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内在驱动力,你才刚刚走上时间管理的路
为的就是让所有朋友能够真正理解时间管理是什么,如何循序渐进的去践行,最终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自律,高效率掌握时间的人。
时间管理这两年很火,我也一直在强调,未来10年人工智能的普及,中国35%的人将成为自由职业者,工作岗位大幅度减少,无数人的知识将会出现断层,深度思考能力严重下降。
将面临严峻的信息焦虑和经济焦虑,李开复在《人工智能》这边书中表述了一个观点,“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世界就会越空虚。”
科技的发达,娱乐和文化的社会属性将会到达一个峰值,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每个人最缺少的就是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
谁来在未来10年之内,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帮助大众解决选择无能和执行无能,谁将会获得大量财富。
这个观点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反复提到过,这也是腾哥放弃了其他行业,全职研究时间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一.事务的格式
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制定计划,有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或者依靠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来强制约束自己,又或者参加各种训练营依靠他律的力量来约束自己。
如果你按照这些方法来践行的话,只会让自己身心疲惫,也只是流于形式的一种假象时间管理,工作效率依然低下,工作收入更不可能得到提高。
问题到底出现在了什么地方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概念“事务格式”
事物的格式是指一套自上而下的不言自明的真理,且会在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被接受,这种接受是自然的、自发的。
我们尽可能寻求事物最宏大的格式,不是为了设法获取真理,而是因为,格式越宏大,越能够击退拖延。如果我们能在宇宙的大格式中让生命具有意义,我们就一定会做到自律。
我们出生的时候只会哭、只会吸吮奶头,可是,那段时间却不在我们的记忆当中。
然而,到了五岁,或在其前后的一两年,记忆却那么鲜明、那么清晰——我们都记得最爱的宠物、玩具、老师、朋友,各种被欺负的伤心往事。
腾哥现在都特别清楚的记得五岁的时候,别人欺负了我,半夜三更拿石头打人家玻璃的事情。
夫·托尔斯泰说过,“从五岁的孩童到‘自我’只有一步之遥,而一个新生儿和五岁孩童之间的距离,却远得可怕。”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行为体系和思考体系,认知和朋友圈层都发生了改变。
由于家庭环境和个人能力的差异,我们的兴趣和关注点都截然不同,对待事物的“格式”也发生了变化。
1.对于心理安全的需求
我们还在婴儿阶段为什么依赖母亲?因为妈妈的乳汁可以带来愉悦感,作为婴儿,我们会爱上让我们产生这种愉悦感的人。
婴儿要存活,在心理上必须依恋于一个有回应的照顾者。因为无助、脆弱,人类在婴儿时期尤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和依恋对象的分离。
对于婴儿来说,建立“基本信赖”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出生之后第一年,他们必须感觉自己安然无恙。只有看似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照顾者给予帮助,婴儿才能获得这种感觉。
我们拖延,不能自控,是因为心理水平是婴儿阶段。
虽然我们成年之后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等的需求可以涨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一种防御。
是两种在婴儿时期没被满足的原始的简单愿望转化出来的。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的心智是幼稚的,没有达到一种成熟的状态,自然做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
2.信任与磨难
心理安全主要来自父母的爱和保护。我们搂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轻柔地哄着他,他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大胆探索周围的世界。
他们在地板上爬来爬去,愉快地探索着所有可以碰到的角落和缝隙,也正因为如此,准爸爸、准妈妈们才会把他们的家收拾一番,变成十足的“儿童安全”之家。
蹒跚学步时期,要想让父母继续因你的行为感觉骄傲,充满喜悦,你不仅要学会更多,还要避免很多爸爸妈妈不喜欢的行为。
父母不喜欢玩泥巴的孩子,不喜欢将房间弄的乱七八糟的孩子,我的童年不是被爷爷奶奶打,就是被爸爸打,我们从小就在压抑自己的想法,竭尽全力表现自己,就是为了赢得大人的认可和表扬。
为什么你在高中的时候能做到每天5点起来背英语单词,不想舒服的睡懒觉吗?根本原因就是你“害怕”,你害怕不努力考不好,害怕老师的评判,害怕父母的失望,更害怕同学的对比。
所以一旦我们离开学校之后,我们就容易迷茫焦虑,找不到方向,追溯根源就是被压抑的太久之后,不是你的人生找不到方向,而是心理秩序出现了问题。
3.固化事务格式
当我们的心理秩序出现了问题,处理事物的格式就会根深蒂固,你会潜意识被动接受自己的懒惰和不作为。
可以说,几乎我们所思、所感、所做的一切都因其成形。它不仅给了我们每个人知识和对世界的解释,还给了我们意识经验的基本结构。
长久以往我们的行动力会处于一种虚幻结构,这也是很多人拖延,执行无能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你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已经固化了,想改变却又找不到方向。
二.内在驱动进行改变
想改变拖延变得自律,就必须找到内在驱动力,而内在驱动力第一要素就是“自尊”。
自尊的概念多数人只抓住了表层。自尊意味着自我感觉良好,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个体。
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或许你会对自己说,“自我感觉良好是因为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很受尊重,我对配偶忠诚,对孩子尽心,会尽可能去做好事。”
1.自尊可以缓解焦虑
自尊心强且稳定的人,相较于自尊心不稳定的人来说,身心更健康。缺乏自尊心的人不仅要对抗焦虑,身体、心理及人际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我之所以现在如此自律就是周围朋友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刺激了我的自尊心,找到了想改变的“参照物”。有了可学习的对象之后,焦虑感会得到缓解,也更能明确方向和目标。
2.社交属性
几百年前,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曾经这样写道:“痛苦与快乐支配着我们所有的举止、言行和思想。
我们天生就是爱社交的社会动物,被深层次的动机驱动着的我们喜欢与亲朋好友们待在一起。我们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想知道他人的头脑中在想些什么。
我们的价值观塑造了我们的身份认同感,而它又源于被称为“我们”的社会性群体。
但是当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久了之后,会逐渐迷失自我,搞不清楚“我们”到底是谁?
亚里士多德说:“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三个阶段:
1.连接
2.心智解读
3.协调共赢
随着视野和人脉的升级,加强了我们与周围人的情感连接,增强了我们预知他人心思的能力,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协调合作。
我们会因遭受社会损失而深感痛苦,会因现场观众的笑声而深受影响,这些都会从本质上影响到到我们自律,人只有在群体环境中才能找到满足感,才能有向上的动力。
这是一个充满物欲与浮躁的时代,没有人在意你想什么,也没有人留心你做什么。
在你做出成就之前,你要忍受心灵的寂寞孤独,端正愤世嫉俗的心态,抵御时常袭来的诱惑冷箭。
如果你连自尊都没有了,还谈什么自律啊!
明天继续《时间管理驱动力三要素》
自律改变生活!
转自作者:时间管理司马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