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碎碗的心理
你们有没这种惊吓,当看到桌上好好的一个碗,被孩子不小心碰倒,眼看就会发生自己的预判,这个时候我惊恐万分的大喊一声“啊!”,声音当中带着恐惧、惊吓、无助。并伴随而来的是砰的一声,那清脆又刺耳的撞击地面的瓦碎声,之后是不情愿看到碎了一地的满地狼藉。然而有时候却是虚惊一场,因为并没有掉到地上,而是掉到孩子的大腿上,被他及时反应挽救了一个即将摔破的饭碗。心情瞬间由紧张到惊恐再到放松———就那几秒钟犹如过山车般的情绪跌宕起伏。想借用周星驰的一句话:“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快了。”
我想说为了一个即将摔破的碗,那惊吓的面孔,那惨叫一声的夸张表情,还在众目睽睽之下,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这情绪管理能力未免太过了?这心里素质未免太差劲?
一个碗而已,不就是三元吗?摔碎了,大不了花两分钟打扫一下再拖一下地的功夫。你不愿意扫,儿子也会扫干净。扫不干净即便割到孩子的脚,那也能给他们长个教训。没碗吃饭,铁饭碗有的是还特别牢固。
难道是吃着吃着,突然来这一出,影响食欲、大煞风景、破坏心情?谁家孩子或者我们小时候不是这么过来的?看开了就好了。
说到小时候,应该跟我父母处理我打碎碗的经验有关,我小时候那是被父母轮流着骂。让原本不富裕的家挺更是雪上加霜(父母就是这么责骂我的,其实内心已经非常的愧疚),后面真的难受的饭都吃不下去了。记得我小时候但凡做错了事情,就是非打即骂。我第一想到的是逃避,除了内心的恐惧还有愧疚感,更重要的原因怕被他们发现(其实肯定是会发现的),怕挨打挨骂。所有导致我抗惊吓能力特别的敏感。我孩打碎了一个碗,我内心出现的惊吓感,不亚于我小时候打碎了碗的恐惧感。
就今天想彻底告别曾经的那种无助的碎碗的恐惧感,我的父母并非有意,只是他们小时候的时候是这么过来的,这种遗传的经验教育方式让我也差点这样对自己的孩子。好在孩子奶奶,爸爸这方面比较宽容,还安慰孩子碎碎发财。让我们允许孩子犯错,也允许曾经的父母犯错。碎碎发,才能岁岁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