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向前只是个伪命题,简书要向钱才能存活
李砍柴先生刚在简书上发表一编《鲁迅向左,胡适向右,简书向前》的文章。
WechatIMG22.jpeg
旧报纸《新青年》作为民国后期的新媒体大号,最大的潜能是培育出很多高质量、有实力的写手。其中,李砍柴先生提到的鲁迅和胡适,还有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高一涵、沈伊默、周作人等等。《新青年》能力和魅力所在,它以大众平民读者为基础发行小报小刊,流动性强、议论性的文章,霸占当时的市场。
WechatIMG23.jpeg
《新青年》的特性非常近似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它拥有传播快,阅读性强,议论性高的特点。
鲁迅和胡适都是《新青年》培养出来的顶级大v。《新青年》的特点更像当初网络小说兴趣的时代,起点中文、17k等培养了无数白金作家,例如,唐家三少、土豆、高月、猫腻、番茄,等等作家。
不过,《新青年》和《起点中文网》的优点是以读者为基底的,能够快速的面对群众,能够让写手自由言论,毫无忌惮。
鲁迅和胡适是在民国的大环境自由化的产品,唐家三少等人也是在网络自由化的产品。也是说,自由让优秀的人更突出,平台也决定写手的命运。
“简书向前”很好,迈开了中国手机端《网络杂志》的第一步,实现了区块链和文章兑现的无缝连接的第一步(虽然现在还不行)。简书拥有全国野生写手最多,而且也是最大的平台,没有之一。(这是鱼教头个人认为的,如果有意见留言欢迎来喷。)同样,简书成就很多野生写手的梦想,也有很多业余写手从简书走出去,他们与很多大平台签约。这就是简书成功的地方,也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的这句诗曾经给我另一种感触。当人敞开心扉,学会接纳和包容的时候,内心永远如同春天的模样,百花齐放,绿叶枝头。可惜,海子永远都是孩子气。
简书最大的优点也成为了它的缺点,这也就是我不认同李砍柴院长“简书向前”的原因。当这里成为了全网最大的写手圈,就像金马奖的颁奖晚会一样,这里都是演员和导演。大家都出于相互的尊敬,各自点赞,互相翘起大拇指。但是,这里缺少观众,没有观众的舞台是失败的。
电影上映,它面对的广大的观众,上亿的票房都是来源于基层。
突然有一个想法,如果“简书”能和“有书”一家亲。基础平台和观众都有了,写手们只要写好剧本,一切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