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方法论总结和思考
### 产品经理方法论总结和思考
我只是个coder,真正独立做产品时间很短,也没有啥天资,思考产品交互时总是靠着野蛮的思考方式,变成小白强行代入用户,靠着东鳞西爪拼凑尝试,经验不够,也没有一个方法论,靠着就是殚尽竭虑,脑细胞死光的方式,瞎琢磨,质疑每一个自认为可靠的想法,掰开嚼碎,这样费时费力,还不全面,加上工程师思维,很容易钻死胡同。所以,这次认真总结下。考虑到大部分看了就忘,先记下来,每次做产品时重温一遍,以后还会慢慢积累。
以下文字大部分摘抄自最近看的几篇文章,见文末的参考:
产品满足用户的哪一个核心需求,这其实涉及到产品的定位。 a.用户是一个虚拟群体概念,没法具体,每个人都不一样,实践中是三种人,pm自己,假想的典型用户,pm的领导。 b. 用户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时 所以,需要这需要pm自己过滤,既要从自身出发发现需求,又要跳出自身,代入假想用户,代入场景,思考这个是不是伪需求。
替代方案:
疯狂的热爱你的产品
尝试去解决你遇到的最大痛点,最幸福的事就是自己就是用户了。
与同类产品相比你得独特性是什么?竞品分析,还是产品定位
分解用户。根据产品的核心价值,将用户分解成不同角色。
UGC产品:看得用户,写的用户;
论坛:浏览用户,发帖用户,版主
B2C:浏览用户,交易用户;
电子商务:卖家,买家
新产品:种子用户,成长用户
老产品:初期用户,成长用户,衰退用户,流失用户。
变成用户。每类角色回答以下两个问题:该角色为什么会使用这个产品?该角色怎样知晓和到达这个产品。
确定角色成就。确定产品如何满足不同角色的成就感,不要干扰核心需求。
确定用户需求满足过程的关键点,这时得代入每种用户,角色,玩cosplay,痛苦的转变为小白吧。
提升关键点的转化率
同上,继续cosplay
形成闭环。让产品能够自我成长,这一般是大数据的玩法,前期预留接口。
大干快上,迅速迭代。App时代,每一次迭代,需要让用户感觉值得。
每增加一个新功能,都需要重新来一遍,从整体上把握,考虑老用户,新用户。同时,借助小米的玩法,把运营也当做产品来思考,不是为了运营而运营,每次运营活动得有大概目的
用户体验: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纯主观感受。
思考用户所处的环境和使用场景
人类所从事的全部工作,拆分出来一共就2件,一个是设计,一个是工程,
用户体验涉及到产品策略,用户界面,技术,运营
总得原则反对原教旨主义,不死扣,不盲从,
设计四原则
1. 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2.基于用户的心理模型设计,代入用户,基于用户的心理模型设计,而不是业务或者工程模型,更加不是基于你自己的想法。
每一个让用户选择的分支,都思考一下是否会让用户困惑。
基于业务模型,可能会设计上死板,模块独立强,如果从pm基于全局看的话,好像一板一眼,功能健全,但从用户角度看,用户不会去总体学习你有多少功能,哪个模块管啥,可能用户不会那么容易入手,用户只是找想要的功能,如果不符合他使用的心理模型(包括已经学习过的,思考模式),用户体验就会不好。
说实话,这是工程师最容易犯的毛病,过于追求逻辑和业务的完整性,导致大而全。
给用户的功能不一定有用,你得满足他的心理情感需求。
一致性 产品设计过程中一个基础原则,在一个产品内部,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场景上,应尽量使表现,操作,感受等相一致,目的是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降低认知的门槛,降低误操作概率。如flipborad的交互,另外,不要跟已有市场上成熟的同类产品一致性相冲突。
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解释
点击操作的反馈,设置的解释,文案工作很重要。
对于体验爽,一个目标一个操作,当用户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让他清楚知道他在干什么,想干什么,并且引导只有一个,与预期一致。这样才可以很爽快,无需耗费过多智力资源就可以玩转。
每做一个产品前,产品经理应该通过需求分析,在脑海中先有这样一幅图,可能非常的自然朴素,但能描叙做出来得产品大概是什么样子的,用户在使用是什么样子的。只有这样,才可以自然地把手里的资源化零为整,变成最终的产品。观察用户。
需求的本质是动机,而不是需要,思考用户的动机,而不是他说的要什么,因为这可能是伪需求,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抓住用户的原始需求,本质需求。
你必须会生活,是潮人,多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感受潮流,感受时尚。潮流是为了让人不落伍,比性还重要。
你只懂自己,但要试图多理解他人,同理心,群体思维简单,冲动,情绪化跟风。
别从战略出发,思考具体需求,结合场景考虑
别从竞争对手的功能出发,你不会想的比他更深,因为你是从表层去考虑他们,而他们是从本质去理解。跟随他们容易掉坑里。借鉴得先思考他得找个功能的出发点是什么,用户需要么?
活在未来,基于未来做设计,把缺失有趣的东西做出来,做成长中得市场与需求。
用户体验核心在于如果不做这些功能具体问题出在哪里?
做产品的思维顺序,业务流程体验,功能规划,用户界面,技术支撑架构。我就是常年把顺序搞混。
骨骼产品的结构来源于对受众的理解,而不是业务模型
肌肉最重要的几个功能分别是什么?
血液 其他功能与核心功能的关系如何串联
皮毛 功能与使用流程每一处的细节
做的是功能,想的是情境
pc时代,服务都是功能的导向,是固定场景的
手机阶段,在情境与环境下设计产品,位置,确认(?),联系。
不是简洁,而是简单,一个界面一个主题,
简单有两个,一个是上手简单,一个是长期使用过程简单。
Don’t make me think
做简单的秘诀是抽象分类,抽象让你跳出,分类让你考虑更细。
找出各个功能的共性,寻找用户的认知G点,感受用户的文化水平。
不避免装逼,不刻意去装逼,要讲故事
别算计用户,别展示聪明,选择善良。
FFC 表扬赞赏
如何让用户认识你,
用场景而不是功能去宣传
让用户感受潮流在你这里
觉得有趣,产生自发的好奇心
怎么让用户记住你,有趣! 产品,功能,设计三个至少有一个层面能够用用户能够熟悉的东西来帮助理解。
参考文章:
百度知道舒适的
《合伙人课堂】百度贴吧前总经理:做产品16年,我有9条心得》
腾讯璇妹
腾讯内部的ppt
《【合伙人课堂】腾讯内部┊最有价值的产品策略!(PPT精美珍藏版)》
来自两个公众号,合伙人课堂(batpartners)和我这一辈子(wo_zheyibeizi)。
以后再把以前张小龙和小米的一些方法思路总结下,不够这些大部分重理论,先去痛苦的重新推翻最近用工程师做的设计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