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

2014-03-18  本文已影响50人  李有犀

我们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圈子里,遵守着各个圈子的规则,也享受着圈子的快乐。

单位里喜欢钓鱼的同事很多,周末或节假日总是成群结队地奔赴或近或远的江河湖泊。就算没有渔获,也在微信上发一发水边的风景照,或芦花飘飘、或水波荡漾,当然少不了的是自己在旁边伸出两个手指比作“V”状的自拍。

第二天上班,一群渔友必定要聚在一起讨论一下钓鱼时的趣事,渔具的品牌、规格;鱼饵的荤素搭配;当天的渔情;都成了饶有兴致的话题,得意处哈哈大笑,惋惜时则扼腕不已。

这群人俨然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而旁边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只有在旁边羡慕的旁观着,想加入话题却没有共同语言,想走人离开又觉得不够礼貌,只能讪讪地微笑点头,似乎他们也在现场看到了那群钓鱼同事们大展雄风的样子。

于是,两个根本对钓鱼没有兴趣的同事表示要加入这个圈子,几个老鸟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们:“嗯?欢迎欢迎啊,先把装备备齐了吧!”

没错!进入一个圈子的重要标志,除了有圈子里的人带入外,最重要的是有圈子的装备啊。

比如加入钓鱼圈子的话,鱼竿、鱼漂、鱼护、钓箱、架杆等一整套备齐,要是对品牌有要求的话,千儿上万飞快就不见了。

我小的时候,可是拿个竹竿缚一根缝纫线,绑个大头针做的钩子,挖点蚯蚓就奔水面了。

吃饭遇到一个混羽毛球圈子的朋友,讲起这个,也感叹现在去体育馆,如果身后没有背一个专业羽毛球选手用的包,根本抬不起头来。

像我的兄长,在我们小县城的乒乓球圈子混的风生水起,时不时在什么地产商赞助的企事业邀请赛上拿个名次,动不动就跟爱好乒乓球的领导吃饭喝茶,有次回家,正好碰到他拿了乒乓板在上面刷胶,贴皮,整一个专业运动员的架势。

这就是混一个圈子的范啊!

当然圈子也自有他的吸引力所在,除了工作和家庭,能有三五好友共同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也算是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之乐事。如果是同事,有圈子的人更是结成了天然同盟军,可以保持同一阵线,在单位事务上保持强势。

所以说,圈子里的事,道理其实是在圈子外。

前段时间,在报纸看到一则报道:一白领因为单位同事都加入长跑俱乐部,顿觉自己被孤立,咬牙参加了他们的圈子,却在第一次参加他们的长跑时,因身体不适而猝死。

这就有一点“拼死吃河豚”的感觉了。不得不说,加入圈子也得量力而为,明明不喜欢,不适应,也硬着头皮上,人累,心更累,犯不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