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4:生活哲学有啥用~~万维刚
岸见一郎年轻的时候第一次听到阿德勒心理学的讲座,主讲人说了一段让年轻人勃然大怒的话。他说,今天听了我的报告的人,立刻就能获得幸福 —— 但是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一辈子也不可能获得幸福。
怎么有人敢这么说话呢?这不是骗子吗?我看这个话并非没有道理。根本原因在于,幸福是一个主观的东西。
阿德勒的这套哲学,是教你怎么主观地看待这个世界。事情就是这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个情况 —— 但是意义,你可以自己选择。而选择了意义,你就选择了生活模式。
改变生活模式用不了太多时间。你不需要熟练掌握英语、不需要成为国家级运动员、不需要考上哈佛大学就可以改变生活模式。这几乎完全取决于心态上的转变。
这一讲我们说说具体的应用方法。
1.活在此时此刻
有句话叫“活在当下”,阿德勒哲学赞成这个观点。我们前面说了,弱者追求幸福的路线图是先进步,认为自己只有进步了才能获得幸福 —— 而强者的路线图则是先要自由。
进步这个路线图为啥不对呢?因为你永远都在路上。就好像登山一样,你以为只有山顶是幸福的,登山的过程是幸福的代价。可是如果登不上呢?如果登上之后又发现更高的山呢?这样的生活等于是被某个目标牵着走,不自由也不幸福。
阿德勒哲学认为人生并不是一条通往某个目的地的线 —— 人生是无数个“点”的连续。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好好珍惜、好好体会,好好享受。这就好比旅游,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算旅游 —— 是从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就已经开始了,路上每一处点点滴滴都值得欣赏。
你想成为一名钢琴大师,可以!但并不是成了钢琴大师才幸福。阿德勒不是不让你为目标而努力,他是让你享受练琴的每一刻。
换句话说,阿德勒希望你能认真地活着。认真不等于深刻,人生没必要深刻 —— 认真就行了。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那位主讲人说的大概是对的。如果你不能认真地活着,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不喜欢当前的自己,那你真的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得到幸福。
认真,是最基本的态度 —— 是对自己的态度。那对别人应该怎么做呢?
2.课题分离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论断是“课题分离”。在我看来,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的首要准则。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你只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别人干涉了你的课题。
举个例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你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提醒他好好学习,告诉他为什么学习很重要,这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非要逼着他学习,强迫他做这做那,那就不对了。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你的课题是给他提供帮助。如果你强行干涉孩子的学习,乃至于让他为你而学,他就可能会欺骗你,甚至报复你。我们听到很多很多青少年自残、做各种出格的事情,其实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报复家长。
那你说难道我应该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不好好学习吗?课题分离并不是说要放任孩子不管,你可以帮助他。岸见一郎爱打的一个比方是你可以把一匹马领到河边,但是最终喝不喝水,那是它自己的决定。归根结底,如果孩子就是不想学习……你只能接受。真正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你逼他不但没用,而且有害。
课题分离是自由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间要有一个界限感,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人生就能简单化。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我爱你,与你无关”,我看这就是课题分离。爱谁、信任谁、帮助谁,那是你的课题,至于说这个人会不会爱你、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会不会对得起你的帮助,那是他的课题。
同样道理,我们完全可以说“我好好工作,与老板无关”。很多人抱怨领导和老板,说用人不公赏罚不明等等,但是你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那把工作做好就是你的课题 —— 至于说老板对你如何,那是他的课题。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完全不应该指望回报。如果帮助一个人是为了让他报答,那你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 你是想要控制别人,你是在干涉别人的生活!这样的帮助谁敢接受?这不是阴谋诡计是什么?
越是现代社会,越容易接受课题分离。我们看现在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过年回家最不爱听亲戚唠叨。长辈们已经习惯了对他人生活的横加干涉,一见面问长问短……可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课题分离。
说到课题分离,我上大学的时候十分想去普林斯顿念理论物理研究生,我申请了但是没被录取。我对我爸妈说,“我没去普林斯顿不是我的损失……”我爸妈马上就说“对,那是普林斯顿的损失!”你看我家心态多好。
3.建立共同体感觉
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是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的终点则是建立良好关系,也就是“共同体感觉”。课题分离解决自由的问题,共同体感觉解决幸福的问题。建立共同体感觉分三步。
第一步叫“自我接纳”。自我接纳就是要接受自己 —— 我有这个缺点那个缺点我承认,但是我能接受我自己。
首先你不能自我欺骗。比如这次考试考了60分,如果你告诉自己这只是因为运气不好,我实际水平比这高多了,那就是自我欺骗。所谓自我接纳,就是接受自己的水平确实不够,然后下次继续努力。这也是咱们讲过的斯多葛主义的立足点,关注你可以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我特意查了一下英文版的用词,自我接纳是“self-acceptance”。现代心理学界更常用的一个词叫“self-compassion”,我们专栏多次讲过,叫“自我关怀”。自我接纳约等于自我关怀。自我关怀是一个有充分科学证据支持的好姿态,意思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朋友看待:朋友错了,你不会认为他一无是处!你得先接受自己,然后才谈得上改变自己。
第二步叫“他者信赖”。阿德勒要求我们无条件地相信别人。现在我们知道这一点有博弈论的支持。在长期博弈中,最好的做法是一开始就无条件地合作,如果被坑了下次再惩罚。
阿德勒那会儿还没有博弈论,他也没有说要惩罚的事儿,但是他这个大前提是对的。如果你把别人视为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信任就是应该的。
这个做法也非常适合现代陌生人社会。在发达地区你可以很容易就能跟陌生人合作,不需要找什么亲戚做担保人。越是不发达的地区,人们越是缺乏互信,很多事都干不成。
第三步叫“他者贡献”。幸福来自对共同体的贡献感。
但是做贡献可不是让你自我牺牲。在阿德勒看来,自我牺牲是过度适应社会,是没有必要的。任何一个理智的心理学家都不可能同意让一个母亲牺牲自己的生活去成全孩子 —— 孩子的人生是人生,你的人生难道就不是人生了吗?这不符合人人平等。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步其实是一套递进的逻辑。有了自我接纳,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后果,你才不怕被别人背叛,你才会有他者信赖。有了他者信赖,把别人当做是伙伴,你才愿意做他者贡献。
做一个幸福的人,其实很简单。
4.唯心的学问
阿德勒这套人生哲学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吗?当然不能。哲学不能当饭吃。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足球运动员,这套学问并不能帮助你进国家队。如果你是一名高中生,这套学问也不能帮你考入名校。如果你想的是怎么进国家队怎么考名校,多研究研究“刻意练习”,多读一读《成功公式》,那更有用。
阿德勒的生活哲学不是研究怎么让你成功的学问,但他解决了另外一个维度的问题 —— 那就是心态问题。
明明不是钢琴大师,明明有很多人比你弹得好,你练琴还练得这么高兴,美其名曰“活在当下” —— 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不是。不是钢琴大师怎么就不能高兴呢?
阿德勒的哲学解决的是让你幸福的问题。
有很多成功人士,他们完全知道怎么不断进步,知道怎么刻意练习,知道如何造势,知道怎么高别人一头,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幸福。他的心态可能失衡,他一和人比较就沮丧,搞不好还会自杀。
世俗成功和内心幸福是不同的维度。阿德勒的学问不是告诉你怎么成功,而是告诉你怎么坦然面对这个社会。你说阿德勒哲学是不是唯心的?那我要问,“幸福”这个东西是不是唯心的?人除了那些可测量的世俗成功标准之外,内心还有没有不可测量的意义?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到这就算给你讲完了。有人说要想彻底理解阿德勒的哲学并且改变生活方式,你得花上相当于自身岁数的一半时间 —— 如果你今年40岁,你得再学20年才行!我认为这个说法太极端了,也不符合开头那位主讲人夸下的海口。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早点学。
有个很多年前的电视剧叫《大染坊》,拍得非常好。我最近又想起这部剧,就跑到豆瓣看现在大家对它有什么评价。其中有一个短评打动了我。
那个评论中说,他的妈妈生了重病,时日无多,临死之前把《大染坊》看了十遍。他妈妈说如果人生还有很多时间,一定要像主人公陈寿亭那样活!只恨这些道理现在才知道。
阿德勒这一套不是《大染坊》鼓吹的经商之道,但是它们似乎有个共同点。它们说的都是换一种活法的可能性。“朝闻道夕死可矣”,可是如果能早点知道岂不是更好?你可以在余生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