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菜鸟成长记随笔DISC+

活在这个懂比爱更重要的年代

2018-07-31  本文已影响186人  盖洛普优势教练Emily

文|夏虫不可语_D          图|源自网络

全文约 3100 字      建议阅读时间 8 分钟

李海峰老师的新书《赢得欣赏》发布会,暨全国22个城市线下巡回分享活动的第14站,今天抵达了郑州,坐标郑东图书馆。特意请了半天假,前往参加。

在得知举办这次活动前,就早已了解到了DISC国际双证社群的存在。出于学习的目的,关注了它的公众号,每天会阅读它更新的文章,内容多数是毕业班的同学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实践DISC理论的分享和心得。

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所从事的行业也近乎涵盖了各行各业,但主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DISC理论

前些日,便早已把海峰老师的这本新书添加到每月购物书单里了。坚持阅读这些年以来,一直坚持购买纸质版原版书籍,这次也不例外。像往常一样,在线付款,却被页面弹出的对话框告知“此货物需联系出版社批量采购后再送达”。

时日不定,只好静候。收到书时,已隔了半月之久。

有关DISC,今天我不详细解释它的理论基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网站上搜寻一下相关信息了解一下)也不描述有关活动现场的一些情况,而是想和大家分享关于DISC理论带给我的一些成长和改变

01、DISC职场篇

在职场上我观察到一个现象:那些工作了三五年的人,该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都应该已经掌握了,但有些人快速晋升了,有些人却一直停步不前。

究其原因,差距很可能来源于人际敏感度

所谓人际敏感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人缘”,身处当下这个人与人之间高链接的年代,不得不说,这已成为了我们每个人应必备的基本生存技能,重要性如饮食如休憩。

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经过训练还是未经过训练的,人际敏感度都是我们每个人在使用着,并且一辈子都用得着的技能。它决直接定了一个人与其上司、下属、同事以及客户等周边人的关系如何。

就连戴尔·卡耐基都肯定地说:“一个人的成功,85%和他/她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都没有关系,而和他/她的人际敏感度有关”。

我个人属于高C(Compliance)风格,又称为“思考者”。这种风格类型的特点是:善分析,重思考,高标准的完美主义者,关注事,行动慢,讲究条理,追求卓越。

如果说D(指挥者)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希望I(影响着)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欢乐S(支持者)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和平,那么C(思考者)为世界带来的是:智慧。想一想代表人物比尔·盖茨吧,是不是绝顶聪明呢!

以上,说的都是关于高C的正向评论。客观起见,也讲一下高C令人感觉不太好的地方,比如高C特质人的容易让他人感觉有些“冰冷”,往往公事公办,理性至上,不讲人情。说话条理,滴水不漏,有时让人感觉异常缜密,不得不敬而远之。

尤其,C风格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会给人带来距离感。若不能在逻辑上获得他们的认同,往往很难达到彼此默契的关系,让人产生“高处不胜寒”之感。C风格因关注事重于关注人,往往会引发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人际障碍或矛盾。

那么,如何提升或改善呢?

起初,我在了解到自己的风格时,关注的多数是自身的缺失风格和短板,甚至想过要刻意改变自己的性格。说到改变,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需要严格的自我要求,不断突破舒适圈。

但DISC强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四种DISC特质,只是比例不同。行为风格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同时它也不强调优缺点,而是强调特点。

举个例子,如果别人说你的朋友“心思缜密”,但你可以从他/她“心思缜密”这个缺点看到他/她“关注风险”这个特点,进而看到他/她“审慎”这个优点。

结合自己的职业角色——不得不说我从事的是一个经常需要与人接触,与各方协调沟通类的职位。因此,对人际敏感度也就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借由DISC理论中有关判断他人的三种具体方法(1、坐标轴法;2、观察识别法;3、专业测试法),可在职场上帮助我快速判断对方的风格类型,继而让我开启适应对方的模式,与之相处。

再举个例子。

我的BOSS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I风格的人,而我则是高C。在工作初期,我还不太了解对方,于是我们对话的场景经常是这样的:

Boss来电:Emily,下午我有个重要的活动会议要(不说具体时间),但走的着急忘记带领带了(经常的事情),你帮我现在去买一条吧?(临时想起来,才开始吩咐任务)

:可以的。想问您下午穿什么颜色的西服?衬衣颜色或款式是怎样的?再就是对领带的价位有什么要求?或者材质方面呢?···(C型人需要精确、数据、具体、细化的工作标准和流程)

Boss:哦,我也不知道(心大),看着好一点就行(爱面子)。搭配上午我穿的这一套服装就好(粗线条),你看着买吧。

挂了。

:呃···

于是,我开始登陆网站搜图片,搜索颜色搭配,了解领带材质,价位区间,然后确认城市中的购物广场级别,来往及购买时间,查找品牌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磨合之后,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些许改变。从高C的单一倾向略转向CD的组合模式。于是,我们的对话就变成了下面这样子:

:G总,周三下午我们要去上海出差,行程为期三天。出发车次是周三当天下午14:30的GXX,始发站北京南站(够具体,够详细)。日程表已经以图片和PDF格式的形式(怎么打开都可以)发到您微信上了,请注意查收。另外,需要提醒您的是期间在行程的第二天上午9:00有一个会议需要您出席(及早主动提醒),着装方面有要求,提醒您携带与西服搭配的1到2条领带。(未雨绸缪)

Boss:好好好,行,行。我知道了。(说话夸张有情感)

:好的,记得带领带。(再次提醒,言简意赅)

挂断电话。我的内心戏仍旧,比如万一忘记了怎么办?是否需要在临出发前再次提醒等等。(确认,确认,再确认)

有了DISC的引导,工作方面的沟通变得顺畅许多,慢慢的我也总结出几条经验。

1、一个人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风格是可以调整的,万万不可给自己贴标签,或者给他人贴标签,要保持自己的灵活性。

2、要想取得些成绩,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和对自己的了解同样重要。

3、对于高C的建议——不要太执着于某个点的对错,而要反过来思考事情的意义。如果别人的差评让我们更加努力更加精进,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4、最重要的不是你现在使用什么风格,而是你能不能像超人那样,在不同的情境下有意识地去使用最合适的风格。

5、对外需要有意识地修炼自己相对缺乏的特质,对内需要打造一个强而有力的内核。不断的学习和修正,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框架。

02、DISC亲密关系篇

这几年随着心理学的盛行,“亲密关系”一直成为人们聊天时涉及的话题,它其实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属于某学术流派的分支。(在此不展开详谈)

好多人认为亲密关系仅仅指的是夫妻之间,其实它的本意是指不限性别、年龄的两人之间的融洽的关系。亲密关系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力量源泉。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朝夕相处,磕磕碰碰,吵架拌嘴,在所难免,无可厚非。但是如何经营好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DISC给我们提供了两大重要原则:

原则一,懂比爱重要。

老舍先生曾说:“只有懂得了自己,才能理解他人”。亲密关系中,若能懂得对方,沟通就能从单向说服走向双向交流。说服是强势,沟通是协商;说服是强压弱,沟通是双赢。

好的关系不是单方依赖,不是比对方强,而是互相依赖,彼此成长。

原则二,不要老想遇到自己的那个Mr.Right,要有能力把遇到的那个人变得Right。

之前看过一句很暖心的话来表达什么是爱,它说:爱就是寻一个相称的人虚度时光。只可惜愿景总是美好,现实过于乏味,时间一长就容易心生嫌弃之情。要么从少了一句早晚安的问候开始,要么是来自琐碎的家务中。

忘记是谁说过的话——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据说一生中也会有200次以上离婚的念头和50次殴打对方的冲动。于是,一场场权力之争在家庭内部,在两个人之间爆发了。

DISC在亲密关系领域中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几种方法,它也强调了改变世界太难,我们要做的永远是调整自己;改变对方太难,我们要做的是要用对方接受的方式去影响他们。

亲密关系中,从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先理解,再了解都是一个过程,无法跨越。很多时候,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选择的回应决定这结果。

当冲突袭来,一定也要牢记先处理心情,在处理事情。沟通时也需先求同,后存异,在表达时建立在独爱房对自己的情绪认同上,让他/她知道此刻的感受。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也是爱才让时间有了度量,让思念变得可数。


结束语

在职场上,我们明白了一个人的努力和智力决定了他/她的物质水平的下限,而一个人的圈子和人际敏感度决定了他/她的影响力的上限。

在关系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其实就是性格健全的过程。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本书中说,爱与工作是标志着人全面成熟的双重能力

愿各位工作顺利,亲密和睦。

以上,

与你共勉。

-END-


关于作者:夏虫不可语_D,专栏作家,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探索内在心智成长。简书ID:夏虫不可语_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