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期待》我从这本商业书籍里学到了很多育儿知识
中年人的话题总离不开育儿,古灵精怪的熊孩子们,不是玩手机挡不住,就是写作业很操心...
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苦恼。
最近在社群里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育儿话题,大家都是第一次当父母,遇到了数不尽的坎坷!
这两天看了这本《超越期待》,原本是一本商业类书籍,我却满眼看到的是育儿知识!
作者松浦弥太郎18岁高中辍学之后,在半句英语也不会的情况下只身闯荡欧美,曾贩卖二手衣服、书等,后来开设书店,现任《生活手帖》总编辑。
《超越期待》这本书讲了商业的本质、人际沟通的本质、经营个人IP的原则以及面对困难的应有的态度等。
书中干货太多了,接下来就分享一下我学到的育儿知识。
01
提前设定规则会减少麻烦
松浦弥太郎在《超越期待》中提到,如果不能提前明确这些内容,谈判后很有可能要说“我们认真思考了一下,不可能按照这个时间表完成”“靠这些预算无法完成”这些话。比起当场跟对方说“不”,处理这些问题更加困难。
谈判时如果碍于面子,没有当场明确细节,或者没有说“不”的勇气,就会大大增加日后增补或者修改规则的困难。
其实育儿也是如此。
比如带一位3岁的小孩出门就餐,只对他说:宝贝,今天我们要出门吃大餐了,你到时要乖乖的哦!
其实这么大的孩子并不知道“乖乖地”的具体含义,你也没有具体的规则讲述,相当于孩子什么信息都没有获得。
到了餐厅,他可能会像在家里一样无拘无束地大喊或者乱跑,如果还有朋友在场,就更尴尬。
等回到家以后,再跟孩子说今天他在餐厅的表现不好,不应该大喊或者乱跑,孩子会感觉你莫名其妙,甚至觉得自己受冤枉了。
餐厅和家的区别和就餐礼仪你都没跟他讲过啊!你说孩子委屈不委屈呢?
提前在大脑中进行场景预演,预估可能发生的状况,并制定好规则告知孩子,会大大减少孩子在对规则不知情的状况下,而发生难以管理的场面。
02
受制于对方暂时不做决定
松浦弥太郎在《超越期待》中提到,如果双方的讨论还不充分,对方却强烈要求“请当场做出决定”,或者对你说“如果今天不给出明确的答复,我们会很难办”,这时,比起向对方提问或者提条件,清楚明了地告诉对方“今天无法决定”才是最好的办法。
谈判过程中经常遇到受到对方“胁迫”的时刻,育儿过程中这样的情况更是频繁。
有的时候,刚刚熄灯准备睡觉,孩子想起来白天想要一个什么东西,让你马上淘宝下单。
我是极力反感在睡前提要求的,因为会耽误睡觉,但马上拒绝又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处理不好引起大哭,就更没法睡觉了。
我采取的方式就是:对孩子说“现在我无法做决定,明天或者周末再商量这件事,到时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既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而是延期再议,这就是当下最完美的处理方式。
03
接受有时会两败俱伤
松浦弥太郎在《超越期待》中提到,即使拼命努力,想为对方提供超过期待的成果,但客观上所有的事情不会都往预期的方向发展。如果以后再有和对方合作的机会,那就多用心,尽量多回报对方。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签订后履行条款过程中,可能发生因“不可抗拒力”导致项目进展不顺,甚至失败。
养育孩子也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好心也没办成好事。
年前女儿想要一只猫咪,我觉得小动物可以给女儿带来快乐,而且能培养她的爱心,于是答应寒假期间可以养,开学就不能养了。
很快就买了一只加菲猫,猫咪很乖,全家人都喜欢它。
但有一天,女儿的手背被划伤,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划伤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划伤的。
猫咪很乖,从不抓人,但不能排除是女儿不小心蹭到猫爪上造成的!我认为事情很严重,所以去医院打了疫苗。
第二天女儿因打疫苗发烧,又跑了一次医院。我开始对猫咪不满,养猫有风险,不但费银子还这么麻烦。
开学后,我要求按照原定计划把猫咪送走,女儿不情愿,哭得稀里哗啦,又耽误了写作业,她还埋怨我把猫咪送走,我成了坏人,哎...
通过养猫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父母是再努力,想满足孩子的期待,但有些事情不会总是朝你预期的方向发展。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们能做的唯有接受,努力过了,虽然没有得到圆满的结果,但问心无愧就是最大的安慰。
04
让孩子安心是家长的责任
松浦弥太郎在《超越期待》中提到,要给下属一种“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没关系”的安定感,下属才能安心工作。亲子关系也是一样的,正因为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能积极应对,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电影《美丽人生》中,犹太人圭多和儿子一起被纳粹带走,在暗无天日的集中营里,处处都是死亡的恐怖。
圭多不但要忍受各种折磨,还要保护儿子。
他把纳粹的残酷手段对儿子说成是大家在玩游戏,得分最高的可以获得一辆坦克。
被枪决的前一刻,圭多路过儿子藏身的铁皮箱时,他依然扮起鬼脸、用滑稽的动作逗儿子开心。
父爱无言,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圭多依然想尽办法保护儿子的心灵不受到一点伤害。
父母的情绪、做事的方法、理念,甚至价值观,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给孩子一个温馨安定的成长环境,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孩子担心你,因为你慌了,他的天就塌了。
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
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会产生有所歪曲,因而产生产生社交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在安全和幸福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社会交往、抗压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健康发展。
在孩子面前要谨言慎行,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尽量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
05
控制胜利的次数
松浦弥太郎在《超越期待》中提到,在生意中基本不存在只有一方获胜的情况。
其实育儿中也是一样,如果总是父母胜利,那么亲子关系间的天平必定倾斜,长久下去就会出问题。
北大状元、留美博士王猛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他10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还写万字书信控诉父母。
虽然造成他性格问题的原因不全在父母,但他和父母相处的模式奠定了他性格的基调。
王猛小时候被关在家里不允许出门,穿什么衣服,在哪里上学,和谁交往...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进行,没有个人的自由。
和孩子相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纵容溺爱,也不能一味地控制。
一味地让孩子服从自己,就造成孩子性格懦弱、自卑等。小事情上让孩子自己掌控,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对生活的热情。
以进为退,赢得了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才是真正的赢,才能赢到最后。
06
不把忍耐当忍耐
松浦弥太郎在《超越期待》中提到,对我来说,忍耐就是理解。
...
忍耐时,不要告诉自己是在忍耐,这可能就是忍耐的秘诀。
孩子的很多行为家长们都看不惯,但没必要每次都争执,尤其是孩子越来越大了,青春期甚至已经长大成人了。
有时候我们需要忍耐。
龙应台谈到安德烈在自己面前翘着腿,点烟,抽烟,她并没反对,却表现得风轻云淡。
但实际上她恨不得把烟头从安德烈的嘴里拔出来扔向大海,她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结论:
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
随着孩子的长大,亲子间的观念冲突是必然的。
无论哪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我心目中的孩子”,然而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是给你一个言听计从的孩子,我想你也一定会害怕。
那么我们就要理解孩子的行为,或者说是忍耐。
不论孩子做什么样的事情,都并不奇怪,他们不只是我们的孩子,他们还是他们自己。
纪伯伦的诗中写的: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理解了,你就释然了,释然了,就无所谓忍耐不忍耐了。
养育孩子是一场修行,每个家长都在这条路上跋涉。
写在最后
教育孩子和经营商业有着相似的理念,与孩子沟通,和与客户沟通有着相似的技巧和方法。
养育孩子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爱心、沟通技巧、同理心、看见孩子的需求和感受、适当满足他们的要求,但不能溺爱,这个度很难把握,是高难度技术活儿。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成人自我重塑的过程,我们和他们一起成长,也会收获很多感动、快乐、温暖和幸福。
我们要带着经营者的意识,坦诚地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真正的看见和理解,换来的是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超越期待》这本书从沟通技巧、特殊情况处理、心态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给我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很干货,可读性强,如果你也有商业和育儿方面的困惑,可以来读一读,一定会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