,不肯在流俗和权贵面前“摧眉折腰”,就只能远走江湖,不得见用了。相应地,教育的价值的追求,自然与这一文化和社会传统保持高度一致;而且,在当时,也必须一致。所以,忽视独立人格与自主精神的“巨婴”式教育现象,在这样的背景和传统中,如影随形般地一路走来。其实,鲁迅所批评的“以不道为伦纪”的二十四孝中大量的封建糟粕,也就是这种文化阴影的一部分。

世间任何美好之物,包括人类的文明文化,都有不足和阴影;不足说明它美好的真实,阴影反映出光明一直伴随着我们。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了自豪和自信。因为自信,我们才会正视问题,自觉反思,使它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封建宗法制度及礼治礼教的一套体系早已成为历史了。习惯性的观念不会随之消失,观念只能按照自身的逻辑不断地更新和成长,不会被外力彻底删除。就教育而言,我们的理念和观念也一直在进步当中,这是主流;但它同时也正是在不断地纠正落后的想法和做法中走向成熟的。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世界是开放和变化着的,世界性的元素不会因为你封闭得严密就停止了它的流动和渗透。未来的孩子,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自主自觉、自立自强正是新时代中新一代国民应有的素质。

所以,仅仅以包办、灌输和管控为主要手段,以服从、统一为最终目的教育,已经十分落后了。

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难以培养出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人才,倘使遇到自由意志活现,质疑精神突出的孩子,还会视之为另类而显得束手无策。让孩子在享受自由思想的同时你还能将其导向人格的自律;从质疑中你能将其引入对世界及真理的追问,培养起求真向学的兴趣,才是师长的本分。教育,如果让一个人从来不敢也不能独立担责,不敢也不能自由选择,他的头颅里,堆满了溺爱的记忆,僵化的教条以及对长者们无尽的依恋和依赖。这样的教育,在宗法制的社会里尚可敷衍,但在现代社会,面向世界和未来,就属于“巨婴”式教育了。

之所以将“巨婴”教育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一者强调教育的时代性和世界性,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法都需与时俱进;二者明确一项育人原则: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从培养独立人格、自主精神开始。

heT5�k��NZz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