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篇 | 一个小男孩的揪心经历
2023-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莎莎功夫茶
第330篇简书更文
昨天放学,小儿带回一封信——《给家长们的一封心理关爱信》。
信中倡导家长要多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让孩子在成长路上,摆脱心理上的困扰。
而今天,竟然见到了活生生的反面案例,惊得我目瞪口呆。
下午送小儿去上兴趣班,将小儿送进教室后,一群孩子在教室里热热闹闹相聊甚欢。
却见一个小男孩站在教室外面,不停抽噎着,死死拉住母亲的衣角,不肯松手。
像极了第一天去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对新环境的极度恐惧和不适应,让他想快速逃离。
我悄悄问了旁边的老师,男孩多大了,几年级了?老师说已经二年级了。
再转头望向被男孩仅仅拽着的母亲,眼露凶光,极度嫌弃。
她用恶狠狠的语气恐吓男孩,要求他松手,并要他马上进教室。
自始至终母亲没有安慰,没有鼓励,有的只是嫌弃和逼迫。
很显然,男孩不喜欢上这门课,内心里满是抵触和抗拒。
但母亲却不这么想,她认为男孩必须服从安排。
最后,要上课了,男孩的情绪还是没有平复,母亲粗暴地甩掉男孩拽着她的手,头也不回地走掉。
男孩被老师拉着,劝慰着,带着满脸的泪水,极不情愿地走进教室。
我想,男孩即便是坐进教室,他也学不进任何知识。
窗外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可惜小男孩的眼中只剩下灰色的绝望。
多想让小男孩的母亲也能看到这封信,能及时醒悟。
信中的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实时对标和纠偏:
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
建议家长主动询问孩子的想法,站到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客观分析成绩,提出适度的期望;
建议家长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每年全国各地发生的学生抑郁的案例不在少数,跟孩子的学习成绩相比,孩子的心理健康永远排在第一位,否则其他后面的一起都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