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爱的艺术:爱是你我用心交织的生活
如果问你爱是什么?您会怎么回答?有没有觉得好像很难说清楚,有人认为爱是一种快感,体验它是件随机而遇的事儿;也有人认为说,一个人运气好就会遇见真爱,堕入爱河,我之所以还没遇见真爱,那是因为运气不够;还有人虽然在爱里,但是困惑、挣扎、痛苦,一边相爱,一边劈腿,彼此吸引又彼此伤害,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本书《爱的艺术》,这是一本关于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您听了一定会有启发。它的作者是著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那这本书出版于1956年,迄今为止已经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非常著名,它是奠基之作。
在这本书里,弗洛姆就以爱的能力为中心,来探讨说为什么人类需要爱?爱有哪些种类?现代爱情会面临什么样的困境?成熟的爱情又有什么样的形式?会引发怎样的结果?弗洛姆提出了很多让人惊叹的理论,到现在也是我们关于爱的深刻理解,一点也不过时。
《小王子》里面也有关于爱的讨论,那只小红狐狸教会小王子,说爱是彼此驯养,是制造牵绊,是为彼此付出的时间,正是因为你为你的玫瑰,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它才变得那么重要。这些观点和弗洛姆不谋而合。
人们爱他付出心血的事物,为他爱的事物付出心血,所以怎么看出他到底是不是真爱,要看他为这个人,为这件事付出了多少,所以《爱的艺术》就是一个学术版的《小王子》。
一无所知的人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也就什么都不懂,那什么都不懂的人呢?他是没有价值的。这段话出自文艺复兴时期的药物学巨匠帕拉塞尔萨斯,这是弗洛姆引用他的话,写在《爱的艺术》这本书的最前面。
弗洛姆认为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掌握的,这个观点放在那个时代非常颠覆。
因为在此之前人们认为,只要你生下来不就会爱了吗?妈妈天然的会爱孩子,爸爸天然会爱孩子。并不是,在弗洛姆看来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门艺术,它是需要知识和努力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如何爱,就必须遵循我们学习其他任何艺术的同样方法。比如说你学音乐、绘画、弹钢琴,或者医学、园林、工程艺术,你都必须一步一步地来,那这些步骤怎么进行呢?
弗洛姆把它分为四点:
第一,爱是一种艺术,它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第二,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都会失败;
第三,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地、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第四,真正的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行为,是对他人的关注、尊重和关爱。
爱需要学习。在现代社会因为速度加快,而且人们的经济也越来越独立,那么情侣分手、夫妻离婚的频率其实是在不断地增高。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想谈恋爱、不想结婚,会说:“这件事太麻烦了,又费钱、又费脑。”
但看了这本书你会发现,也许只是因为自己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懂得爱,所以会觉得难以驾驭。那用这本《爱的艺术》来看现代社会的感情问题,是一针见血,如果爱是一场考试,我们都是参加考试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及格的。
爱有一些误区
误解之一:
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而不是当成爱的问题,就忽略了爱是需要能力的。解释一下,大多数人认为爱就是如何被爱、如何惹人爱、如何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所以人们思考最多的是我现在这个样子会被人爱吗?我现在做这些事会刷存在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不是关注我有没有能力去爱。
那为了达到被爱这个目的,人们往往会采取这么几条途径。对男性而言,是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程度的地位和财富。因为大多数男人认为,只有功成名就的男人,才会有更多的人来爱他。那么女性呢?通过健美锻炼、修饰仪容仪表、穿着入时,甚至买一个什么样的包包,让自己富于魅力、让自己等于那种迷人的人,因为女人们觉得只有年轻貌美、身材好,才会有更多的人爱。
无论男人或者女人都喜欢采用的,是让自己富于魅力的方法。比如说举止温文尔雅、谈吐风趣幽默、乐于助人、诚实谦虚、不矫揉造作。你也会说:“对呀,就是这样。”那事实上是这样吗?
那些让自己变得可爱的方法,很多是让自己成功地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方法。就我们的文化而言,大多数人所谓的可爱,不过意味着让大众觉得被吸引,愿意跟你接触,然后愿意记住你。
这就造成了一个认知的误区,就是想打动一个女人,男人会说:“那我拼命地赚钱,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那想打动一个男人,女人就说:“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颜值和身材。”
这样的观念,当然能激励我们变得更好,但也导致了我们只关注被爱,却忽略了如何去爱,认为爱是来源于外界的,来源于别人的给予,这才是获得爱的前提。
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有钱或者有颜值,的确可以把对方吸引过来,但不能把爱吸引过来。因为爱不仅仅是吸引,而是在日后漫长的相处中,能够去持续地维系和经营一段亲密的关系。其中有创造的部分,而享受亲密关系的快乐,跟喜欢的人建立深刻的连接,这些都需要爱的艺术。
这一段有没有让你反思一下?
误解之二:
就是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爱是简单的,困难的是寻找到一个正确的爱的对象,就是我只要找到这个人,我就会爱了,我就被爱了,从此就幸福了。
这有点像很多人挂在嘴上的,说:“真爱是命中注定,我要寻找灵魂伴侣。”或者“爱就是一见钟情,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仿佛只要那个对的人出现,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从此王子公主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当然是个误会,首先来说说什么是对的人,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些有能力、有财力、有颜值、有身材的人吗?那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真的能够一生幸福吗?
当然不是,因为人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习惯在心中设定另一半的形象,可是在之后漫长的相处中,如果对方有一点不符合你的期望了,那么他还是不是你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呢?那咱们俩是不是就不合适了?所以就分手吧。
这就导致人会不断地更换对象,因为会觉得你和我想的那个不一样了,怎么很多东西改变了?这就是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不肯承受改变,这是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是不是有能力爱的人。
这就和拍照片一样,你不去学习摄影的知识、练习摄影的技能,只是说等到看见美丽的风景、好看的模特,就能拍出一个传世的精彩照片,那这显然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所以弗洛姆说爱不是对象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通过换对象根本不能解决爱的问题,就比如说你没有掌握画画的能力,那无论给你多少颜料、多少画笔、多漂亮的一个画室,可是你依然不能创造出一幅图画,你不会游泳,那换多少泳池也没有用。
造成这个误解是有原因的,很多就是跟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关,其中的三个重要的原因,第一,跟历史的变迁有关。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所以对象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在过去,婚姻不是一种自然情感导向的连接,而是被指配的,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门当户对。
比如说《红楼梦》里面,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如果要表明心迹,那是不能说出爱这个词的。因为爱情等于私情,只有婚姻才是正大光明,被大家所接受和允许的。那么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人们是没有办法自发地选择爱的对象。
所以只有进入了婚姻之后,再去发展爱的能力。和那个朝夕相处的人,怎么做到相濡以沫、执子之手,慢慢地发展出爱来,这中间要有很多运气的成分,还要经历一些磨合。
可是到了现代社会,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占据了主流,那大部分人追求的就是自由恋爱,你可以遵循自己自然的感情,然后来选择要不要进一步缔结婚姻。因为爱这个人才结婚,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强调的不再是爱的能力,而是爱的体验。由于这种体验,是落实到一个很具体的人身上,所以对象的重要性就增强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跟当代文化的特性有关。进入现代社会,整个的文化是以购买的欲望、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的。现代人的幸福在于观察商店橱窗的激情,在于购买一切能够付得起钱的商品。
那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感情,去对待别人的时候,对男性有吸引力的姑娘,对女性有吸引力的男子就是被追逐的“紧俏商品”,这个要打个引号,那吸引力就是他们所有的价值。
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有吸引力,意味着他们在人格市场上被人爱慕,供不应求。所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这种商业法则下,吸引力是一种可以讨价还价的产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个人具有吸引力的气质,其实跟这个时代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喝酒、吸烟、非常性感的姑娘是有吸引力的。可是今天的风尚就要求,女人们更多地懂得家庭生活,能够矜持、能够独立自主。
那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一个男性必须好斗、野心勃勃,跟人扳手腕,然后拿着剑出去决斗。可是今天的男子就不流行这个了,他们要宽容和善,要尊重女性,这样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
所以有没有发现,时代会带来很多观念的变化。所以这就要求人也是不断地成长和进步的,简单来说,我们现在所说的择偶条件,你到相亲角去看,比如大家列举出来的车子、房子、颜值、年龄、性格、学历、收入等等这些。
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如果放在爱情市场上,双方首先注意的叫各取所需,就是对自己所有的东西明码标价,然后从对方身上来交换一些东西,通过不断衡量彼此的交换价值,在重重筛选之下,找到一个最为匹配的对象,然后两个人就恋爱了。
那你会说:“这不是很庸俗吗?那爱情,难道不应该纯粹和浪漫一些吗?”对,这就是很现实的一面,当商业化占据统治地位,那就意味着物质成功高于一切。
这就出现一个矛盾,因为爱情并不是商品,但在这种文化中,它就有了商品的意味。每一个人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待售的商品,叫待价而沽,等待着别人来给你打一个标签。然后别人能够有足够的财力购买你,同时自己也去消费别人,那每个人就会处于试探、权衡、筛选当中,会总是难以定心。
这就忘记了,爱其实是很纯粹的,就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著名的富翁,在谈到婚姻的时候说:“我这一生结过四次婚,但它们都跟我的财富有关,和爱情无关,因此都不长久。”
这个话很有代表性,虽然现在人们的物质条件普遍地提高了,但是不能够长久的婚姻却反而越来越多了。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多数的人越来越物质化,重视商业规则,而不看重爱情本质的部分。在弗洛姆看来,这就是缺少爱的能力的表现。
误解之三
那就是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和爱的永恒之间的区别混在一起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两个孤独的没有爱的人,经常会因为突然产生的亲近感而相爱。就是此时此刻你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怀抱,我心一动,就这么算了。那个“算了”,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种犹豫,是一种没有想清楚后的自然反射。
但是这种类型的爱就不太能够长久。当大家特别熟悉的时候,亲密感就越来越失去那个神奇的、个性的部分,直到彼此对立、失望和相互厌倦,就扼杀了最初的激情。但是开始的时候谁也不会预料到后来会这样结束。
所以坠入情网这个词指的是陷入爱情,而爱的永恒指的是爱的状态。坠入情网的爱是很难持久的,无论对象是谁,你早晚会怎么掉下去的,又怎么爬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热恋期,接下来就说七年之痒了,现在都等不到七年了,说三年之痒了。你为什么变心了呢?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心理学背景,就是当两个人刚开始相爱的时候,都是带着滤镜去看自己的爱人。他们被这种强烈的激情所驱使,而且找到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的爱的确是狂热的、是值得的、是正确的。但这恰恰证明人在堕入情网之前是如何的寂寞。
所以在弗洛姆看来,几乎没有什么活动能够像爱这样,以极大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却以有规律的失败而告终。那意味着什么呢?爱上一个人是本能,但维持一个稳定长久的爱情和亲密关系,却需要我们具备爱的能力。
所以弗洛姆一直强调,对于爱来说,只有一条克服失败的恰当途径,那就是找出失败的原因,并着手探索爱的真谛。你说:“听到这儿好像有点清楚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就是要明确爱是一门艺术
从这个起点开始,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既然爱是一门艺术,那要精通这门艺术的理论;
第二,要熟悉这门艺术的实践,就是你只是脑子里想嘴上说是不行的,一定要行动;
第三点是必须的要素,就是要把这门艺术看得高于一切,没有什么事情比它更重要。因为只有你真正地重视它,你才能够知行合一,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经常不断地遭受爱情的挫折,说:“我为什么总是遇见渣男?我总是踏入同一条河流。”那是因为很少有人去尝试学习爱的艺术。尽管大家都明显地知道失败有多么的难受,有多么的不舒服,尽管那么多人对爱如饥似渴。
但是观察一下,大家普遍会认为有很多事比爱重要,比如说成就,比如说江山、名望、金钱、权力等等这些。几乎把这些东西跟爱放在一起对比的时候,就开始犹豫了,就开始选择了,最后把爱放下、抛弃,然后一声叹息,说:“我不得不这样。”
其实那个不得不就意味着你选择,而且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大家都会认为说,能够帮我们赢得金钱、赢得名誉、赢得某一个地位的那些东西,都是值得学习的。一万小时定律,或者说我们要拼命地996,然后我们拼命地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
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想过值不值得,从来没有犹豫过。但是很少有人会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来学习爱。
那为什么呢?弗洛姆认为,因为在大部分人看来,爱情就是一种无利可图的,只对精神有益的东西。所以对于实用的、功利的人来讲,我们不应该花费很多的精力来学习这样的奢侈品。
那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样的,你的选择是什么样的,我们就来说一说,通过什么样的步骤能够抵达到爱的艺术的核心。也许会对那些持不一样看法的人也有所帮助。
在开始这一步之前,弗洛姆会首先提醒读者:你要重视爱。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根本性的回答,任何爱的理论都必须从某种人的理论和人类的生存理论开始,这样大家才会觉得他真的对我有价值,真的有用和有帮助。
尽管我们在动物中也发现了爱,但动物的爱主要是本能的禀赋,被刻进基因里面的,不需要通过思考来决定。
人和动物不同,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事实,正是因为人类脱离了动物界,发展出了文明,超越出了自然。他不再依靠本能来生活,他具有一些天赋的理性。
一个人需要了解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命体,他要了解他的同伴、他的过去和未来会有什么样的趋向。所以书里有一段话写得很哲学,说:“这种对他自己作为一个孤独的实体的认识,对他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的认识,对于不由他的意愿而出生又违背他的意愿而死去的这个事实的认识,对于他将在他热爱的那些人之前或之后死去的认识,对他的寂寞和孤独的认识,对他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无能为力的认识。”
你看这么长的一串话,有没有是你瞬间有过的感受,那这些感受意味着什么呢?所有这些都会让一个人感到孤独和隔绝的生存状态,都会让一个人觉得不堪忍受,好像是在监狱之中。那如果一个人不能从这个监狱中解放自己,以某种形式和别人、和外部世界进行沟通,那他就会变成一个疯子。
你不要觉得危言耸听,因为人的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分离,把他从孤独的囚牢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除了死亡,未来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那孤独感就会由此而生。
你看我们多少大诗人都会这么写。陈子昂登上古幽州台,就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论你生活在什么时代,处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其实永远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摆脱孤独感。
弗洛姆这本书里也给出了答案,说我们摆脱孤独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进入各种迷狂状态
比如说借助酒精、药物和性爱等等,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短暂地打破孤独感,来填满内心的空虚。
也可以借助一些宗教仪式或者是原始的公共仪式,那由于这些仪式被很多人共同实践着,好像是我们一个群体,那你融入群体的体验就增加了。而这种迷狂经历一旦过去,会怎么样呢?人们会感到更加孤独,所以就恶性循环,会更加频繁地和强烈地求助于这种迷狂的体验。
我们看到赌博、吸毒或者极度网瘾,很难戒掉,容易反复,它给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就是由于这种迷狂体验。所以迷狂体验有三个特点:第一,非常强烈;第二,不惜使用暴力;第三,它们是暂时的和周期性的。所以一定要警惕。
第二种叫作雷同一致性结合
这是古往今来常常被人们所选择的形式。大多数状况下,我们怎么来实现它呢?就是通过建立跟群体的连接、跟某一种风俗的连接、跟某一种习惯和信念保持一致性来确定我们是谁。
比如说我们都去上学,那就意味着我们是同样的受教育的经历;我们都去游泳,意味着我们有同样的生活习惯;我们都是在某一个时刻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东西,好像就融入了都市生活。
不管你是否真心这么想,但假如你跟大多数人都一样,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们都讨厌那些嫌贫爱富的人,我们都反对重男轻女。那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安全的,我们就有了归属感,那就得救了,从可怕的孤独感里面解脱出来了。
那你说这种状态难道不好吗?它也有它的弊端,因为大多数人在寻求认同的时候,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你的需要和别人真的是一致的吗?比如说大家都穿西装,可是你穿了汉服,那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你特立独行,那你是不是真的要穿西装呢?
寻求一致性往往会带来一种幻觉,就是大家以为都是遵从个人的意志和爱好生活的,是有自己个性的,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主要的观点跟别人相同,纯属巧合。而这种共同一致就变成了印证,你看我是正确的,我跟大多数人的看法一致,意味着我们三观合。
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忽略了对某种个性的需要。那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这个杂志上,包括电视上、流行文化中,都会告诉你说,女孩子只有瘦了才好看,女孩子怎么好看呢?就好女不过百,你不能超过一百斤,所以很多人就会拼命地去克制、减肥,然后弄得骨瘦如柴。
可是时尚杂志依然告诉你,你应该穿那个加小号的衣服,那难道这就一定是对的吗?有一次大张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不知道是谁规定的女生必须要瘦,你知道吗?那些时尚杂志和写这种文章的那些男人,他们本来就不喜欢女人。”
所以这就是说要允许个性的存在,要允许有个性的需求,而我们认为的那种好,它其实是被商业、被消费主义包装出来的结果。所以这会导致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现在说,有一些人非常有个性,或者说有一些人喜欢那种很差异化的东西,那它体现在哪里呢?就是很细微的差别,比如说你的某一个运动衫上是有一个签名的,你的某一个手提包它是限量版的,你的那个名片设计跟别人不太一样,它是香的,好像就意味着你是特立独行的了。
但实际上,当我们了解了大众传播的本质,你就会发现这种对不同的可怜的需求,在本质上依然没什么差别。那整个商业文化的趋势是什么?那就是日益明显的消除差别的趋向。这是和平等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在某一些宗教中,或者是启蒙运动中,平等是作为个性发展的条件。它意味着你必须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任何人都不是实现他人目的的工具,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篡改了平等的含义,人们的平等越来越机器化,就是像AI或者机器人,它是在失去个性的前提之下来说平等的。
那就意味着平等慢慢地等于了一致,比如说做同样的工作,有同样的乐趣,去同样的地方玩,都流行吃什么东西,然后读同样的书,看同一部电影,甚至在某一个电影片段里面,要求有相同的感受和相同的观点。
那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带着几份怀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些成就,因为这些成就是要打引号的,它们被认为是现代进步的标志被大家赞颂,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们把切片切得再细一点,我们就会看到,为了追求这种一致,为了追求这种商业运作下的平等,我们究竟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比如说每个人都强调朝九晚五,小孩子都有同样沉重的书包,然后拼命地刷题,等你成年了以后,可能进入到一个流水线上,就永远只重复一个动作,然后进入到了一个格子间里面,你就没有办法去做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情,而是先要完成那些重复的工作。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甚至包括感情都是有套路的,怎么表达高兴,在什么时节买玫瑰花,在什么时候你是应该哭的,在什么时候应该表现出万丈雄心,看到某一种现象应该同时惊呼一声:“好萌啊!”好像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正确的表达。
在弗洛姆看来,这就是缺乏爱的能力导致的结果。因为陷入到这种循规蹈矩之网的人,应该怎么样才能不忘记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呢?一个只被赋予了一次生命机遇,带着希望和失望、悲哀和欢乐,有爱的渴求,对空虚和分离有畏惧的真实的人呢?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可能你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下。
第三种,就是创造性活动
在任何创造性的工作中,人们都需要把自己和身外的物结合起来,这里的“物”代表的是身外这个世界,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他会全身心地沉浸在创造性工作中,这样就会克服分离的焦虑,他跟世界彻底地结合在一起。
不管是木匠做一个桌子,还是银匠打一件首饰,也不管是农民在种谷子,还是画家在画画,一切形式的创造性工作的劳作者都会跟他的对象融为一体。人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把自己跟世界合而为一,这就是古人说的天人合一。
舞蹈家杨丽萍说:“你如果找到了一件真心喜欢的事儿,把它做到极致,那这是非常有福气的。”这段话就是在说创造性,但是这种情况只适用那些我自己可以计划,我自己可以创造,而且看得见创造带来的结果的那些从业人员。
在很多当代职员的工作过程中,其实是缺乏这种激情的。人们被拴在没有尽头的生产线上,人们被摁在某一个工位上,永远只做单调的事情,那这种工作已经失去了跟外部世界的连接性。那从事这样工作的人就成为了某一个机器的附庸,他不需要思考,他不需要想象,他甚至不需要创造,所以这就很难让人感受到爱,就非常容易灰心。
因为我们看到过那种社会新闻,就是某一条流水线上就有人连续地自杀,其实就是因为丧失了对爱的感受力,这种状况听起来很沮丧,它有没有办法破解呢?
有的,弗洛姆认为只有梳理清楚这些,我们才会真正地意识到在生产活动中,达到的那种一致、整齐、规矩,它并不能带来人际的协调;而在迷狂的融合中所达到的那种看似协调,其实根本不能持久,它反而会带来恶性的循环和依赖。
因此,这两种现象都是生存不完全的答案,那怎么样才是一个圆满的回答呢?就是要达到人际的协调,那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我和另外一个人融为一体,怎么实现呢?
只有爱,只有爱才能真正地帮我们抵御孤独,实现人与人的结合,这是人类内心最强烈的需求。如果没有爱,人类就不能够存在,会陷入黑暗和绝望当中,是爱让生命有了区分。
共生有机体结合的爱
我们就具体地来讲一讲,那种幼稚的爱和成熟的爱,究竟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什么是幼稚的爱呢?它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作共生有机体结合,这个词听起来很复杂,但是不难理解。这个词的重点要放在“共生”两个字上,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相互依赖。
什么叫共生?就我离了你不行,你离了我也会死。它就类似于母体和胎儿的关系,他们是两个个体,但是又必须生活在一起,不可分离、互相需要。因为胎儿是母亲的一部分,从他身上吸收生命所需要的一切;母亲就是胎儿的世界,她喂养他、保护他,她的生命也因为胎儿的存在而增强、扩大。这就是共生性的结合。
那等到胎儿出生之后呢?生理上的共生关系就不存在了。但是心理上却依然要完全依赖对方的,那个小小的婴儿离开了妈妈,就没有办法存活,可是婴儿总有一天会长大,对吧?
问题是很多成年人身体已经完全成年了,但是心里依然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他没有自身的完整,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妈宝和巨婴。这种共生性的结合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呢?
用临床术语来说就是受虐狂,受虐狂要找到一个人,然后自己要成为那个人的一部分,被他支配、被他管教、被他保护,来摆脱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分离感。所以受虐狂常常有着强烈的依赖感,把对方当作是他的生命和氧气,没有就不能活。
不管受虐狂屈从的对象是人还是神,或者是某一个物品,都一样。这个对象对他的控制力都非常大,他就是一切,我除了是他的一部分以外,根本没有价值。只有作为他的一部分,我才能够生存下去,才有自己的力量,才能够情绪稳定。
所以一个受虐狂是缺乏独立性的,他从来不能做出决定,也不冒任何的风险。他既然依附于对方,那也没有任何的尊严可言。他不是一个完全的人,你去看那种妈宝男的婚姻,常常都是这样,他根本不能够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感情和为自己的另一半做出任何的承担。
和受虐狂相对应的就是虐待狂了,这种虐待狂想要通过让另一个人成为自己重要的部分来摆脱孤独和禁锢感,他通过控制崇拜他的另外一个人来为自己壮威、抬高身价,就像被控制的人脱离不了他一样,虐待狂也离不开受虐狂,他们互相依赖,离开任何一方,另一方都没有办法独自存活下去。
那区别只在于虐待狂,负责指挥、剥削、伤害、侮辱他人,而受虐狂负责被他人指挥,被剥削、被伤害、被侮辱。前不久有一个案件,就是北大女生包丽被她的男朋友一系列的精神控制。那是一个典型的共生关系,就是其中就有一方扮演了虐待狂的角色,而另一方就因为受虐,直到最后失去了生命。
那当然这个案件已经判决了,所以也会给很多人提醒。在这种关系中,其实双方最后都会一再地往下滑,坠入到深渊里。所以我们就会看到这种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有多么可怕。
成熟的爱
成熟的爱一定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让人跟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
所谓恋爱,恋是顺流而下的快乐。爱是逆流而上的能力。爱的能力要很强,你才能够突破那些屏障,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成熟的爱会让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在这种爱中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人自身的尊严,那意味着两个人即便融为一体,但依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
成熟的爱,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那就是爱是一种给予的活动。书里写道:“如果说爱是一种活动,那我们就必须要弄清楚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在现代用语中,活动往往指的是为实现外部目的而花费精力的行动。比如说一个人被极大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驱使,那就去工作;为了实现野心或者赚钱,那就拼命地去透支自己的健康,这都是活动。但在这种状况下,人是激情的奴隶,这种活动其实是被动的。因为他没有办法,我不这样我就不能够吃饱饭,我不这样做我就会被人家开除,所以人是受苦者,而不是主动者,这不是他主动想要做的。实际上,他是消极的。
那你听到这里你就会说,我不要那么受苦,所以我选择了躺平。那躺平意味着什么呢?躺平是消极的吗?也不完全是,如果你除了感受到你自己以外,对外面的世界完全没有好奇心,然后你毫无目的,或者毫无目标地活着,那就是被动的。
但如果你虽然没有做任何事,你的内心是自由和独立的,你只是觉得我现在需要的就是放松一下,需要的就是停下来,那你的这种活动就是积极的。那你说核心的区分是什么呢?
在消极的躺平中,人其实是被激情驱使的,或者人是被沮丧的情绪驱使的,没有意识到我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但是在积极的躺平中,人是自由的。它是一种清醒地自主地选择之后的结果,你是能够掌控结果的,那爱就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它是一个人能力的实践。所以爱只能在自由中实现,而不能作为强迫的结果。
所以这就让我们意识到了爱的积极的一面,用一个通俗的方式来表述,那就是给予的爱是积极的,接受的爱是消极的。
那什么是给予呢?对于有一些人来讲,给予就是以接受作为交换条件的。如果什么都得不到,那我为什么要给你呢?你就是欺骗了我。这种人叫作买卖型人格,他会把爱当成是一场交易,往往会在给对方的时候,产生一种牺牲的感觉。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一边期待着另一半主动地关心自己,另一边却在斤斤计较,说我不能主动付出,而且我付出了半斤,你有没有给我八两,所以他把付出当作是一种失去。
可是对于那些具有创造性人格的来说,给予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们会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和能干,以及拥有的快乐。这种正向的给予的体验,会让一个人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勇于奉献、充满活力,所以他从来不会把给予当作是丧失、舍弃。
他会认为我的价值正好在于我能够给身边的人和世界提供多少东西,那有人会问说:“只有富人才能够给予,那我这么穷,我怎么能够给予呢?”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在物质领域里,给予这个词意味着富有,但它并不是说你有很多很多的钱你就是富有,它是指的那些慷慨解囊的人才富有。
比如说你有一个亿,但是看到有人在受苦,你说我给他100块,那这对拥有一个亿的人来说,算很多的付出吗?并不是,可是如果那个人他只有200块,他愿意为了帮助别人付出100块,那这就是一个很慷慨的人了。
所以众所周知,有一些穷人比富人更愿意给予,但是当超过一定的限度,贫穷就让他没有能力再给予了。所以贫困非常卑劣,它不仅使穷人遭受痛苦,还剥夺了穷人给予的乐趣。那么是不是一个赚钱不多的人就没有办法给予了?
也不是,最重要的不是物质领域的给,而是精神领域的给,哪怕你并不是家财万贯,但你可以把你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去为别人提供帮助。
比如说可以跟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你的兴趣,分享我在哪里看到了一个花,应该怎么种植。你的理解,你的知识、幽默、包括伤感,都是可以给予别人的。
通过这种分享,你会充实另外一个人。而对方呢?他增强了自己生命的活力感,激发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突然发现,原来你告诉我了一件我从来不知道的事儿。
那在这个时候,给予就变成了一种高雅的乐趣,而更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是当你给到对方的时候,对方可能会在思想上,会在身体里,会在他的生活方式上,有某种东西变得不一样了。他改变了,他身上有一些乐趣正在复活,那他就会反馈给你。
你看着他的这种复活,你会觉得自己也好快乐。这举个例子,就是我们跟孩子的相处中,其实是特别典型,就你养孩子的时候,你会付出很多,但你也会得到快乐。
真正的给予中,一定会产生某一种新的事物。就好像你对着山谷在呼唤的时候,突然有了回声。当事双方都会因为这种回声而感到欣慰。因为这是你们共同的创造,这就是爱,它意味着爱是创造爱的能力。如果没有爱,你也不能够创造爱。
这种思想,其实马克思作过一段精辟的表述,他说:“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么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同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和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在恋爱,但是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那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本身,并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
大家如果对这段话特别感兴趣,可以反复地再看一遍。
怎样才能有正向的和美妙的爱呢?
弗洛姆就在这本书里提到,爱有四个重要元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首先爱蕴含着关心,这在父母对孩子的爱中最为明显。如果我们看见一个母亲缺乏对婴儿的关心,她不注意喂他、给他洗澡,保持他身体的舒适,那么就没有人会相信这个妈妈是爱这个孩子的。
一个人告诉我们说他很爱花,但是他经常忘记给花浇水,然后他把这个花放在外面,让那个雨打风吹、让冰冻它,我们就不会相信他是真的爱花。所以爱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过程付出积极的关心。
缺乏这种关心,爱就不会存在。爱的本质就是创造和培养,是为对方而劳作。爱和努力是不可区分的。如果你说我很爱你,但我不愿意为你做出任何的事儿,我一点都不想努力,我就想躺在这儿等着你来关心,那这肯定不是爱。
一个有真爱的人,是会为你所爱的东西而付出努力的。除了关心,爱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责任。大多数人理解的责任,常常是指职责,就是外部社会和外部的眼光加在你身上的某些事情。
比如说一个妈妈觉得我有责任给我的孩子买房子,让他结婚。如果我买不起房子,我就是不负责的。一个孩子,你有责任在这个年龄结婚,如果你不结婚,你就是对不起整个家族的,让我们蒙羞。
其实这都是误区,因为从真正意义上来讲,责任完全是一种自愿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的需要,包括自己需要的反应。在成年人的爱中,责任主要指的是对精神需求的关怀。
它不意味着说别人会怎么看我,别人会怎么评价你。而是说,作为一个孩子,他不结婚,那么他真正需求的是什么?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那在弗洛姆看来,爱同时还需要尊重。
如果没有尊重,那我们刚刚说的责任,就可能蜕变为支配和占有。尊重不是害怕和畏惧,而是指一个人要让另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顺应自身的规律和意愿。
它意味着你不能剥削他,你也不能去控制他,你不能指着他说:“如果你不弹钢琴到多少多少级,我就不爱你了。”你不能跟他说:“如果你今天考试不是前三名,然后我就不带你去迪士尼玩了。”
这都不是尊重,也不是爱,这叫交易。让被爱的人为他自己的目的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打着“我爱你,我是为你好”的这种名义来剥夺对方的自由,让对方成为我理想中设计的样子,为我服务,然后为我争光、长面子。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因为真正的爱绝不是支配的产物。那当然,你如果不了解一个人,你就不可能真正尊重他。所以我们要说说了解,爱的责任如果没有了解作为方向,那就是盲目的。
了解如果没有关心作为动力,就变成了空话。只有一个人能够超越对自己的关心,按照事物的规律去爱着另外一个人,发现他、欣赏他、尊重他,这种了解才有可能完成。
比如说两个人在一起,你突然发现他生气了,他没有流露自己的情绪,但你就是知道他生气了,这就是了解。比如说一个男孩子跟女孩在这里,女孩子突然生气了,说:“你滚。”如果这个男孩子滚了,那这后果非常严重,女孩子说你滚的时候,是要求你快点来哄我,你说这女孩真烦人,心思很难猜,这就意味着你不愿意去了解她。
了解一个人,不仅仅要听他说出来的话,还要听他没有说出来的话,这叫进一步地去了解。只有到了这个层次,你才能够知道他究竟为什么而生气,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样表达。
那在这种充分的了解中,对方就不再只是一个发怒的人,他是一个遭受痛苦,忧心忡忡、惶恐不安的人,它会带来善意、理解和爱,你觉得这个难吗?还是需要不断地打破自己认知的局限,然后努力地接近真实的爱。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我们自己,包括他人,其实就是一个奇迹。生命本身就是秘密,所以每个人认识自己都是难的。即便竭尽全力,也不一定能够完全了解自己。但是,我们除了了解自己这种渴望之外,还希望了解心灵的隐秘,深入到别人的核心,和别人融为一体。
那这当然不容易,怎么样才能够了解秘密呢?书里有一段也许会让你恍然大悟,它是这样写的,说:“有一种了解秘密的极端方法,那就是用全部的能力,超过另外一个人。当你有能力比一个人强很多,你就可以让他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感我所感、想我所想、做我所做,把他变成一种物品,属于我的物品、属于我的财产。”
听起来不像什么好词儿,但是我们倒过去想一想,在童年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孩子们会有这种认识方式。比如说小孩子会把某一个钟表完全拆开,为什么?因为要了解它。小孩子会肢解一只动物,就是想知道蝴蝶为什么会飞呢?这个翅膀到底怎么样?就看上去很残忍地把那个蝴蝶的翅膀撕开。
这种残忍其实有一个深刻的心理学的动机,就是想要了解事物,了解生命的秘密,这是一种渴望。那另外一种途径不是用这种残忍的方式来实现,它是用爱的方式来实现。
德尔菲神庙里面有一句箴言说:“认识你自己”。那这种渴望,其实是一切心理的主要动机。但是仅仅在思想上了解,你是没有办法满足这种愿望的。即便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1000多倍,也不会彻底地了解自身。
可是爱的行为是充分了解的唯一途径。在弗洛姆看来,只有爱可以超越思维的限制,超越语言的误解,它是达到结合体验的大胆尝试,为了真实地发现另外一个人。
更确切地说,是为了能够消除某种幻觉,消除我对另外一个人存在的那种不合理的歪曲印象,我就必须客观地认识对方,包括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爱的行为中认识到彼此最本质的东西。
爱的四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它们是相互依存的,那只有在成熟的人身上才能找到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交融形态。
一个诚实的人就能够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他们会放弃那种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自恋的梦想,对自己获得的东西表达出谦恭的感情,而且用真正的创造性劳动来产生精神力量,这就是成熟的爱。
幼稚的爱跟成熟的爱最核心的不同是什么?幼稚的爱遵循的原则是:“我因为被爱而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则是:“我因为爱而被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这两句要反复地看,可能就会理解更深。要达到成熟的爱,是要从原生家庭时期就开始注重练习的。婴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依赖母亲的,当小孩子慢慢地长大,变得独立,和母亲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那种事关存亡的重要性。
那跟父亲的关系就越来越重要,有没有发现父亲形象和母亲形象是不同的,母爱代表着安全、温暖、无条件的给予。但是父亲不一样,父亲形象代表的是人类生存的另外一个支柱,就是法律、秩序、游历和冒险的世界。
所以父亲是教育孩子并指引他步入世界之路的人。父亲们一定要注重培养跟孩子之间的关系,甚至要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想一想在你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到底有什么样的问题,导致你现在可能还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困惑。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我们一点点来修复这一段。父爱是有条件的爱,这种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愿望,因为你尽了我的职责,因为你像我。”
母爱无条件,但父爱是有条件的。
不过这两种爱都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母爱中消极的一面是什么呢?就是随着孩子慢慢地想要脱离你,很多母亲会难以控制自己的占有欲,会难以承受那种分离感,所以就会有很多变形的行为。
可是父爱中消极的那一面是什么呢?因为父爱必须有报答,如果你不按照他所期望的那样去做,就会失去他的爱。但是反过来积极的一面是什么呢?既然父爱有条件,我们就可以想办法获得它,并为此而努力。那这种爱就不像母爱那样,母亲如果一旦丢下你,就不是你能够控制的。
所以什么是一个最理想的情况呢?那意味着,母爱并不企图阻碍孩子成长,不鼓励孩子依赖,所以母亲应该对生活抱有信心,不要对即将分离有过分的焦虑,这样才不会把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孩子就能够独立,并且最终离开母亲,这才应该是母亲生活的一部分。
而父亲呢?父亲应该以道理和期望来引导孩子,应该忍耐和宽容,而不是威胁和独裁,他要让成长中的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是慢慢增强的,并且父亲要允许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最后摆脱父亲的权威。
那当一个人真正地成熟,那就意味着他会摆脱自己的父母,在自己的身体内成为自己的父母,兼具母亲的良心,也有父亲的品德。这段很有意思,母亲的良心意味着什么呢?就是任何错误都不能够剥夺我对你的爱。那父亲的品德意味着什么呢?就是一个人一定会犯错,但我犯了错,不会逃避责任,也不会不改正。你看,这两个综合起来就非常完整。
在弗洛姆看来,有很多引发精神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个发展过程的失败。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够很成功地从对母亲的依附,转移到对父亲的依附,那就会在爱中具有母性倾向,他就可能会试图在每个人身上找妈,自己是一个渴望被妈妈关心和保护的接受型人格。
那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的母亲专横跋扈,那么他可能就会把对母亲保护的要求,转移到父亲身上,最终发展成一个父性倾向的人,就是完全沉溺于法律、秩序和权威之中,缺乏那种柔软的、灵敏的爱的能力,那他的生活可能就很沉闷。而且一旦遇到什么突发的状况,就很难协调自己的心理,因为弹性不足。
爱的几种类型
弗洛姆根据爱的对象分析了五种类型的爱,兄弟的爱、母爱、性爱、自爱、对上帝的爱。
自爱,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爱别人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是一种美德,而爱自己是一桩罪恶。这种信念就假定说我有多爱自己,我就有多不爱别人,那一个自爱的人就等于自私,这是源于弗洛伊德的理论。
对弗洛伊德来说,自爱和自恋是一样的。因为爱就是“力比多”,那力比多,比如有这么一把,然后给你多了就给我少了,那我全部拿走了,你就没有了。所以在弗洛伊德那里,自爱就意味着自私。
但是弗洛姆恰恰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在他看来,为什么人会自私呢?因为他缺乏自爱,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弗洛姆首先指出这个理论的逻辑错误,他说:“如果说爱他人是一种美德,那么爱自己也同样是一种美德。”
它肯定不是罪恶,因为我也是人的存在,我们爱一切人,其中当然包括我自己。对他人的爱和对自己的爱,不仅不矛盾,还应该密切相关。在弗洛姆看来,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肯定,来源于人们爱的能力,来源于保护、尊重、责任和了解。
而自私自恋的人恰恰是缺乏对自己的关心和喜爱,他们总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看待外部的世界,从对自己到底有没有好处,到底有没有结果,到底有没有用的角度来评价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儿。
这种看似过于关心自己,实际上是用对自己的关心去掩饰自己缺乏爱的能力。因为他总是从生活中获取各种各样的需求,这恰恰表明了他内心缺少生命力,没有办法从自身这里获得满足,所以就会不断地向外界去要。那不断地索取就会陷入到空虚和失望当中。
因此,自私和自爱在弗洛姆看来是两回事,自私的人不是太爱自己,而是太不爱自己。那你说那种特别无私的人是不是特别懂得爱?我们看到有一些人为了做公益,卖掉自己家里的房子,自己的孩子没有钱上学,那他们是不是有大爱的人?
弗洛姆的理论认为,这些人也是不懂爱的人,因为他们不为自己谋求任何东西,而只为他人而活,那就意味着他并没有看重自己。那这些人会迷惑不解地发现,尽管我都这么无私了,我却没有幸福可言。
那在这种“无私”的外壳下,其实隐藏的是什么呢?是一个难以琢磨的、特别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实质,就是想让所有人都来看见我、关注我、表扬我,宁可让自己深爱的人受苦。
这其实是一个打引号的无私,所以弗洛姆深刻地指出,真正具有爱的能力的人会像爱自己那样,平等地爱其他所有人。那讲了这么多,我们已经了解了爱的艺术理论,也知道了爱是一门需要学习和努力的艺术,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去学习它呢?
怎样学习爱的艺术
规范
首先,艺术的实践要求有规范,任何事情倘若我们不通过一个规范化的方法去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就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它。
比如说你如果只是心血来潮的,想要偶尔练习一下画画,练习一下弹琴,那你根本不可能成为这门艺术的主人,你只能是一个业余的消遣。
真正的规范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练习会有痛苦,比如你跟母亲的分离,比如你怎么样培养自己对另一半的忠贞,这刚开始是不容易的,但坚持下来,就会内化为个人的习惯。
专心
那除了规范以外,专心也是掌握一门艺术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我们的文化中,专心致志比自我规范更为罕见,尤其是在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的时间都碎片化了,而且人们习惯了同时做很多事儿。比如说边看电影、边聊天、边吃东西等等,所以专心变成了一个很稀缺的品质。
这从我们很难单独待着就能看出来,就这半个小时没事干,我们干什么呢?我们刷个手机吧,我们打个电话吧,我们出去逛一圈吧,我们约人吃火锅,就总之不能够安静地独自地待一段时间。
大多数人是没有办法什么都不干地静坐,不能一言不发,也不能不吸烟、不读书、不喝酒,那这种状况会让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时间。那这其实都是缺乏专心的象征之一。
耐心
掌握艺术的第三个因素是耐心。任何试图精通一门艺术的人都知道,成就一件小小的事儿也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如果追求立竿见影,是永远不能学到一门艺术的。
现代人认为如果不能够快速地达到一个目标或结果,好像就失去了某些重要的东西。但实际上,所有好东西的得来都不是快速的,它都需要付出大量曼妙的时间和枯燥的忍耐。
兴趣
要学习一门艺术,就必须对它抱有极大的兴趣,给它最大的关注,否则你就是一个好奇而浅薄的涉猎者,是个游客,你不可能真正成为艺术大师。
在这一点上,学习爱的艺术和学习任何其他艺术都是一样的,在重要的学习来临之前,人们必须学习大量的看起来无关的东西。比如说你要成为钢琴大师,你就必须要从练习音阶开始;你要学习射箭,你就必须从运气的练习开始;你要想成为一名艺术大师,其实要把整个生命都奉献给它,至少要跟它息息相关。
对爱的艺术而言,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渴望成为这门艺术主人的人,都必须要在生活的每一方面实现规范,专心、耐心,并且坚持到底。那书里也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说要有规律地起床,按规律的时间来思考、阅读、听音乐,包括散散步,而且不能够沉溺于逃避现实的活动。
比如说我特别爱听神奇故事,特别爱看电影,特别爱玩某一个游戏。要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的限度,不要超过它,而且不要过量地饮食,这都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基本准则。
那在这个方面,西方人跟东方人不太一样,西方人常常认为,规范地实施必然有几分痛苦,必须承受这些痛苦,才能算是有效地实施。但东方人很早就意识到,一切对人的身心有益的东西,必然是符合人性的,即便在刚开始的时候,要克服一定的阻力,所以修炼自己的这颗心,也是一门爱的艺术。
比如说在跟别人的关系中,专心致志首先意味着你要会听,多数人在听别人说话或者提建议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认真地对待,他并不听你在说什么,他脑子里先想的是我怎么样,就这个“我”特别大,还有就是做事也不能专心致志。
这意味着什么呢?就任何事情只要你专心做了,都会让你很兴奋,你沉浸在里面会有心流状态,你就不会觉得累。但那些没有专心去做的事,就会让人困倦,让人觉得非常烦躁。
所以活在当下,不要干着这件事想着那件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准则。但要做到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相爱的人,专心就变得很重要。我们必须学会彼此亲近,向对方开放,而不是互相回避。
刚开始做的时候也许很困难,这个时候就要有耐心,那什么是耐心?我们只要看看小孩子学走路就行了。小孩子走着走着摔倒了,怎么办?爬起来再走,又摔倒,又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但坚持不懈、不断提高,直到有一天不再摔跤,行走自如。
所以任何想要一蹴而就的感情,其实反而会让彼此把对方推得更远。要去实践,实际上被爱和爱都需要勇气。
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和不幸,如果把它们看作是一场又一场的挑战,那只要你克服掉这些,你就会成为一个强大的人,而不是要把这一切看作:“好倒霉,怎么它会发生在我身上,这难道是一个惩罚吗?”
所以当我们掌握了爱的艺术,我们就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实践,首先关注是在什么时候、什么事件上我失去了信心。然后你需要做的,就是要把信心找回来,而不是要用一个什么借口把它合理化说:“我觉得爱太麻烦了,我觉得爱太吃力了,所以我不需要爱。”
实际上这就是在害怕,这就和爱的本质恰恰相反。因为爱意味着在没有保障的条件下,承诺自己、奉献自己。这句话很重要,所以希望我们的爱能够激起别人心中的爱,爱是信心的行为,谁没有信心,谁就没有办法得到爱。
《爱的艺术》和很多心灵鸡汤完全不一样,它不是在教你怎么样去俘获男神得到女神,也不要指望看完这本书以后,就能够领悟爱的真谛,迅速修炼成艺术大师。
弗洛姆在前言中就已经指出,说:“抱着希望从爱的艺术中,简单地就能得到指导的人,那你一定会失望的,因为爱不是对象的问题,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换言之就是,爱是需要学习的,它是终身成长。”
弗洛姆1900年他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母亲整天郁郁寡欢,而他的父亲则是一个性情暴躁、喜怒无常,只知道为赚钱而活着的商人,那弗洛姆的童年还是有很多不幸的遭遇。他的一生也颠沛流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经历过纳粹集团的压迫。
他后来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又目睹了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压抑,还经历了三段失败的爱情和婚姻。那最终弗洛姆还是找到了真爱,他和安尼斯·弗里曼结婚了,然后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寻找爱、体会爱。反复失败,但是屡败屡战,一次一次地重新爬起来,用生命的经验总结,写出了这部《爱的艺术》。
1980年弗洛姆去世,在他去世前的最后一次谈话中,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于是,我就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我一直期待着什么东西,能把我从这种孤独中拯救出来。”
弗洛姆所期待的就是爱,他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这本非常经典的书《爱的艺术》,希望你听了以后有所启发,也希望当你心里一动的时候,把它分享给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一起听。也许这个过程消化得非常缓慢,它需要你反复地去听、去思考、去行动。
但如果你真正懂得了爱的艺术,你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你能对另一个人说:“我爱你。”你就一定能够说:“我因为你而爱每个人,我通过你而爱这个世界,我由于你而爱我自己。”祝福大家。
随笔/恒之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