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心理01:宝钗只是惠,黛玉才是真贤
宝钗,无疑是一个印象管理的高手。宝钗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德才和美貌,而是她打造自己形象的能力。
提到宝钗,大家的印象是端庄知礼的大家闺秀,是贤惠担当。而黛玉,被认为爱使小性子,虽然真性情,但在“贤”字上输给了宝钗。
这真真是误会。书里其实有很多细节,描写黛玉的体贴:
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宝玉便把头略低一低,命他戴上。那丫头便将着大红猩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罢,罢!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难道没见过别人戴过的?让我自己戴罢。”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已毕,端相了端相,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宝玉听了,方接了斗篷披上。
整部书中,宝玉固然始终维护爱敬黛玉,但黛玉对宝玉,也十分友爱体贴。
对紫鹃这个半仆半友的“闺蜜”,也是爱护体贴有加。第五十七回,紫鹃试玉之后,宝玉发狂,紫鹃日夜辛苦地照顾。回来之后,和黛玉碎碎念。黛玉的回答是:“你这几天还不乏,趁这会子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按道理说,紫鹃的工作是伺候黛玉,俩人是仆人和主人的关系。贴身大丫鬟连续多天不在身边,想必也有很多不方便,积攒了不少的工作。但黛玉的逻辑是,你这几天在别处累了,回家来了赶紧休息休息。这完全是姐妹的待遇,而且是非常体贴的姐妹。相比之下,宝钗对莺儿,就十分情薄了,特讲究主仆位份,而且还很严厉的那种。第六十回里,宝玉让春燕去向莺儿道歉,还特意叮嘱“不可当着宝姑娘说,仔细反叫莺儿受教导。”可见宝钗之严厉,宝玉等人也是十分明白的。
什么是“贤”?贤字从贝,最早的意思是善于理财。到了《说文》,对贤的解释是:多才也。后来人们用这个字来形容“德才并美”,比如诸葛亮《出师表》里的“亲贤臣,远小人”,就是劝后主亲近德才并美的臣子。
不管从哪个意义上讲,黛玉之贤,书中都有明确的线索。
论品行,“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PK“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谁贤?这是观其言。再看其行。金钏儿投井死后,宝钗去看王夫人。王夫人尚有不忍,但年纪尚幼的宝钗义正辞严地说:“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黛玉则是完全不同的理解。宝玉因金钏儿和琪官的事被打,黛玉去探病,只哭着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的反应是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如果不是知道黛玉能够理解,宝玉是万万不敢说出这样的话的。
论才华,黛玉和宝钗各有千秋。宝钗博学,黛玉聪慧,诗词文采不相伯仲。论理家之才,也都是一把好手。书中写宝钗是明写,和探春、李纨共理大观园,探春改革的主意一出,宝钗就立刻评价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可见对贾府财政问题,是了然于胸的。写黛玉,就是暗写,黛玉似乎从来没有涉足过管家的问题,但第六十二回,黛玉和宝玉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同样了然于胸。管理自己的队伍,迎春那里一会儿奶妈闹事一会儿司棋砸厨房,探春那么精明,也有翠墨给蝉姐儿传闲话,宝玉那里,更是乱七八糟,完全的任人唯亲,毫无管理可言。而黛玉和宝钗的院子和私人团队,似乎从来铁桶一样,足见其理家之才。
但贾府上上下下都像被蒙住了双眼,交口称赞宝钗的“贤”,看不到黛玉的“贤”,咋回事?
这就要说到社会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原理:印象管理。欧文·戈夫曼研究指出,人们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去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宝钗,无疑是一个印象管理的高手。宝钗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德才和美貌,而是她打造自己形象的能力。
宝钗特别擅长按社会期待塑造自己的形象
其实,用古代观点衡量,黛玉才是货真价实的大家闺秀,五世列候,父亲是探花、钦点巡盐御史,这是最清贵的出身了。宝钗家只是皇商,士农工商,社会地位并不高,但宝钗在人前,总用“大家闺秀”的言行来展示自己。第四十回,贾母在大观园宴请刘姥姥,大家行酒令玩,黛玉当众说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事后宝钗拿这个来教育黛玉,一番大道理讲得情真意切,终于让黛玉暗伏。黛玉从宝玉那儿新看来的禁书杂书,其实是人家宝钗小时候看剩下的。但宝钗就是能做到双重思维,心里知道是好文章,人前一句口风不漏。到了第五十一回,薛宝琴用《西厢记》、《牡丹亭》的典故作诗,宝钗说:“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呃,薛大姑娘呀,当众说谎真的好么?你不是小时候就已经看得熟熟的了?
宝钗特别擅长自我美化
协理大观园时,探春在充分调研赖大家花园的基础上,想出了一个让婆子们分片承包大观园的主意。但宝钗和婆子们谈话时,是这样说滴:“我如今替你们想出这个额外的进益来,也为大家齐心把这园里周全的谨谨慎慎,使那些有权执事的看见这般严肃谨慎,且不用他们躁心,他们心里岂不敬伏。也不枉替你们筹画进益,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你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分他们之忧。你们去细想想这话。”听听,甚至不是“我们”,是“我”,替你们想出了这个额外的进益,探春哭昏在厕所了有没有?而且,“我”还替你们费心“筹画”,你们的利益、上下左右的关系,“我”都为你们考虑到了。这样的宝钗,下人如何不爱敬?
宝钗不但善趋利,而且善避害。第二十七回滴翠亭,宝钗听到小红和佳蕙说悄悄话,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她所谓“金蝉脱壳”的法子,就是嫁祸黛玉。而小红得到的结论是:“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可怜黛玉,全不知情中,形象又落下了一大截,敌人又多了几个,风刀霜剑又严酷了几分。
宝钗特别擅长投其所好
第二十二回,贾母要给宝钗过生日,书中写道:“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对黛玉,也一样投其所好。黛玉说漏嘴后,宝钗不惜自我暴露自己小时候也看西厢、牡丹、元人百种,唤起黛玉的情感共鸣,然后又温和体贴地给黛玉送燕窝,黛玉很快就把她当成了挚交。给客居的湘云又出主意,又送螃蟹,帮宝玉的丫鬟袭人做针线……这些努力一点点构筑起来宝钗的“贤”者形象。
反观黛玉,完全没有印象管理的意识,贤而不显,还总被黑。一个善良、体贴、多才又有情趣的姑娘,生生被描摹成了小性儿、行动爱恼、爱辖制人的人,真让后人为之一叹啊!
目录:红楼心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