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鸭!创造一个即兴游戏/剧
学习即兴好几年,发现大家在玩即兴的时候,玩来玩去就是那几个经典的即兴表演节目,比如短篇游戏里的“捡纸条(飞鸽传书/鬼话连篇)”,“杀人游戏(侦探来了)”,“多人讲故事(珍珠项链)”,“外星人教授(万能教授)”,“多头怪(1/2/3)”,“派对怪客”等等。
其中也有很多是基于这些基础来进行修改的。比如捡纸条可以有2人版本(其他人walk on支持)和3人版本(固定人数:2人起戏,第三人加入),纸条收集的时机也有事先收集和现场征集之分。
长篇基本上也就是Armando, La Ronde这两大类(我接触到的),基本上分为3番(UCB)和推剧情/角色塑造(Second City)两种。基于这两个长篇即兴剧的基础,可以发展出“美国小镇”,“砍大树”等长篇即兴剧。
长篇即兴剧照但其实即兴的表演形式是可以在一定的架构基础上演变出无数种具体的表演方式的。笔者将在此文总结笔者学习到的即兴表演节目的架构规律,并通过学习规律来创造新的表演节目。
节目结构
对于一个即兴表演而言,它基本的框架元素包括但不限于:
- 3W
- Who,人物(Character)
- Where,地点
- What,做什么(Object)
- 时间(When,一般为当下发生)
- 情绪(Emotion)
- 人物关系(Relationship)
在这个框架基础之上,对演员在表演时,还可以有声台形表(形台声表),也即声音,台词,形体,表演等四个大方面。
这就是一个即兴表演或者说一个剧所应该有的元素。所以任何一个即兴游戏/即兴剧都需要搭建3W,都需要交代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带着情绪去表演,然后从表演的各个方面去呈现剧情。
即兴表演就是在这个框架中,对一个或者多个元素进行即兴限定/赋值,比如即兴的地点。
即兴元素
即兴的元素是一个即兴游戏/剧区别与传统表演的重要因素。而这个元素,一般来自与现场观众的即兴建议。那这个即兴的元素,可以是即兴表演节目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 地点是即兴的,这是大部分即兴表演里面最常见的即兴元素,比如紫禁城。
- 还比如人物关系是即兴的,比如父子。
- 道具是即兴的,手上拿着一个夜壶。
- 时间是即兴,故事发生在唐朝。
- 情绪是即兴的,尴尬情绪起戏。
- 动作是即兴的,即兴尬舞之中喊停,然后从定住的姿势起戏。
- 声音,台词,等等。。。
确定即兴元素之后,就要在框架和即兴元素的设定下,设计表演形式,这是设计一个即兴游戏/剧最关键的一步。
表演形式与看点
表演的形式,按照个人的理解,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 剧情推动+即兴元素
- 条件限定+多人即兴(Group mind)
- 模式匹配
- 猜谜
- ...
表演形式需要定义的非常清晰,因为本身内容是即兴的,若任务分工不明确,则在表演时就可能会出现任务不明确而忘记任务的问题。所以在制定表演形式和规则时,需要明确制定。
剧情推动+即兴元素
剧情推动+即兴元素的典型游戏就是捡纸条。
以三人版见纸条为例。演员在即兴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即兴元素:纸条的内容,来继续推动剧情的发展。即兴元素是现场征集的6句台词和3个动作。现场征集比提前征集的好处就是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进行筛选,从而选出观众已经有预期的纸条内容,让演出效果更好。
鬼话连篇表演的形式就是:
- 首先主持人征集9条即兴台词和动作建议
- 然后征集一个即兴的建议,可以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朝代),人物关系,手上拿着的道具,或者最简单的一个关键词。
- 两名演员3W起戏,构建真实3W,让演员和观众入戏,增强表演信念感。
- 在表演过程中,需随着剧情发展,演员需交替捡起纸条,读出纸条上内容,并合理化内容,推动剧情发展。此处规定顺序固定的:起戏的人先捡,搭戏的人后捡,第三个上场的演员再捡,然后循环3次。
- 场上两名演员捡完前两张纸条之后,第三名演员以合适的角色身份上场,推动剧情发展,捡起纸条,继续推动。
- 随着剧情的发展,3人轮流捡纸条,合理化,推动剧情,表演至纸条被捡完,然后队友选择合适节点,比如观众情绪高处扫戏,结束表演。
这样的表演形式就是3个演员,去捡纸条,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主要的看点在真实3W基础之上出乎意料的纸条内容带来的喜剧点,而对纸条内容的合理化则可以表现演员的聪明机智,会赢得观众赞赏的掌声。这就是即兴神奇和有魅力的地方。
条件限定+多人即兴
条件限定+多人即兴的限定范围很宽,可能可以覆盖所有的即兴表演节目。但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在表演过程中对表演有特殊限定,然后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的游戏,每一个演员所受到的条件限定是相同的,或者类似的。
比如“珍珠项链/多人讲故事”,“站坐蹲”,“多头怪”,“外星人教授”,“情绪格子”等。
以珍珠项链为例,每一个人只能说一句台词,由多人的多句台词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首先需要站上来一个演员说出故事的开始,然后再站上来一个演员讲出故事的结尾。根据这个故事的开始和结尾,其余演员格子选择位置插入故事的一句话,最终组成一个逻辑通畅又好笑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看点在于演员的合理化能力。所以一般的,现场主持需要要求首尾的两句话需要毫无关系,甚至是天马行空的两句话。比如开头是“三体人的舰队终于到达来太阳系”,那么结尾需要和这个毫无关系,比如“樱木花道和彩子结婚了”。那么其余演员就需要想办法去补充故事之中的逻辑,来让整个故事是通顺的。比如只需要在中间加一句“樱木花道抱着篮球,拿着书,口里念念有词”就可以把前后连在一起。
根据队伍的能力,可以规定前三句都完全不相关,或者更多,从而使得故事逻辑理顺的难度加大,增加看点。具体难度需要根据队伍水平决定。
多人即兴剧照又比如“站坐蹲”,规定在场的三个演员必须呈现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一个蹲着的姿势组合。而根据剧情的推动,比如某角色心理位阶的翻转而改变身体姿势,从而带动其他演员也需要改变身体姿势。而每一次姿势变化,演员们都需要即兴地对齐合理化。
“站坐蹲”的看点就在这些姿势的合理化。演员需要充满能量地去带动现场的氛围,有节奏地变化着身体姿势,变化姿势时一定要做到干脆利落,不可拖拉。需要先把姿势改变,再去合理化。
姿势的变化原因很多。相对低级的原因是对剧情没有推动的表面的理由,比如“哎呀,我钱包掉了”,“我鞋带开了”。这些都是过于表面的理由。演员需要追求角色中合理的心理位阶的变化,并合理化变化的理由。比如,某演员从坐着的状态突然站起来,对着蹲着的角色讨好:“哦,早说嘛,家里有矿啊,作业老师帮你写”。从台词和情绪等表演的变化中可以感知到其姿势变化的合理性,同时也把很多潜台词,背景信息交代了出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类型的表演节目的特点在于每一场或者每一个表演单元之间的模式是一样的或者一类的。可以用一个模板去描述一个演出单元,然后去套其他的单元。典型的有“平行世界”,“电台”,“出租车司机”,“盗梦空间”等。
以平行世界为例,分为三组表演,第一组为鸟语的世界,第二组为普通话的世界,第三组为方言的世界。首先向观众征集一个建议,可以是一个道具,或者是一个关键词。第一组演员就即兴建议,展开一段用鸟语表演的剧情。要求演员需要作出足够的情绪变化,舞台走位,肢体动作。因为后面两组需要用普通话和普通话演绎他们理解的这段戏里面表演的内容。其台词分别由普通话和方面表达,但是舞台走位,肢体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甚至关键节点都必须相似甚至一样,从而表演出三幕剧情。
这个游戏的主要看点在于鸟语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和鸟语展现出来的有趣的故事情节,以及后面演员如何去用不同的语言复刻演绎这段表演。演员需要努力通过智慧去赢取观众赞赏的掌声,让观众为演员的机智鼓掌。
“出租车司机”也是模式非常明显的表演节目。首先由一名出租车在场,上来一面演员扮演特点鲜明的乘客。司机需要在与乘客对戏的过程中推进剧情的发展,同时不断学习乘客的特色,比如港台腔,兰花指,爱自拍等等特色,最终两个角色达到特色一致,高潮收场。然后出租车司机借机下场,乘客变为司机,并保持角色特色。下一位特色鲜明的乘客坐上车,然后开始交谈,直至把出租车司机渲染,感染成自己的模样,表演结束。以此类推。
这个节目的看点在于不同角色鲜明的特色带来的笑点,以及在交流过程中,出租车如何被传染,如何逐步成为同样的人,然后两个人“琴瑟和鸣”,“狼狈为奸”,“夫唱妇随”,发生共振,然后高潮收场。
出租车司机 示意剧照猜谜类
猜谜类的游戏很多,比如“杀人游戏”,“我迟到了”,“新闻发布会”,“派对怪客”等等。
以典型的“我迟到了”为例。一名演员走到演出场地之外,此时向观众征集建议,一般的建议如:“为什么迟到了?”,“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的?” “路上遇到来什么导致继续迟到?”
征集完建议之后,猜谜演员入场。与舞台上的扮演老板和同事的演员一起即兴表演。老板需要把握演出节奏,给出公司信息,引出问题。老板身后的同事则通过肢体等配合把答案表演出来。
猜谜演员需要一边应付老板,一边观察同事的表演来猜出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即兴演绎与老板斗智斗勇的故事。
“我迟到了”的主要看点在于猜谜演员对肢体配合的理解,猜错答案时的合理化能力,肢体配合演员的即兴团队合作,还有老板的节奏把握和引导。如果能猜出答案是最好,猜不出来则需要老板去引导。
“杀人游戏”也是典型的猜谜类表演节目。一般的,一组4演员,征集建议时需要留下1名演员,其余演员需到场外等候。征集的建议一般为:“杀人的地点”,“杀手的职业”,“杀人凶器”三个信息点。
杀人游戏剧照与“我迟到了”不同,在杀人游戏里面,猜谜演员需逐个入场。由在场演员通过肢体和鸟语,表演传达答案,过程中禁止使用对方能听得懂的语言去传达故事。当猜谜演员猜到答案之后,蹦蹦跳跳转一圈,并同时手拍头顶,发出“叮叮叮”的声音,表示“我猜到了我猜到了。”
猜谜演员猜中三个问题的答案之后,需要使用其理解的凶器杀掉表演答案的演员。然后他就变成了需要表演答案的演员,讲答案传递给下一个入场的演员。以此类推,直至最后全部演员入场。猜谜完成之后,主持人再采访演员自己理解的答案。
“杀人游戏”的看点在于演员如何将通过无台词的情况下,通过肢体和鸟语来即兴表演即兴征集的建议。答案正确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演的效果,包括能量,表演是否精确等。需注意在即兴舞台上要保持诚实,不能撒谎,故意表演成其他内容。
猜谜类即兴表演节目主要是抓住了观众知道答案的心理,并通过表演来获取观众的欢笑和赞赏。在这类演出中,赞赏的掌声是演员需要去争取的,而欢笑则是锦上添花的部分。
创作第一个即兴表演节目
其实创作一个即兴表演节目不难,关键是如何创造一个可看性高的即兴节目。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大通老师就创作了好多个表演效果不错的即兴节目。比如“砍大树”,“三句话的事”,“两句话的事”。
砍大树
“砍大树”就是根据关键词先起三场戏,演完之后,征求观众意见,砍掉其中不想看的一场,其他两场继续推进。再演一轮之后,再次征求建议,砍掉其中一场,只演最后一场。在最后一场中,之前出现过的角色可以有机地、合理地回到这个戏中,从而推向剧情的高潮,然后扫戏结束。
这个表演的看点主要在长篇的剧情推动,在剧情推动的过程中,可能会抓住核心游戏进行翻番,也可能抓住人物关系,进行剧情推动,或者都有。而征求观众建议去砍掉戏,可以保留观众想看的内容,更容易让观众喜欢。而最后一幕各个演员合理重返剧情则是难度较高但同时也比较高级的。
砍大树剧照人生
而近期后严肃剧团大可老师,火歌等人一起创造的一个新的表演节目《人生》(很多名字,还没确定,比如《十八岁的天空》)就非常有趣。笔者有幸作为演员共同参与了创造和第一次尝试演出,效果超出我的预期。
主要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两人长即兴,其他演员可以扮演相关角色加入剧情。
首先征集一个信息,可以是道具,可以是地点或者其他什么。然后主持人给出一个时间信息,比如20岁,演员则开始表演20岁的某一幕。表演过程中,由主持人去把握节奏,切换到指定的年纪,比如40岁,然后剧情就切换到了40岁。然后再切,7岁,80岁,60岁,41岁等等。具体时间节点不做限定,但第一个时间节点一般是成年,这用于定下整出戏的基(对,不是错别字)调。
主持人需要敏感地抓住剧情的走向去切换到对应的人生节点,比如,30而立之年,40不惑,离婚后的3年,43岁,等等。可以依据剧情中的时间信息进行切换,从而掌控剧情的发展,比如上大学了,那么四年后可能会毕业。同时,还需要切换到前面的时间去及时合理化,交代故事的背景。相当于一个插叙的即兴长篇故事。
每一个时间节点下的剧情,其他演员可以扮演对应的角色加入剧情,并在整场戏中保持这个角色。
这个表演的主要看点在于剧情的跳转和合理化,演员强大的记忆力,导演/主持人即兴编剧能力。与两人长即兴相比,差别在于将切时间,切场景的任务交给了主持人,从而降低了演员的压力,也增加了即兴程度。
目前这个节目还没有经过太多的排练,相信经过几次排练之后,会有不错的呈现。
迪斯坦斯的第一个即兴节目
以上的内容均为经典表演节目和笔者接触到的创造出来的节目,依然未涉及创造新的节目。这部分就即兴创造一个即兴节目吧。
名字:偶像剧
偶像剧现场规则:
比如演员6个,现场征集对应的形容词+职业,比如“性感的程序员”,“害羞的脱衣舞者”
1:起戏时,顺序两两起戏,演完6场戏。此为第一轮。第一轮起戏要求尽量角色之间互为熟人,每一场戏需要创建鲜明的场景和人物关系。可在剧情中交代角色之间的关系,包括与台下角色的关系,争取第一轮就搭建出真实而完整的人物关系网。
3:演完第一轮,征求观众想看的两名演员,确定主角。
4:主角起戏,继续表演,主持人需要通过cut to来切换场景和时间去推动故事的发展。其他演员可以walk on支持,或者tag out支持,但需保证至少一名主演在场。若两个角色都拍掉,则只能演一幕,下一幕两名主角需上场继续推动剧情。
5:通过主持人的调度,玩起核心游戏,推动人物关系,推动剧情至高潮,然后扫掉。
此节目首先征集了观众喜欢的人设,更容易让观众喜欢演员的即兴表演,但同时也要求演员具有足够的角色塑造能力,来赢取观众的喜爱。在选择主角之后,进入主线表演阶段,由主持人控场,通过cut to来推动剧情发展,寻找剧情高潮,最终收尾。
基本上结合了“砍大树”顺应观众预期的选择设计和“人生” cut to的设计来掌控剧情的发展。《偶像剧》是迪斯塔斯第一个即兴设计的即兴表演节目,可以说非常即兴,即兴得不负责任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喜欢即兴的朋友一些帮助。
戏精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