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5个半小时,只为等一顿晚餐,你愿意么?
人生第一次,排队近5个半小时,吃了一顿晚餐,深刻学习了两条经济学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昨天周五,大学同学来上海出差,毕业三年多都没见过了,于是我美团搜索了一家人气超高的网红火锅店,想和老同学好好叙叙旧。
因为是网红店,我觉得应该需要早点排号,于是4:00就开始网上排队,我以为很早了,谁知道排在了276号!前面有152桌等待!这么火吗?!
快到 16:42的时候,准备先出发去店里等,地铁上打开手机一看,前面还有140桌!我有点慌张,一小时20桌的速度,我要等到晚上快12点才能吃晚饭。于是我赶紧打电话和店家确认:140桌估计需要多久?
店家小哥说,很快的,他们家有50多桌小桌,翻牌很快的。具体时间要看客户吃的速度,估算不出来多久。
我一听,50多桌供应,翻牌应该快的吧。于是将信将疑赶到了目的地,在17:33左右时候到了,这时候120桌在等。门口人好像不是很多。这会儿老同学也到了,我们就坐下来唠嗑:说毕业之后的情况,到目前阶段的工作,以及自己的生活状态~越来越真实感觉,自己真的毕业很多年了!
一会儿,天就黑了,不知不觉,18:09分了,再看手机,这时候还有100桌。按照半小时10桌的速度,还需要5个小时,着急的我们去问了一下,反馈说不会那么久的。
过了几分钟,果然18:14,只剩90桌了,我们信了,感觉不到1个小时就能吃上了,7点多吃晚饭还是可以接受的。于是坐在门口聊天继续等。
时间慢慢过去,等想起来看手机的时候,发现18:31,这时候才过去10桌,还剩下80桌。想想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要2个小时,到8:30才能吃了,要等吗?
可能待会儿就快了/估计会有人等不下去的/这么多人等应该很好吃/已经等了2个半小时,就再等等吧…
夜晚降临,人虽然慢慢多了起来,但是风很大,等待的时候很冷,于是打算去旁边商场逛一圈,避寒。40分钟过去了,19:13分的时候,还剩70桌。还要等吗,队伍缩短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果现在找一家人少的餐厅,可以及时就餐,1—2个小时,9点前就可以回家,这样对身体比较好,还能简单看会儿书或做点运动。】
现实是:已经等待了3个多小时,我问同学想放弃吗?他斩钉截铁的说:不,一定要等 ,不然3个多小时不是浪费了?
于是我舍命陪君子:等!
这时候 ,明显有点着急了,不停刷新,19:58的时候,提示还剩60桌…
越往后等,心里越较劲,越不想放弃。
后来,我也不想放弃了,我们都有不吃绝不罢休的态势。
现在想起来,也很好笑,这是多么典型的经济学原理:沉没成本
我们等的时间越长,越不想放弃,就是自己的沉没成本太高了!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它表示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存在形式有多种,比如时间、金钱、精力,是不可控成本】
由于等待时间很长,沉没成本很高,于是我们不愿意放弃目前的选择。
或者,也可以从另外一个经济学知识分析: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
如果,我们中途选择其他不用等位的餐厅,意味着我们的机会成本:失去品尝超级网红美食的机会。
但我们坚持选择网红火锅,我们需要的机会成本:更悠闲、快乐的,边吃晚饭边叙旧的好时光;而不是饿着肚子,忍饿挨冻的无聊的等待着漫长的宝贵时间(后面由于说了太久的话,两个人开始各自玩手机);两个人也可以早点回家休息,有更多的私人时间安排,比如锻炼;也不用熬夜,可以更加健康…
如果理性衡量的话,从时间成本和自身体验来说,其实放弃网红打卡是对我们当时比较明智的选择。
但是我们没有选择正确的。
幸运的是,由于20多桌的小伙伴很机智,没有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毅然决然取消了排队,选择了其他的餐厅。导致我们在9点半的时候,也就是历时5:30小时的漫长等待,我们提前吃上了珍贵的晚餐!
特此记录本次深刻学习的晚餐经历。
![](https://img.haomeiwen.com/i5422424/c33ebd693ae63b7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422424/58148b96cf359463.jpg)
附记:排除时间因素,火锅味道确实不错!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