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
十二月来了,黄昏来得愈来愈早,夜晚愈来愈冷。这是冬天的王国,在世界各地雪花已经迎风飘舞,四周堆起皑皑白雪。正在此时,我远在英国和加拿大的爸爸和哥哥,坐在暖烘烘的客厅看着电视上的圣诞节节目,房间角落里立着圣诞树,装修得富丽堂皇,下面还叠起一堆裹着彩纸的礼物。而我呢?正坐在咖啡厅看着外面暮色中的街头,虽然带一点佳节的意味,但这是福州,所以我仍然在穿t恤短裤。
我最后一次在英国过圣诞节是2009年。自从我2010年夏末来到中国,我一次也没有回家过节。这是一件我非常遗憾的事请。我平时不怎么想念老家,未尝不对老家怀着喜爱,尽管我不是那种容易想念人或地方的人。可是,圣诞节是个例外。我之所以在中国一向不庆祝圣诞节,是因为我连想都不要想它,在十二月二十五前后,一旦想起圣诞节,就格外伤心。
圣诞节是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内最喜欢的日子,没有“之一”。它是一个我不能够彻底描写的佳节,如果你没有自己经历过,就尝不到那种浓厚佳节气氛,但我最少可以试试跟你们分享一点点圣诞节前后的感觉。为此,我来试试讲解一些圣诞节传统习俗。首先要说,有些人说“圣诞节是西方的春节”,但这句话缺乏实际意义,先不说“西方”这个概念本来是有错误的,只说圣诞节是独特的,将它与其他节日相比也是无意义的。
讲圣诞节必须先讲一两句关于宗教的话。不管是归根到原来的异教,还是后来兴起的基督教,圣诞节源于宗教。然而,说他是纯属宗教的节日也不准确。就我个人而言,圣诞节已经从宗教节日演变成民族传统节日,到现代其宗教意味已经可有可无。
英国不是一个宗教信仰强大的国家,我们没有像分散在美国所谓“圣经地带”的接近极端的基督教社会。按照2011年的人口普查,英国接近百分之六十的人口自称基督教徒,但这里也涉及到一个语义的问题。在其他调查中,百分之六十四的人说自己“属于”基督教,但在同一个调查中百分之六十三的人说自己“没有”宗教。显而易见,测量人口到底有多大比例人真正的信基督并不简单。我像很多英国人一样,是个彻底无神论者。但因为自己身在英国长大,每年都庆祝这个节日,在我看来却没有任何矛盾。
要详论圣诞节如此大的一个节日,并不简单,它有许多传统和习俗,要怎么讲、从哪里开始呢?我最后决定,假如是我自己在家里过圣诞节,按时间顺序我会怎么做?然后从自己做的事引申到行动背后的传统意义。那么,第一件事,就是买个降临节日历。
圣诞节前的一段时间叫做降临节(Advent),开始于圣诞节前第四个星期天。降临节日历(Advent calendar)是一种短期的日历,尤其针对儿童而做的。这种日历只有24天,从12月1日起,到圣诞前夕为止,即12月24日。降临节日历有24个“门”,门上都写了一个数字,从1到24。孩子每天都开一个门,一号开写上“1”的门,一直到平安夜开写上“24”的门。传统的降临节日历门后都有关于圣诞节的小图画,比如牧羊人、天使、星星等,但最近几十年开始流行“巧克力降临节日历”,门后不仅有图画,也有巧克力块。有的孩子会把几天的门偷偷打开,吃掉后面的巧克力,再小心翼翼关上门,所以防止孩子们偷吃巧克力变成父母在12月内的主要职务。
因为降临节日历从12月第一天起,那么11月就得买。对我来说买日历是圣诞季节最早的活动。第二个活动是在12月1日那天进行的,就是出去买圣诞树。等到1号买树是我个人的习惯,并不是普遍传统。简单地说,圣诞树有两种,真的和假的。真的指的是生长在土地的树木,假的指的就是塑料做的。塑料树更方便,买一次,然后每年都可以,而且不掉针,圣诞后收拾可以省略扫松针的麻烦。真树可以用很多种类似的常绿树,包括各种杉树和松树。对我来说,买塑料圣诞树是最大的、最不可原谅的亵渎--买圣诞树一定要买真的,这样才散发真树特有的味道,才有地道圣诞节的感觉。
搭建圣诞树的传统早在中世纪的德国都有,但在英国它最早始于十九世纪初叶。根据众所周知的传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一位德国人,在1840年从德国带来几棵冷杉当圣诞树。从这时候起,装饰圣诞树的传统遍及全国。但实际上,英国最早的圣诞树是乔治三世的妻子夏洛特在1800年从她祖国德国带来的。
猫也很喜欢圣诞树。说是喜欢,可能是含敌意,猫咪不会说话,所以我无法问清。我在英国时,从有记忆以来都一直养猫。每年圣诞节,搭好树之后,都要小心不让猫把它打倒。猫会站到客厅离树最远的地方,盯着树,突然跑起来,像个火箭似的跳到沙发上,又直接跳向圣诞树。撞到树之后会逃命似的跑回远处,继续盯着树。如果不把它们赶走,或者抓起来让它们坐好,猫会不停地反复打击树,直到树倒下来。猫是种很奇怪的动物。
搭好圣诞树后就要装饰。装饰圣诞树有很多种方法,很多种装饰品。通常把tinsel和“童话灯”(fairy lights)缠绕树,悬垂在树枝上。又把baubles和巧克力装饰品用线挂在树枝上。圣诞树最上面直立的树枝上,会放一个形成星斗或天使的与降临故事有关的大装饰品。
不仅是圣诞树要装饰,整个客厅,连整个屋子都能装饰。有的人只装饰里面,有的人也装饰外面,给整个邻里营造浓郁的圣诞气息。人在门外挂一个圣诞花环。圣诞花环用常绿树木编起来,常有冬青和松果,挂在门上非常华丽。
圣诞树下面放着礼物。在圣诞节前些日子里,人会访问亲戚朋友,回家时,总带着一小堆礼物,便放在圣诞树下等后圣诞节早上被家人拆开。礼物不仅送给家人,也送给朋友、同学、同事等熟人。为了“把礼物送给一些通常不在你的礼物名单上的人”,每年诸多人参与“秘密圣诞老人”的活动。详情请看我后天发表的一篇短文介绍秘密圣诞老人的购买并送礼物的方法。
最近几年,英国也流行所谓“圣诞集市“是十二月常见到的场景。这些集市起源于中世纪的德国,现在走遍了欧洲,每年十二月集中在城市中心。众多摊子中,有的卖小吃、有的卖饮品、有的卖装饰品等。外来的游客想欣赏一点圣诞节的气氛,建议到圣诞节市场逛一逛,吃个白果派(mince pie),喝杯香料酒(mulled wine),看看市场的装饰。
读者若对圣诞节不熟悉的话,大概也不认识这些特殊食物。没有问题,我这里就想描写一些圣诞节时期的传统食物:
白果派,也叫英式肉馅饼,是英国的一种传统圣诞小吃。是种小型的“派”,里面的馅叫做mincemeat(肉末)。虽然名义为“肉末派”但现在馅里平时没有肉,馅里主要是果脯和香料做的。那么为什么叫肉末派呢?这是因为以前的做法,不但有水果,也有肉,是一种甜甜的肉馅派。久而久之食谱变化了,到现里面已经没有肉的成分。
另一种传统食物有板栗。我当然不用给你们介绍板栗,这种坚果在中国很普遍,但在英国它被视为冬天的舒适食物。凡是与冬天有关的,在英国就与圣诞节有关。我自己并不喜欢吃烤板栗,但很喜欢闻它们散发的味道--我每次闻到板栗烘焙时冒出的香味,就会想起圣诞节的美好场景。
香料酒(mulled wine)是起源于德国的特殊圣诞节饮料。由红酒和各种香料一起用文火煮,最常用的香料有桂皮、丁香、八角、肉豆蔻、小豆蔻。不同的配方还有橙子、柠檬、苹果等水果。在北欧冰冷的冬天夜晚中,喝杯热腾腾的香料酒非常宜人。
此外,唱圣诞颂歌也是降临节期间的一个流行活动。圣诞节的很多活动和庆祝方式已经离开了圣诞节的宗教根源,但圣诞颂歌大部分还与基督和基督教有关系,而且大都还是比较古老的歌曲。我虽然不是基督教徒,但还蛮喜欢听圣诞颂歌--节奏比较慢,旋律很美妙。唱颂歌的平时有两种,一种是聚集在街头上唱歌给行人路人听。第二种是挨门逐户,敲门后站在听众的门阶上给他/她唱歌。唱颂歌的通常也筹集善款,送给慈善机构。
24号是圣诞前夕,这天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一般人都待在家里看电视,与家人一起过,但到晚上小孩子都要挂袜子。在英国,旧式房子都有壁炉有烟囱,小孩子在壁炉上挂长筒袜等圣诞老人夜间来送礼物。据传说圣诞老人通过烟囱钻进房子,把礼物塞进袜子,然后又由烟囱爬出去。于是,很多人在平安夜会把白果派和一杯雪利酒放在壁炉前,还有一根胡萝卜给圣诞老人的驯鹿吃。
对很多小孩子来说,圣诞老人是圣诞节的主要人物,关于他的传说非常多,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版本。对于他的住宅,在英国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他常年住在北极,另一个是他常年住在位于芬兰北部的拉普兰。
据说,圣诞老人鉴于四世纪的主教圣尼古拉。按照关于尼古拉最有名的传说,他曾经资助了一个有三个女儿的穷民提供嫁妆。当时,如果没有嫁妆,就不能结婚,而且没有结婚的少女一般只好靠卖淫来维持生命。圣尼古拉很谦虚,不愿意公然赈济,于是他晚上把钱扔进窗户。这个故事有不同的版本,有的版本中,尼古拉扔的钱落在鞋子里。还有版本说,他从烟囱掉了钱,穷民的女儿刚好把洗过的袜子挂在壁炉边,掉钱时钱恰好落进袜子里。
现代的圣诞老人,在平安夜坐着由一群会飞的驯鹿拉的雪橇,挨门逐户飞到屋顶上,钻进烟囱送礼物。在电影里和圣诞卡上,他是一位肥胖的老年人,留着常常的雪白胡须,喜笑颜开,穿着大红的衣服。据大人们说,圣诞老人拥有两个名单,第一个是好孩子名单,第二个是坏孩子名单。好孩子都会收到礼物,坏孩子却将收到一块煤。孩子们捣蛋的时候,英国的父母经常会说“别闹,要不然我告诉圣诞老人,你今年就收不到礼物”,小孩子就会变得特别听话。
圣诞前夕过去了,终于到圣诞节。圣诞节人人都起床得早。俗话说:早起的鸟有虫吃,那么在圣诞节,早起的孩子有礼物拆。大人呢?大人也要早起,一边陪着小孩子打开礼物(当然大人也有礼物,只是他们没有小孩子那么焦急),一边准备下午的圣诞大餐。
我和哥哥小时候,在圣诞节前的日子里,特别喜欢猜测鲜艳多彩的包装纸里头装着的是什么东西。如果是乐高(Lego),那么很容易猜--轻轻地摇一摇,听里面的嘎嘎声就知道。衣服也容易猜,因为不放在盒子里,所以戳一戳就能感觉出来。可其他的东西比较难。当然,不能自己把包装纸撕开,看看里面的盒子,这是不可侵犯的规则。不过我们有小助手。猫绝对不恪守任何规则,自以为高高凌驾在法律上。
猫咪很好奇,似乎比我们小孩子更想知道圣诞树下面的彩色盒子是什么回事,而且他们有爪子,准会抓抓礼物外的包装纸。这样我们兄弟有天赐的机会,试着看见里面的盒子上有没有什么能认出的东西,让我们猜测盒子里的玩意。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多么希望猫咪会选择抓我自己的礼物,而不白抓爸爸或妈妈的。
接下来继续吃的话题,讲讲圣诞节的大餐。圣诞节,像其他大节日一样,是吃喝玩乐的日子,而且吃的的确很多。最重要的自然是圣诞大餐。圣诞大餐是一种特殊的“周日烤肉”(roast dinner),以烤肉为核心。做这场大餐很费力、很耗时,家长很早就起来开始准备,一直忙到下午一切才终于做好,大家才可以用餐。
圣诞大餐核心的烤肉通常用火鸡,但火鸡有时也由其他禽类所代替,比如鹅、鸡等。像传统周日烤肉一样,火鸡配土豆(烤土豆和土豆泥经常都有)、约克郡布丁和蔬菜。圣诞大餐通常有各种蔬菜,最传统的有欧防风、球芽甘藍等。圣诞大餐特有的菜也有猪包毯(pigs in blankets),就是外包培根的香肠--香肠为“猪”培根为“毯”,非常美味。
禽类有一个叫叉骨的骨头,形状像草叉一样。英国也有一个传统,吃烤鸟的时候,找到叉骨可以许愿,但首先也得给别人许愿的机会。事情是这样的,两个人各个把小指放在叉骨的一个叉子上,同时用小指用力地扯叉子,骨头便会断,一人扯了大部分,另一人扯了小部分。两人扯的时候,都闭眼许下愿望,谁得了大部分的愿望后来要成真。因而叉骨也称为“许愿骨”。
大餐后也有甜点。有不可缺少的圣诞蛋糕(Christmas cake),和我自己最爱吃的圣诞布丁(Christmas pudding)。其实还有各式各样的蛋糕和甜品,比如以上介绍的白果派,还有乳脂松糕(trifle)和树根蛋糕(yule log)等。
圣诞蛋糕是一种特殊的水果蛋糕(fruitcake)。水果蛋糕是一种用果脯做的蛋糕,比如葡萄干和蜜饯果皮。圣诞蛋糕的做法非常复杂,包括把果脯长期浸泡于白兰地的阶段,给蛋糕它特有的浓香味道。
圣诞布丁跟圣诞蛋糕很像,只是蛋糕比较干,布丁比较湿。圣诞布丁也用白兰地做,吃前先在上面倒一杯白兰地,点燃,等火灭了再吃。关于圣诞布丁也有吉祥的习俗。做布丁时,要把一枚硬币放进去,等大家吃时,谁在自己的一份里找到硬币,谁第二年将要发财。
吃完大餐和甜品,人们便撑得要命,圣诞节剩下的时间都待在暖洋洋的客厅里聊天、玩棋盘游戏并看电影。圣诞节期间各个电视台会播放大量电影,多半与圣诞节有或大或小的关系。这些“圣诞电影”有一些讲圣诞老人或基督之类的虚拟人物或圣人,比如《34街奇迹》或《雪人》。也有一些以圣诞节为背景,讲普通人物的圣诞故事,例如《圣诞颂歌》或《风云人物》,最后有几部与圣诞节的关系比较小,甚至没有任何关系,但因为每年十二月都会播放,所以久之被普遍视为圣诞电影,譬如《终极警探》或《小鬼当家》。
如果读者想通过一部电影来更了解圣诞节,我热烈推荐《圣诞颂歌》,是鉴于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而编的,不仅很好看,但也涉及到圣诞节的很多传统习俗。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也推荐那本书,是短篇小说,故事很好,写得很精彩。
有一首挺著名的歌,叫“一年中最美妙的时光”,唱的是圣诞节。就我个人而言,圣诞节实在是一年中最美妙的时光,是我小时候每一年的焦点,也是我来中国后每年最想念家乡的时期。我以后假若成家有自己的孩子,很期待给她/他介绍这个传统节日,让她/他分享圣诞季节的兴奋和快乐。无论如何,只要我以后再有机会在英国家里过一次圣诞节,一定会彻底珍惜,努力让圣诞节达到小时候的美妙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