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熊

2024-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拉文斯基

老人再也无法忍受世俗生活诸多不便,选中了一块地方,山区森林,花了毕生积蓄买了三十公顷的地。这是早有预谋的,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的计划,计划包括自己盖的木结构小屋,小屋的外观和里面的陈设布置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灵感来自一部电影,末世的地球,一个男人在一条河边,就地捡取材料搭建了一个小屋。材料取自自己的树林,每一根木材都要经过自己挑选,按自己的方式砍伐,塑造成各种结构,按自己很早前就已经在脑海中实操的方式慢慢搭建想象中的小屋。小屋里面还要有一个壁炉,因为在那个计划里,小屋位于山区,气候凉爽入夜会很冷,必须升起壁炉,柴火是早上散步于自己山林时捡拾来的,一般不会特别砍倒林木获得生火的木材,除非到了冬季,哦,计划中小屋所在的山区到冬季的时候会下厚厚的雪,及到膝盖,那时候每天早上出去捡枯柴就不太方便,必须在预感大雪来临之前,伐倒必要的树木,然后劈柴,劈成那种四分之一米长,木材内部结构粗糙外露,最后靠墙堆积满。小屋里面所有的家具都是自己手工制作,这些年,空闲的时候老人一直在学习木工、植物等等。他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的构想山林生活的所有细节,发现某个地方需要特定的知识,便会着手系统的学习。幸运的是,那种接近原始的自然生活,仅仅只是获得起码的舒适度,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并不多。更多的是能够在脑子里面清晰地构建那个自己梦想生活的所有细节,老人在很久之前就决定一旦住进这山里就再也不会踏入他人的世俗社会。他带去建筑、制造的必要工具然后是很多的书,很多的纸和笔。小屋完成,老人带着所有这些住进山里,这些年的反反复复地构想,没有漏掉一个细节,小屋是他心中的模样,小屋所在周围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大约延申到小屋四五米,是山林中的杂草,但是健壮浓密,山林雨露多,总是湿湿的,但踩在这草地上不会沾上烂泥。小屋背面是茂密深邃的树林,林木高达粗壮,风刮来,呼呼响。老人住进来了,小屋里面陈设极其简单,壁炉,床,桌子还有三面窗户。壁炉兼具取暖设备和灶台。还有一个小房间,是洗澡的地方。这是必须要有的,这个必须是在慎重考虑后得出的结论。老人已经在现代的城市中生活了那么多年,身体的清洁已经成为灵魂安宁的一部分,这个洗浴房现在成了他和过去生活唯一具体的联系。老人带来一些适宜生长在山区的种子,一些简单农具,猎枪。关于食物,开始的时候是老人最为担心的,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在这样的山区,只要稍稍具备野外生存的知识,就会发现这里的食物取之不尽,四季常有。肉食也可以轻松获得,这山林各种样的野生物多,但所获的可口程度却取决于运气。如果有遗憾,那就是小屋距离最近的水源太远,不过也是好事,老人潜意识惧怕那庞大面积银白涌动的液体,害怕从中爬出来恐怖物。

老人在山上住下,终于以四十年的人间辛劳加上梦想的煎熬,在自己六十五岁的时候,如愿过上归隐田园的世外生活。这个地方除了老人自己任何已知的人类,社群生物,极渺茫的机会会想到来到这里,大山的深处,只是想想进来都是一种思维的冒险。老人确保了这点,这一片区域,是他买来的,全款,法理上属于私人区域,任何未经主人同意擅闯者,主人有权使用武力驱散甚至就地正法,老人上山带过来的几把猎枪,只要出去老人都会带上,不管在心理上还是现实中,十全保障宁静的世外生活不会没打扰。老人喜欢带着枪巡视自己的山林,属于老人的山林大约一百公顷,四十年辛苦和梦想的结晶,老人充满回忆地仔细盘点中山林中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每一根草,那时四十年岁月逝去虚无记忆在梦想之地的具象,你踩到一棵草,就是多少年前某日的一个事件的地突然涌现。二十年前的一天,他选择辞职,永远地从这个该死的地方离开,他在这里第一次无比清晰地体会到这个社会的不友善的一面,那些投机取巧者支配、引领的环境,使他作呕,气愤到用拳砸墙,直到双手砸破,鲜血淋淋,剧痛撕裂他的神经。他才蹲下来,哭了,那是至亲的人永远地离开,而自己无法挽回的悲痛、气愤、怨恨。他蹲在那里,整整两个小时。最后是灵魂拖着他起来,灵魂推着他走回家去。他直到凌晨两点才回家,栽倒在床上,两天过去,他才醒过来。洗漱,吃了点东西,整理好仪装,到了公司,他以无比的坚定令人惊骇的气势,一种死神般恐怖内核命令下达必死地执行,使所有人没有不听命于他地,他们任他摆布,在一天内完成了辞职。回到家,在自己的房子里,他看书,累了睡觉,醒了继续看书,偶尔喝水,完全没有进食,就这样整整一个星期。他又活了过来。他自己拯救了自己。然后找工作,找那种体力劳动,按劳动所产计件计算报酬的工作。他拼了命地没日没夜地干,他这是干活,没有和任何人来往。他汗流浃背,但脑子里全不断完善那个梦想,那个一开始只是因为作为人要有梦想而存在,影影绰绰,浪漫主义,附庸风雅,现在所有的一切变得无比清晰,所有的细节开始真实可触,他渐渐感到实现这梦想诸多困难,他无比坚定,在那一个星期里作好了奋斗到死的准备。

死亡是最容易的事情,这是老人在很久之前,在那个为了自己的计划积攒必需的资源而不得不放弃自己个性和爱好的时期,那时候他忍受着世俗世界里人们的尔虞我诈,投机者利用良善者而获取暴利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像蛆虫一样蚕食这个世界的美好资源,包括自己的同类。在老人那时年轻的眼里,世界、社会在被糟蹋,被一群奸邪的小人糟蹋。他气愤,并且试图去改变,像旧时代的骑士,但也终究是堂吉诃德,骑着想象中的马,冲向什么呢,连马都是想象的。老人回过神来,想这些作什么,那个世界已经与我隔绝,现在最要紧的是要对付那只潜藏在某处的野兽。

老人面临威胁。这是在老人第三次依照习惯巡视自己的山林时偶然发现的。这个“偶然”的确救了老人一命,因为若是直面他偶然发现的那个威胁,那么不仅他的猎枪,他的生命,都会被这个威胁撕裂。在老人的山林领地有棕熊出没。老人无法确定这只棕熊的洞穴处在自己的领地之内,也没有办法得知这里除了这一只棕熊外是否还有其它棕熊,以至于类似或者比棕熊更大型凶猛的猛兽。接连几个星期,老人没有敢按习惯巡视山林了,即使呆在木屋内也保持高度的警惕,同时老人那天一回来就在木屋周围布置了陷阱,但老人知道这样的陷阱根本无法对付甚或是阻挡那只体型硕大的棕熊,它的作用顶多也只是报警,棕熊出发陷阱发出的声响可以给老人准备撤离的时间。呆在木屋的几周间,老人一直在思考该对这只棕熊怎么办。它的体型太大,直立起来至少有三米高,横向的宽度就有一个成年人长,身上覆盖的很重棕毛加上那很重的皮下脂肪,那只棕熊后腿直立,前爪乱舞,就如同积雨云遮挡天空,一切瞬间阴暗下来,那爪子挥舞切割从棕熊肩膀两侧透过来的日光,阴影晃动像闪电鞭打一个人类脆弱肉体的心脏。必须杀死它。老人终于得出结论,而由于结论的明确,处于危难时刻涣散的意志由于重新确立方向而凝聚。于是接下来,老人计划了全套的捕杀这只棕色猛兽的步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