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冬秀‖情商高的人,从来不会拎不清
——01——
1904年,江冬秀的母亲前往绩溪旺川走亲戚,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因一个蓦然看到的少年,让本来乏味无聊的探亲染上层层星辉。
少年名唤胡适,不过14岁,正处大好年华之期。
生的眉清目秀,聪明伶俐。他随母亲到姑婆家,遇上了江母。
江母左观察右观察,越看越满意,心下思量一番后,当机立断,随即便找到了胡母冯顺弟,表示欲将女儿冬秀许配给胡适。
胡母犹疑不定,颇有顾虑。一因冬秀大胡适一岁,又有俗谚““男可大十,女不可大一”之说”。二因冬秀属虎,八字过硬。三因江家正兴,胡家已中落。兴衰不相称,不吉利。
然江母亦是个妙人,一心促成此事。千般方法,万般怂恿,动用亲戚力量。最终,两个未曾谋面的年轻人,竟戏剧般的在家母之命、媒妁之言、算命先生瞎凑合、灶神爷保佑之下凑在了一起。
就这样,14岁的胡适与15岁的江冬秀订婚。
在新文化与旧文化碰撞的时期里,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往往为世人所诟病,难得善果。
一开始事实的确如此,胡适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婚姻毫无兴趣可言。他亦知道母亲的做法不可取,可是为了尽一些儿子该尽的孝道,他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母亲的安排。
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胡适与江冬秀
于胡适而言,母亲像极了一个大债主,而他,则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偿还欠母亲的这笔巨额债务。这场妥协的婚姻不过是偿还的一种方式。
于江冬秀而言,这却是一生的宿命。
同年,胡适前往上海求学,后又留学美国。
——02——
这一去,便是整整13年。
13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却足以物是人非。
这13年里,江冬秀搬进了胡家,陪伴在胡母的身边,尽心侍奉,渐渐的,胡母对这个准儿媳愈发满意。
而年过28岁的江冬秀,在那个年代,已是个老姑娘了。
我相信,此时的江冬秀内心定然有着懵懂少女般的羞怯与期待。闲暇之时,她亦会幻想那个不曾谋面的未婚夫,该是何等风姿灼灼。
可她的内心亦是忐忑,不安。常有不知世事的孩童当着她的面又唱又笑地说道:“……他已经在美国娶了洋女人,还生了小洋人呢。”
她早已见怪不怪了,可内心还是忍不住纠痛。村里很多人都是这么说……
这样的传言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胡适很得女孩们的青睐。
美国留学期间,他结识了他的红颜知己韦莲司,这个人品高、学识富的新女性与江冬秀这样“乡下的小脚女人”截然不同。
江冬秀的内心定然有过慌乱,有过无措,即便他与胡适从未谋面,可她早已搬进胡家。
是所人认定的胡家媳妇,可若胡适娶了韦莲司,她会沦为笑柄,一生尽毁。
胡适与韦莲司慌乱之际,她依旧保持着清醒头脑,她知道,当下,唯有胡母可以帮她。
好在胡适素来为人孝顺,而胡母又使出杀手锏——以死相逼,好让胡适回国完婚。
恰在此时,韦莲司的母亲表示自己不希望女儿嫁给外族人。
种种原因,让胡适在异国邂逅的这段情缘无疾而终,两人分道扬镳。
13年,胡适从一个少年成长为一代哲学家、思想家。在这期间,他时常与江冬秀通信,他给她传输现代开放的思想,摒弃传统的封建意识。
幸好,她拎得清。
江冬秀是个传统的封建女性,读过私塾,勉强认字,可谓是笔墨少文化低。
可她的高情商,让自己的命运来了个大反转。她不怯弱,不胆小。相反,她精神独立,是个开放的女子。
——03——
鲁迅也曾向朱安传播这些思想,尝试改变她,可朱安不以为意,坚守这那些固步自封的想法,被丈夫,被时代抛弃,最后孤苦凄清了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同为封建女性,同为包办婚姻,按常理本该如朱安一般命运的江冬秀,做法截然不同。她虽只认字,却渴望能够追上丈夫的步伐。后来她大胆率先放足,得到了胡适的称赞。
她渐渐开始读书看报,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所见所闻。
其中当已金庸的作品为最,将武侠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如数家珍。
胡适年轻时的胡适。是个俊逸清朗的翩翩佳公子,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民国第一男神,如朗月清风,拨动着他人的心弦。
韦莲司为了胡适终生未嫁,女诗人徐芳曾主动表白,名媛陆小曼也与他玩过暧昧……..
“未见胡适已倾心,一见胡适误终生。”
事实证明,年轻时的胡适当真是魅力无边,不用做什么,各路桃花就已纷至沓来。
在所有人的眼里,江冬秀这样一个旧社会的封建女性当真是高攀了胡适。
于胡适而言,一个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却接受传统封建的包办婚姻,当真是莫大的讽刺。那时,全国各地掀起自由恋爱的风潮,包办婚姻成为众矢之的……
1917年,完成博士答辩后的胡适被迫回到绩溪,与江冬秀完婚。接受过新思想熏陶的胡适提出:不磕头不拜堂,按照西方的仪式办。
正当胡母犯难时,江冬秀却不以为意,欣然接受。
江冬秀的明大义,识大体,高情商,让一个不好的开端改变了它的既定轨道。
——04——
《胡适杂忆》中,作者描述江冬秀是“千万个苦难少女中,一个最幸福,最不寻常的例外。”事实的确如此。
直到1918年,江冬秀才离开乡村,到胡适身边。这个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传统女子泼辣爽利,不隐忍,亦不轻易屈服,可谓是魄力非常。
胡适一生的爱慕者众多,可大都点到为止,从不越距,唯一的例外当属他的表妹曹诚英。
结婚六年后,胡适到杭州疗养,正在杭州读书的曹诚英前往照顾。曹诚英娟秀娇美,性格柔婉和顺。每日的独处两人的感情迅速深温,是“驱不走的情魔”。
曹诚英与胡适郎有情,妾有意,又彼此倾心。这件事被徐志摩传到了北京,一时间,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很多人都认为她俩堪称金童玉女,般配的很。
坠入爱河的胡适与曹诚英有了结晶,不久,胡适回到北京,向江冬秀提出离婚。
狭路相逢勇者胜。
当听到胡适要离婚时,江冬秀大为恼怒,立马从厨房里拿出菜刀,然后抱住儿子。如个泼妇般大吵大闹,扬言要杀掉儿子,再杀掉胡适,最后再自杀。
然后便拿了把裁纸刀向胡适扔去,幸亏胡适躲得快,才免于受伤。
胡适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当真被妻子强悍的架势给吓到了,自此以后,决口不提离婚之事。
可这还没完,自那以后,胡适依旧暗中与曹诚英通信,信中的浓情蜜语没能逃过江冬秀的法眼。
她不隐忍哭泣,亦不暗自神伤,而是使出了杀手锏,将胡适的行为向邻里街坊大肆宣扬,毫无保留。
胡适爱面子,哪里经过这种羞辱,颜面扫地,彻彻底底地断了与曹诚英的联系。
泼辣爽利的江冬秀有自己的原则,若触及底线,就必须捍卫,绝不屈服。而非自己吞咽下所有的苦与泪。
这般有魄力的女子在今天亦是罕见。现代的女子在遇到这种事,即便内心千疮百孔,风雨交加,也只会选择息事宁人,或好聚好散,来维持自己的体面。
她拎得清,有原则,有底线。当生活予你致命一击,就该奋起反抗,演绎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而非逆来顺受,隐忍过活,生生苦了自己。
——05——
论样貌,江冬秀普通至极;论文化,她在胡适众多爱慕者中完全排不上名号;论情商,当居首位。
她最聪慧之处,就在于能够精确把握生活中的那个度,达到平衡,趋于完美:不多一分,惹闲惹笑话;不少一分,让自己吃亏。
生活中的一地杂乱鸡毛,总能在她的智慧之下整齐排列。
胡适结友广泛,热情好客。常有朋友到家中做客,江冬秀便会烧上拿手的徽菜供客人们品尝,客人们大呼好吃,赞不绝口。
她听不懂这些学者教授们所谈之事,便不会无故插嘴,而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胡适一生辉煌过,落魄过,可无论他是意气风发成为驻美大使,还是暗淡落魄成为一介布衣,江冬秀始终不离不弃,常年伴他左右。
江冬秀与三个孩子在他的那些政治、学问面前,江冬秀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她便给他提供一个最温暖的家。无论他加官进爵,还是落魄街头,总会有一个人在家中默默等他回来。
几十年的陪伴里,江冬秀将胡适的生活照顾得体贴细致。
她不希望胡适涉于政界,而是好好研究学问,可当胡适无法拒绝蒋介石的邀请,必须出任驻美大使时,江冬秀心中担忧,常常写信嘱托于他。
而她自己在国内生活困窘,却依旧将孩子们照顾得很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事业中。
在流寓纽约的十多年里,她不会英语,却上街买菜。
她整日里忙个不停,让胡适在学问的道路上横冲直撞,而无后顾之忧,很是不易。
胡适大名重宇宙,小脚太太亦随之。
生活不过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你将生活过成什么样,生活便会予你怎么样。
没有好牌在手的江冬秀,将生活过得羡煞旁人。
或许是武侠小说看多了的缘故,或许是天性使然,江冬秀是个性情中人,有着侠义风范。明大义,识大体。
回乡探亲的路上,发现古道杨桃岭多年失修,她便捐资修路,请人验收。
看不过梁宗岱与好脾气的太太离婚,她便亲自到法庭为太太辩证,致使梁宗岱败诉,轰动京都。
胡适的学生罗尔纲到家中借宿,只着单衣,无法御寒,她便为她缝了一个厚棉裤,将胡适的皮衣借予他……她总是发自心底地照顾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当初的受人冷眼,被人嘲讽,到后来即便是学者教授亦对她发自心底的尊敬,江冬秀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改写了人生。
张爱玲评价她们说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例子。”
民国时期,同为小脚女人的张幼仪,在身怀六甲之时,被丈夫徐志摩抛弃。
鲁迅的原配朱安,一辈子孤苦伶仃,唯唯诺诺,一次都没能得到大先生的驻足。
郁达夫抛妻弃子,妻子孙荃整日以泪洗面,不幸了一辈子。
民国包办婚姻下,难有如胡适和江冬秀这样携手走过一生的夫妻。除却胡适的宽松大度外,不得不说,是江冬秀让这段婚姻起死回生。
——06——
江冬秀做的一切从来都不是徒劳的,她让胡适打心眼里感谢与她的相逢。感谢生命里她的出现。
江冬秀的偶尔彪悍让文人圈里一直流传着胡适怕老婆的说法,胡适对此毫不避讳。甚至还衍生出一个男人的新三从四德:
太太出门要跟从;
太太命令要服从;
太太说错,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
太太花钱要舍得。
即便是玩笑话,也是一桩美谈。
江冬秀很爱打牌,从北京到纽约,从纽约到台湾,一路搓过来。,胡适对比从不干预,有时四缺一,胡适也会来凑上一角。
图片来自网络在台湾时,胡适为了维持前院长蔡元培不准在公房打牌的规矩,还特地为太太另找了一处房子,专门用来打牌,体贴入微。
在美国收到太太满是错别字信,胡适不曾责怪,内心波澜,温暖入心,当即作诗一首:
病中得妇书,
不满八行纸;
全无要紧话,
颇使我欢喜。
江冬秀是幸运的,比朱安幸运,比孙荃幸运。晚年时,,她得到所有人的敬重。一个悲剧性的开头,竟有童话般完美的收场。
1962年2月24日,一个觥筹交错的欢迎酒会上,那个名冠中华的老人突然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
就这样,胡适溘然长逝。江冬秀悲恸万分。
在场的医生给她整整打了两只大剂量的镇定剂,也没能抑制住她的情绪,她甚至有过要随胡适而去的念头。
胡适去世后,江冬秀将心力全都花费在了胡适纪念馆,墓园,书籍的出版等事上。用她的爽利泼辣,一次又一次维护丈夫生前作品手稿的的完整。
十三年后,她安静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命运的翻云覆雨,让一个不完美的开端,收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无数夫妻间曾经矢志不渝的爱情在生活的磕磕碰碰中化为灰烬。而他们,两个强扭的瓜却在生活的风林弹雨中变得无坚不摧。
幸好,江冬秀碰上了胡适。
幸好,江冬秀是个睿智的女子。
她的睿智在于拎得清,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懂得揆情度理,审时度势。捍卫住自己底线的同时,尽可能的握住属于自己的东西。
拎得清的人,得到的是一个人生的逆袭成长,得到的是这个世界对他们的认可与尊重。
他们在生活的风林弹雨中牢牢的把握住命运的掌控权,在荆棘遍地的世界里兀自盛开。
浮浮沉沉的世界里,你是否也在迷茫和焦虑中徘徊,愿你也能拎得清。
然后终其一生,追寻内心的渴望,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