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向内书写(5月)-上

2019-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飞侠喵

1、
2019年5月5日      星期日      阴转小雨

#允许#

今天在参与群聊的时候,看到一位妈妈分享的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大意是和孩子有约在先,如果能在8点之前完成作业,则可以拥有20分钟的游戏时间。有一次孩子考试成绩很糟糕,于是妈妈生气地说,今天不要玩儿游戏了。孩子回,那我今天不写作业了。妈妈认为孩子是在威胁自己,于是愤怒:你这是要上天啊,那你别吃饭了!孩子无语。

这位妈妈是在用这个故事来回应前天课程的内容,课上老师说:想法有一千万个,形成行动的只有一千个,要允许自己有各种想法。
这位妈妈结合自己和孩子的故事,反思道:也允许孩子有各种想法。

我之前并未太get到这位妈妈的点,不过也就事件本身进行了一些思考:

八点前完成作业,可以玩儿20分钟游戏=为了玩儿游戏,我会赶紧写作业=不能玩儿游戏,那就不用(想)写作业。

孩子的逻辑应该是这样,而不是单纯地出于威胁。个人理解哈。

有可能,作业和游戏之间的设定及对应关系,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把对应的逻辑换成:作业是我们每天必须要完成的(如同吃饭、睡觉般自然),但是时间可以自行掌握。如果作业完成得快,那么节约出来的时间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包括游戏。

这样子,孩子对作业的感受,是否会不一样?

以及:

成绩不好=不能玩儿游戏=成绩和游戏是对立的。

人天生都喜欢轻松、简单的事情,若游戏和成绩对立,对游戏的喜欢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对(追求成绩的)学习的厌恶。

但可能,孩子其实并非这么想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学习有些枯燥有些难,游戏轻松又好玩儿。但是他们并不认为,我玩儿了游戏就会成绩不好,二者之间也确实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所以,有些对(追求成绩的)学习的抵触,其实真正的来源是家长。家长的焦虑,误传达了给了孩子这样的对立关系。

群友对此表示赞同。我们又延伸聊了些关于控制、分离焦虑的话题。

作为一个妈妈,虽然孩子们都还是学龄前儿童,但对孩子的教育,我一直秉承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即,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并对孩子加以引导。不能做毫无准备的父母。因为,孩子的成长,不仅是ta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

所以,很感谢每一位愿意分享育儿故事并给我思考机会的父母。

那位群友感叹说,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就是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局限性的过程。
这话真是说得极好。因为——
理解,是接纳和改变的前提。

养育孩子之路,也是同样值得且行且珍惜,且爱且感恩的。


2、
2019年5月6日—7日      星期一—二      阴转小雨

#看复联4的小感想#

3、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多云

#觉察&感受#

1-

吃早饭的时候,小姨提醒才做了胆结石手术的妈妈还是要遵医嘱,不要天天都吃蛋黄(医生让三个月内不吃蛋黄,怕不消化。但妈妈觉得吃了感觉没有什么不适,因此这几天一直在吃)。我表示赞同,说还是听医生的话,先暂时忌一下口。
彼时妈妈碗里的荷包蛋已经被她咬了一口。她略有些迟疑地说,那怎么办?然后转向我:你吃。我没有说话。

小姨说,你把蛋白吃了嘛,还是有些营养。
妈妈没有吭声,默默地把蛋白剥离下来。然后,很自然地,把蛋黄“扔”进了我的碗里。

我下意识地撇了下嘴皱了下眉。妈妈敏感地捕捉到了,警觉地问我:怎么了?
我脑子飞快地转了一下,在说实话还是假话中纠结两秒,很不自然地说:这个蛋,是溏心吗?你看它一下就化了。
妈妈明显松了口气,说:哦,我以为你嫌弃我吃过呢。不是溏心蛋,是因为咬过了遇水就散了。

我强忍住内心的恶心,把碗里的食物全部吃完。

其实,我是真的嫌弃那个被妈妈咬过一口的蛋。

但这个嫌弃,不是针对妈妈。而是,我不喜欢吃别人吃过的食物,包括孩子的——如果孩子将咬过一口的食物给我,我也会说,我不要这个,你吃过的。并且我会教育孩子:不能将自己吃过的东西给别人吃。大宝在我的影响下,在不确定这个东西是否没有人动过(比如插上了吸管的牛奶)前,都会确认过这不是谁吃过的,才会入嘴。

我觉得,自己不喜欢别人吃过的东西,这很正常,也是讲卫生的表现。但是,我为什么不敢理直气壮地告诉妈妈呢?直接说或者以撒娇的方式说“你吃过的~”,相信妈妈也是懂得起的。
所以,我在害怕什么呢?

大抵在于,我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自己应该为妈妈的情绪负责。所以,才会特别在意自己是否让她感觉到“被嫌弃”,才会强忍住恶心也要让她觉得自己是被全然接纳的。

虽然自己现在在妈妈面前,已经比以前敢于表达自己太多了。但可能,常年积累下来的一些惯性思维,或者说,导致这些惯性思维的根本观念,还是没有完全地转变。
所以,在这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上,表现了出来。

生活处处是修行哪。
要保持觉知,也要相信对方。

希望下一次再发生这种情况,我可以“一致性表达”。即使对方,是我又爱又有些“惧”的妈妈。

2-

昨天晚上,以体验者的身份,去做了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心理咨询。
大学时代,我曾经因为感情问题在学校做过心理咨询,但大概老师觉得我太“无病呻吟”了吧,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的领悟力和觉知力还不够,因此,觉得自己从那一段经历中的收获并不太大。而那次体验,对我的帮助也非常有限。

但昨天的感受,有些不一样。

对方是个接受了心理咨询实操技术培训的新手,这次咨询是她的结业作业。
我和她,年龄相仿,跟心理学结缘的方式也极其相似。因此,我们还算是比较匹配的。
因为这次主要是体验,目前也没有的特别想要急于处理的议题,所以我一直抱着“不预设,感受为主”的心态来面对此次咨询的。

大概也因此,咨询师不太好找具体的切入点。不过我觉得对方的处理方式还是挺好,就是很自然地先根据我填写的资料聊聊我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然后慢慢地切入到我目前想要解决的问题上。
也可能,心理咨询本就如此,不会一上来就问当下遇到的问题,而是会从梳理来访者的生活状况入手。这个,以后有机会学习的时候再验证一下。

整个咨询过程,蛮顺畅的。除了咨询师的专业之外,我想跟我自己的开放度和领悟力也有一定的关系。

昨天最大的收获有两个:
一是,从当下问题的解决方向上看,咨询师提出的“与金钱的关系可以参考与父亲的关系”,以及"现阶段你对父亲的不评判不是真正的放下,而可能只是搁置。如果有机会能够和父亲敞开心扉地聊一聊,打通和父亲之前感情的流通程度,对你的事业和金钱或许也会有帮助”,对我来说是打开了新的思路。感谢。
二是,昨天的体验,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之前参加的书写营,以及现在继续存在的书写群的可贵。因为整个咨询的过程,其实还是我说得比较多,咨询师相对说的少。这其实也是心理咨询的模式——咨询师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直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而是通过给来访者提供一个足够安全和具有抱持性的环境,使其能放松下来打开自己的心扉,进而协助其梳理当下的问题,并引导其发现问题的来源、探索解决的思路和方向。当咨询快结束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的书写群,就是一个没有严格时间限制的“简易版”的咨询室啊!而我们的一次次书写,就是在做一次次地心理咨询了。只不过,回复的“咨询师”不确定,回复的时间也不确定。哈哈哈哈!虽然简易,但想想做一次心理咨询的钱……哈,赚大发了!

总体来说,这次心理咨询的体验,还是不错的。我想,如果是资深的咨询师,感觉可能会更好。
毕竟,自己摸索和有人陪伴着、引导着去成长,速度和质量,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把娃养好的同时,还要好好赚钱呀。 等娃大一点时间充裕了些,就去做做个人体验。说不定,真有一天能换个角色呢~嘻嘻!


4、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晴

#暗中学习#

前天晚上的心理咨询体验,在昨天的书写中我记录了自己的收获。
这两天一直也有在回味,所以今天想记录一下自己的另一份收获——从来访者的角度谈谈自己觉得咨询师做得好及不够好的地方。
这也是一种积累吧。

咨询师做得好的地方有:
1、能比较自然地开始交谈,并能从我对重要关系人的评价中找到切入点,带领我梳理个人成长史。在对我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再切入到我当下想要解决的问题,并能根据我的成长经历和感受给予解决方向的指点;
2、有自我暴露。这种自我暴露,集中在聊到我接触心理学的原因和方式上。因为经历相似,因此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很快熟悉起来。

咨询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有:
一是,在咨询过程中,感觉咨询师自我暴露得过多。咨询师在倾听的同时,能够适当的自我暴露,会拉近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并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的“共情”——原来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如果咨询师自我暴露过多,则可能会让来访者感到自己并未被全然地关注,那么就有可能破坏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和敞开度。毕竟,来访者的到来,最希望得到的,是一个抱持性的环境和空间,而全然地被关注着、聆听着,并且被理解着,比咨询师个人的经历(哪怕与来访者相似的)重要得多。

二是,咨询师没有完全保持中立不评判的态度。在谈话快结束的时候,她说“虽然我知道这话可能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这是我的真实感受。你的父母和家庭,真的已经够幸福了。”并例举了自己父母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改变的困难程度。其实我自己经历过了那些痛苦、怀疑之后,现在也已经能够再次认识到这一点了。但作为来访者,听到咨询师说这句话,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因为,这话的潜台词是:你没什么好不满的。虽然她没有说在明面上,但却会传递给我这样的感受。而这,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算是个大忌吧。因为,不管这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现状为何,或者说在世俗的眼里幸福与否,都没有ta本人的感受来得重要。所以,这话在我(来访者)看来,就是一种评判了,且是让人不舒服的评判。

☆                  ☆               ☆              ☆              ☆              ☆              ☆              ☆

每一个行业,其实都是不易的。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是保持竞争力的不二法则。
我虽然还未踏进心理咨询的行列,却已经在有意无意地,为有一天迈入其中而做着准备和努力。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如果自己能够把用于自我探索的这股劲儿,用来钻研业务,那么我的事业一定会不一样。
但我对自己的工作,热情明显不足。能够踏实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动力,是以“要珍惜工作岗位,对得起这份工资”的心态来支撑的。
相反,我对心理学的喜欢,对心理咨询的好奇及思考的动力,则主要来源于兴趣和喜爱。现阶段我并不能靠其挣钱,且需要投入金钱,以及不少的业余时间。对未来的预期,也尚模糊且不确定。
但是,这似乎并未阻挡我继续学习和努力的热情。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真正喜欢的事情吧。

这一年来,从“以看书代替刷微博刷朋友圈”,到坚持书写,再到学习英语,以及关注连岳,自己从中获得的整体精神状态上的改变(更加积极向上,更有紧迫感,更加充实有活力),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显著的。
我想,连岳先生所说的“忽然有一天”,一定会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感恩一路上的导师和伙伴,你们都是我的贵人。

会继续加油的!ヾ(◍°∇°◍)ノ゙

5、
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      晴

#相信#

01-

周五吃罢晚饭,大宝主动请缨要承担洗碗工作。我欣然同意——有做家务的意愿,值得支持和肯定。
于是,小家伙搭个小板凳,站在洗碗池前,在我的小小指导下,开始了自行操作。

我时不时地会再次告知洗碗流程,大部分时候,就静静地看着。
我瞅着他将电饭煲内胆里用水浸泡过的碗一个个用喷上了洗洁精的洗碗帕擦拭过后,乒乒乓乓地放进池子里。三四个碗入池,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放了。
那一刻,我好想提醒他,可以把碗摞起来,这样子更节省空间。
好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我强忍着“指导”的心,想看看5岁半的小家伙,能否自己寻求解决方法。

再下一个碗被擦拭了之后,小家伙看了看已经放满了碗的水槽,停顿了两秒钟,将其叠在了一个碗之上。然后,我看到,他开始重叠所有已经擦拭过的碗。这个过程中,他将一个大碗放在了小碗上,然后发现这样子不方便与其他的碗重叠,又默默地将两个碗调换了一个位置,最终将四个碗按照下大上小的顺序摞得整整齐齐。之后,小家伙才继续未完成的洗碗工作。

那一刻,我好庆幸自己忍住了教导之心,没有多嘴。
自发找到方法可远比被指导着去做有价值多了。
因为,自发会让人确信自己的能力,而在没有寻求帮助之前就被指导,则易催生依赖性,并会弱化人本身的力量感。

指导容易,闭嘴不易。
且忍且珍惜。

02-

小宝这两天开始断奶了。

小宝是个有个性的孩子,很有想法,且敢于坚持。
对于这么一个跟哥哥比起来“不那么好说话”的孩子,要引导离乳,“似乎”有些难度。
曾经也想过自然离乳。但弟弟的奶瘾似乎有些大,感觉这一天有些遥遥无期。想着下半年他就要上幼儿园了,而我也觉得喂得差不多了,因此,就有了断奶的打算。

关于母乳一事,我常常被“取笑”甚至“讽刺”。他们总是说:这么大了还吃什么奶?或者,是不是准备喂到上小学?
最初会生气,后来也就淡定了:好呀,那就依了你们的建议,喂到小学吧。
这当然只是一句怼人的玩笑话。但确实是堵住对方之口的绝佳回应。
喂母乳,只是我和宝宝两个人的事情。在我们做好准备之前,谁也没有权利评判我们或者给我们规定离乳的时间。

我心中的时间表,是三岁。
两岁半时也曾试探过他,他坚决表示不从。我知道他没有准备好,我自己也没有。因此,就心安理得的继续这么喂着,像零食,像甜点,也是抚慰和连结。

眼看着离三岁越来越近,一个月多前我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宝宝,我们到三岁就不吃奶了好不好?neinei是给没有牙齿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吃的,因为他们没有牙齿只能喝妈妈的奶。但是江江现在长大了,是大宝宝了,有牙齿了可以吃好多好吃的东西,所以就不用再喝妈妈的奶了。
同样的话,翻来覆去地讲。直到慢慢地,他真的听进去了。从摇头坚定地说“要吃”到答应说“好”。
作为一个常常“出尔反尔”的宝宝,我也是没那么相信他的那句“好”的。
所以,继续引导并加强时间概念:“宝宝,5月份你就满三岁了。我们过了生日就不吃neinei了好不好?”还要明确过生日的概念:“过生日就是吃蛋糕,吹蜡烛。”时不时地还要问问:江江,我们什么时候就不吃neinei了?最开始会说:5岁(因为太小分不清三岁和5月份)。纠正之后慢慢就记住了:3岁,5月份。

这期间还发生了两件好笑的事情。
一是有一天我问:江江,我们不吃neinei了好不好?小家伙坚定地摇头:我还没有3岁呢。
二是清明小长假期间,我们为姨婆庆生。当晚我试探性地说:江江,我们今天过了生日,吃了蛋糕,晚上就不吃neinei了好吗?小家伙摇头:我还没有吹蜡烛呢。言下之意是,这不是我的生日,我还没有三岁呢。你可别想糊弄我。╭(╯^╰)╮
喏,小屁孩好像真的懂了“三岁”这个概念。

5月如期而至。

过生日前,长辈们对江江能够引导离乳表示怀疑:他这么倔强,不和你分开恐怕隔不了奶哦。
我不为所动:当年大宝离乳的时候你们也这样说,事实证明没有分开还不是很顺利地断奶了。
长辈们说:那我们走着瞧吧。
好嘞。
(我是在八个月大时被隔离断奶的。我的不安全感以及后来对妈妈的随时“盯梢”和长期共生关系,虽然有其他原因在,但我觉得这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科学哺乳”概念的加持下,我很反对隔离断奶的方式,同意“不能再以熟悉的模式吃奶已经会让孩子很难过,还要离开最能给予孩子安全感的母亲,对孩子是双重的打击和伤害。”)

5月11日,我们提前给江江庆生(因为第二天要参加表叔的生日宴)。当天中午,吃了蛋糕吹了蜡烛,也再次委婉地强调:“江江,今天我们就3岁啦,是大宝宝啦。3岁我们就不怎么了?”“就不吃neinei了。”小家伙开心地回答。
整个白天,小家伙没有要过一次奶。
晚上,我坐在小凳子上陪哥哥学习英语,小家伙很自然地走过来掀我的衣服。我用手阻止了,然后温柔地向他投去一个反问的眼神。他愣了两秒,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边嘟囔着“我都3岁了”边转身去玩儿别的了。

当晚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他显然还不适应没有奶吃就睡。于是强烈要求吃奶。我没有太多的纠结和挣扎,而是选择相信他。于是说:“你很想吃奶是不是?那我们今天再吃一次奶,明天我们就晚上也不吃奶了好不好?妈妈还是会抱着你,我们不吃奶就睡觉好吗?”
小家伙表示同意。
我说,你很喜欢neinei是不是?他点头。我说,嗯,neinei陪伴着我们长大,她是你的好朋友呢。我们谢谢她好不好?于是小家伙大声说:neinei,谢谢你!

第二天(5月12日,他的生日当天)早上,起床后我说:“宝贝,生日快乐!今天你就正式满3岁啦!”当然还得要记得提醒:“我们今天晚上就要不喝neinei直接睡觉了哈。”
他轻快地说:好。
我说:“你给neinei打声招呼吧——neinei,谢谢你陪我长大。今天晚上我就不吃你了。但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他愉快地照做。

白天,依然没有要过一次奶。包括每次必吃奶的无聊车上时光。想睡觉了,只要求我卸下安全座椅的安全带,爬过来躺在我怀里就乖乖睡了。

晚上,真正的考验到了。坦白说,我是有些忐忑的。

睡前故事讲完,关灯躺下后,他往我怀里钻,轻轻地撩着我的衣服。我轻轻地说,我们说过的哦~~他便住手,伸手搂住了我,问:妈妈,你的neinei是给弟弟和妹妹吃的对不对?我说,对。他又自言自语地说:我都三岁了,我长大了。
之后,便未尝试过要奶。跟我聊了一会儿天,翻来覆去几分钟后,便睡着了。

我想,这表明,断奶一事,成功可期了吧。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我内心里,充满了感动。
感动于,小小孩的“懂事”,以及,对自己说过的话的坚守,对自己“长大了”的信任。
我想,这跟我自己确实准备好了也有关系。我表现出来的温和中透着的坚定,大概也在影响着他,让他逐步确信,自己长大了,不用再喝妈妈的奶了。
这也是一种力量感吧。

谁不想长大呢?当孩子准备好了,长大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的哺乳期,很长。
这一段时光,很美。

我一辈子都会铭记两个小家伙在我怀里吃奶的模样。从乖乖地躺在我怀里满足的且时不时因吞咽不及而呛一下地吮吸,到适时随地变换各种姿势地边玩儿边吃……从最初更多是生理层面的,到后来更多是心理层面的需求——妈妈会看到我的需要并满足我,给予我支持;孩子需要我,我能够给予他支持。我们在这种需要和支持的互动关系中,看见了对方,也确信了自己的存在——这种母子之间的连结感,无比珍贵。

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
他们也许不久就会忘记这段吃母乳的时光,但这段被满足的经历,一定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谁说断奶一定要母子(女)隔离,并且激烈又痛苦呢?
只要我们准备好了,迎接新的成长阶段。:)

感谢我的孩子们。
你们带给我的快乐和欣喜,是这世上独一无二。❤

6、
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晴

#江江断奶记#

7、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晴

#记录一段暖心文字#

今天,在读书群里大家聊起了“想不想说话”(有没有表达欲)这个话题。

起因是,群友L说:我最近这段时间对自我挖的比较深对自己的内在模式,越来越清晰。内在的冲突、纠结、评判,都能够及时的觉知,越来越平静。副作用是,沟通、表达的欲望越来越低。
另一位群友F回复说: “从发言来看,表达的欲望还是有的,有时候,不想表达,可能是没碰到能理解自己的人。”

这句话蛮触动我的,于是我发了下面一段文字——

从发言来看,表达的欲望还是有的,有时候,不想表达,可能是没碰到能理解自己的人——这句话说得到位。

说到这儿,有一个感受我也想跟分享一下。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孤独的人,小时候是孤独的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常常是不知怎么地就不高兴了,然后我就自觉被大家排斥了。这时我会哭哭啼啼去找妈妈,然后妈妈再一顿批评。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的我就特别“多愁善感”,是个心中盛满了不知哪里来的悲伤的爱哭鬼。
后来慢慢长大了,表面上是外向的,热情的,积极向上的,但内心里,其实很封闭。觉得没有人能理解我,加之有讨好型人格的倾向,因此很多时候也在主动地屏蔽和外界的过多过深的交流和沟通。
到了恋爱,明明知道要找一个能够理解自己能开心地讨论各种话题的人啊,结果却在一段让自己哭了很多次也试图分手很多次的恋爱中无法自拔。潜意识里,似乎有点“我不配得到更好的”感觉,因此,尽管这段关系其实很糟糕,也觉得,糟糕的关系总比没有好。顺着这条路,懵懵懂懂地,进入了婚姻。
婚后,自然很多问题更加放大了。但我也通过学习在慢慢成长。仍然觉得,世界上没有人能理解我吧。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哭泣的时候,那种孤独感都会深深地抓住我。我觉得自己太孤独了,那种悲伤简直要把我淹没了。我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尘埃。很悲哀,很无助,又很无奈的感觉……

后来,机缘巧合,开始接触心理学,然后开始了自我成长——阅读、参加主题书写营、自己书写、在群内和大家探讨——咦,感觉自己内在的力量在一点点地长出来。

上周不是因为感情的时候又有了受伤的感觉吗,但这次的痛苦有个很明显的改变,就是在我独自哭泣的时候,那种“我好孤独呀,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理解我”的深深的悲伤感,弱了很多很多,甚至有点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我脑海里会闪现出书写群里,还有这个群里的各位小伙伴们,觉得你们都是会陪伴我,那种不评判,并且可以接纳我的任何情绪和想法的人。而且后来,我不是直接上来要安慰要抱抱了吗。这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具有飞跃意义的进步。

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绕回主题,就是:1、有时候,不想表达,可能是没碰到能理解自己的人。2、感谢心理学,以及,可爱的大家。

结果,不少群友对这段话产生了共鸣,认为自己也有相同的感受。

F回应说:

我们感觉孤独,其实,我们想与他人链接。有时候,感觉和有些人在一起,是一种消耗,就自动缩回去了。
在把握不好这个度的时候,有些交往,对我们来说,是消耗性的。所以,一个人待着,也是种保护。

等到自我慢慢成长,稳固,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会发现,原来他人也不是那么可怕,不是那么强硬,不是那么高大,他们也有无奈,也有悲伤,也有来不及,和回不去。

成长,就是不断失望,又在失望中,长出力量的过程。

所以,在自我成长以后,与他人的交往,就从讨好——被侵犯边界——消耗——绝交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彼此平等,有商有量,你来我往,被拒绝后还能继续交往的过程。

交往,变成了互相的滋养,和共赢。

如果说,最初弱小的我们,像一根橡皮筋,被人抻着,一会儿长,一会儿短。
又向一阵风,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成长后的我们,就像大地,像大地上长出的树,找到自己的路,往前走。
碰到同路人,一起走,到地方,又分开。
虽然缘分有长有短,但是,永远感恩这次的遇见。

这话说得真好。尤其是那句:成长,就是不断失望,又在失望中,长出力量的过程。

F一直是个“和风细雨润无声”的人,文字优美,感知敏锐,思想深刻。很感谢她的分享。

这样优秀又温暖的人,近一年来我遇到了不少。因为有他们,我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踏实,安心,且有力。因为知道,有人陪伴,这种陪伴,远不止形式那么简单,而是,走心的。

我真是个lucky girl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