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感受面前,一切道理和标准都是徒劳。

2017-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in喜悦

插队的人还打人,岂有此理。

又是一个上学日,校车开到第二站时,上来的家长和孩子中,很明显有一个男孩子哭闹的声音,妈妈拦着不让他冲过去打人,费了好大的力气将孩子安顿到我的座位旁边。

男孩:我要报仇,我要打死他。

妈妈:好了,好了。你刚才已经打过了。

男孩:但是我没打到。

妈妈:他插队,打人,是他错了。改天见到他的爸爸,我们告诉他爸爸,让他好好管管。

男孩:他不会改的,中午或者下午放学的时候,我要打他。妈妈你骂他,不然我就去打她。

妈妈:他不好,我们不能学他。你看小狗都能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昨晚那只小狗都是亲近善良的人。

旁边的叔叔说:他不对,是交不到朋友的,我们都不跟他做朋友。

男孩:但是****里讲的,就是要复仇。他是四年级的,比我大,为什么可以打人。

妈妈:我们是讲道理的,如果你这样,我罚你一个星期不能上学。你想想,你打了他,你的老师会找你,你的校长会找你。我们不做打架的孩子。

孩子是走心的活着

自始至终,我感受到巨大的情绪洪流,流经这个孩子。他真的很愤怒,道德说教,在一个孩子的感受面前显得那样微弱,所有的道德标准、说教都抵不过孩子心中的感受,追求公平的渴望。

为什么好人要被欺负?既然你们都说他不是好人,那他们欺负人以后不是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吗?我就知道,你告诉他爸爸,他是不会听的,妈妈你的方法没有用。

孩子的情绪,孩子针对打人说教的回复,一直表达这样的看法,孩子虽然未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他用自己的心,看到了事情的本质。

最后下车的时候,妈妈要走在前边,防止他下去打架:我在前,女士优先。

孩子:是大人应该让小孩。

半个小时左右,孩子情绪有所缓和,和妈妈的交谈也变得轻松,有玩笑的氛围,但是孩子的执着没有变。

请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感受和情绪没有错,永远值得被无条件接纳,孩子愤怒痛哭的样子,表示被打这件事,已经触动了他内心深层的自尊心,自我的力量感被挑衅,他想打回去,想通过这个行为,表示我是值得被尊重的,我是有力量捍卫这份尊严的。

孩子找回自尊和价值感的需求,永远值得被尊重、被接纳、被允许。但是孩子找回的方式,也就是行为需要被引导: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伤害他人。

孩子,你很愤怒是吗?可以,如果是妈妈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和你一样的愤怒。但是请你用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方式发泄出来,你可以喊出来,也可以使劲跺脚,可以打一下这些柔软的东西。

分别心不宜从儿时种下

孩子,请你想一想,你打回来,问题解决了吗?再遇到同样的情况,还是他打你,你还回来,你不想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吗?

分别心不宜从儿时给孩子种下,每个人的行为,无论我们是否理解和接受,都是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单纯的告诉孩子,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解决不了孩子心中的疑问:坏人为什么不受惩罚?好人为什么受气?

我们最终要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二维对立的,对事对人的认知,简单的贴上:好与坏的标签并没有了解他的本质。

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只是表现的行为不同。有的行为:打人,就是我们接受不了的,单纯的用二维对立的标签去解读那个男孩,不能解决问题。他打人只是用错误的行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你不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吗?

要让孩子理解每个都是一样的,只是行为不同而已,并从这件事中学会保护自己,是家长的目的。

如果是我,我会这样与孩子沟通:你对被打这件事很生气,你如果想知道原因,在你心情平复后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到底是怎样想的?同时,你要把你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他:你打我,我很生气,我以后也不能接受你这种行为。

你的目的是告诉他,你会捍卫自己的尊严,当孩子的情绪足够平静,我想可以促成良好的对话。如果对方出于防守,未必会好好答复孩子的问题,但是平静的交谈方式,在传达着孩子捍卫自我尊严的决心,追求公平、友善的力量感,孩子身上的正气会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场域。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身为父母,我们先修好自己的这颗心,完善自己这颗灵魂,再谈如何影响孩子。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