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小宇宙

「方法」如何进行“可用性测试”

2021-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简心_Jessie0_0

作为初入行的产品经理,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

为了改善产品,让产品更容易使用,我们常常会使用一种高效的方法——可用性测试。
我们通过观察有代表性的用户完成产品的典型任务,从而找出产品可用性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可用性测试的类型

可用性测试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形成式和总结式。

二、可用性测试解决什么问题

  1. 发现问题
    产品体验上是否存在问题?
  2. 检验实现
    期望的设计目的是否能达成?是否满足了用户的期望?
  3. 产品评估
    用户是否会满意?
  4. 理解用户
    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了解用户的认知,找到某些问题的原因?

三、可用性测试怎么做

流程总览

注意:可用性测试和优化越早越好,这是一个不断迭代演进的过程。

Step1:测试准备

输出物:测试方案、测试脚本

前期准备:准备工作越充分,测试结果越有说服力

1.确定目标

在测试前,我们需要明确本次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梳理清楚重点要关注的问题,提前做好计划,然后再将测试目标和关注点转化为测试任务和访谈问题。

常见的测试目的有以下几类:

2.测试方案

当确定了目标以后,就要开始撰写测试方案了。提前准备好测试方案,有利于后续工作的高效开展。

一般,一份完整的可用性测试方案由以下几大板块组成:

3.测试脚本

和剧本一样,我们要提前设计好脚本,给用户找点事儿做,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

下表只是一场测试的基本脚本概要,可供大家参考。

脚本概要

脚本中的测试任务是重点板块,任务最好融入场景。场景是经过前期调研得出的,符合真实用户使用场景,而不是“想象中的”。

任务的设计要场景化,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明确任务起点和终点,并且,尽量让用户锁定在主要的任务上。

4.招募用户

在正式开始前,我们需要根据测试目的来确定招募什么样的用户,找出与测试目标有关的筛选维度,特别考虑用户使用行为相关的特征,例如竞品使用经验、使用产品的目的、用户的活跃程度等。

从这些维度中挑选出最核心的几项,转化成用户招募的条件,并尽量客观化、具体化、可衡量,避免设置交叉条件过多,导致样本代表性降低。
另外,我们要学会辨别真假的用户信息。

样例
5.材料工具

①待测试产品素材

②辅助测试工具,如:

③设备:笔记本、手机、纸笔、摄像机、录音笔、桌椅

6.测试场地

如果对测试质量要求比较高,旁听和观察人数比较多,需要采集丰富的数据,那么最好到专业的测试实验室进行。

专业测试实验室样图

如果测试时,观察人数较少,公司条件有限,也可以在普通会议室进行测试。

普通会议室样图
7.预测试

为了保证测试流程顺畅,在正式测试前,我们一般还会找个人来进行预测试。按照方案设计的流程进行走查,记录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测试流程。

Step2:正式测试

输出物:测试记录、录像录音

测试参与人员:

有了充分的测试准备后,我们只要严格按照测试方案,引导用户进行产品的使用测试,并详细记录问题点,一般只需要1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一场正式测试。

Step3:结果分析

输出物:测试报告

在测试完一个用户后,要给自己留出半小时做一次小结。测试结束的当天,要与产品团队或设计师当场讨论重要问题,之后再总结分析报告。

报告中主要分析的内容有以下4点:

除此之外,还可以围绕关注的问题,对未满足的需求进行补充分析。

发现了这些可用性问题后,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以便安排之后的修改迭代。

可用性问题优先级的衡量维度一般可以分为:影响程度、频率、持续性、产品优先级等。

最后,我们要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报告撰写,报告的呈现形式视项目大小而定,如PPT、Excel等。

大型测试项目报告样例 快速测试项目报告样例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

可用性测试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测试准备。准备的越充分,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就会越高。
第二步:正式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尽量让用户在放松的情况下使用产品,根据方案脚本引导用户执行操作。
第三步:结果分析。写报告之前,一定要跟团队成员商讨问题点,避免信息盲区而导致的分析偏差。

根据以上步骤,产品经理可以从真实用户中快速收集可用性问题,优化产品。

如果大家在执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