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文艺/哲学:跟随你心——《无问西东观后感》
难得碰到一部好电影,看完后整个人都开心到飞起。夜晚的街道无人,路灯下的垃圾桶倒是有只黑猫在觅食。我听着音乐,也能快乐地踮起脚尖蹦蹦跳跳。这开心,并不是因为剧情惹人发笑或者看到了大团圆结局,也不是因为自己出去娱乐了便觉得充实,而是因为,偶然间,我就遇到了——遇到了那一份珍贵的思想上的共鸣,遇到了那一份可贵的对我的生活的指导。
无问西东整部电影,如果从表象上来看是3个故事,故事之间有承启,但导演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让几个故事的镜头穿插着呈现,也就让整部电影更耐看了。(以下内容涉及剧透,如有介意,不必往下看)
3个故事的主人公,张果果(张震饰),吴岭澜(陈楚生饰),沈光耀(王力宏饰),陈鹏(黄晓明饰),王敏佳(章子怡饰)。吴嶺澜是沈光耀的老师,却没说是影响最深的那个;陈鹏因为有了沈光耀这个“晃晃叔叔”,才活了下来,但其实并不相识;张果果的父母能活下来,都亏了李想——陈鹏的同学。他们几个人,冥冥之中,不光是存在着这些微妙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共性:对于人生的方向、自己的内心,他们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决定。
找到自己的真吴岭澜是个偏科学霸,文科第一,理科倒数挂科,这对于他这个优秀的学生,从要强的性格上来讲,是个不小的打击。本来面临着被劝转系的现实内心郁闷不已,却在老师的开导下思考起了自己的内心。这个思考的过程,他将自己隔离在同学之外,最终的豁然开朗是因为泰戈尔的演讲,当然,也不全然是。他既在泰戈尔的演讲中感受到了在人生道路上停下来思考的重要性,也从当时陪同在诗人旁边的学校老师身上感受到了那份生命的淡定和从容。那份淡定和从容,正来自于自己明白自己想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同时正走在那条路上。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点触动了我,那就是吴嶺澜因为理科太差,被建议转系。可能和我从事教育这个方面有关,也从我自身的经历出发,我觉得这样的能够发挥学生长处的为学生考虑的机制实在是值得推崇。(想说高中文理分班的别闹)我非常理想主义地认为,这样的“扬长避短”首先应该在避免功利的前提下尽早地开始。其次,老师并没有强制性地要求,而是在洞悉了学生的长处和本性之后,顺着学生的本性去引导,让他自己发现自己的内心,从而走上适合他的道路,这让我觉得他们的“转系”机制不带任何功利,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
听从自己的善沈光耀是个爱学习、爱生活的阳光少年。可能是因为王力宏的颜值太在线,我甚至觉得电影更赋予了他机智过人的头脑和强健的体魄。这样的一个男子,不远万里来求学。一开始因为一腔爱国热情要当兵,却被赶来的母亲阻止。但之后亲眼见到更多的人在战争中惨死,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空军。在为国捐躯前,他一次次地飞行为缺少食物的孩子们投递食物,给了他们生存下去的条件。这些孩子中也有后来的陈鹏。他的教官问他:你这样一次次地飞同一条路线,只为了做这样的一件事,是在请求敌方跟踪你么?他说:这个时代,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真心。。。(后面还有俩,我记不得了)当然,他并没有告诉过母亲自己的行为,直到他身亡,他的同学送来笔记,他的母亲才知道。在这个故事中,让我最受震撼的倒不是他毅然从军以及在最好的年华为国捐躯,而是他的母亲和家庭的教育。他的母亲在第一次阻止他军时,曾和他有以下的对话。(大概记得,不是很具体了)“你知道为什么我和你爸爸阻止你参军么?”“因为我是家中独子。”“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当年,你远离父母来此求学,我们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我们希望你能经历更多快乐。你正值青春年华,接下来我们希望你能和一个心仪的女子成家,以后能享受到为人父母的快乐。我们不希望你在这样的年纪,还来不及体会其他的美好,就死了。”这样的一番话,我深受触动。沈光耀的家人,对于他的成长,是站在了人生的高度上去考虑,而且更注重于精神上的追求,他们觉得不需要孩子建功立业,他们希望他在有生之年能体会更多美好的食物,没有白来这个世上走一遭。(此处想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童鞋别说了,我是懒得展开来说)那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大部分,其实还是以让孩子长大后能够比较好地谋生为指向的,这无可厚非;只是有能力(物质基础基本可以)的情况下,还是要在精神上多引导孩子。(算了,我想大部分人都已经在无形之中言传身教了,估计就我是非要正经地拿出来想的吧。)
保护自己内心的“美”陈鹏和王敏佳,相识于少时,他们懵懂的爱情,我希望最终是圆满的。我不去纠结电影最后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我想,这是因为导演都认为,关于爱情,不是一件可以理性思考的事情,因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对于这段故事,我没有什么想多说的。对于王敏佳的经历,我想到的是——谨言,慎行。关于人性,希望我们能在看穿的同时依然保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赤诚之心。对于陈鹏,我想到的是——可遇,不可求。
这是一个不敢想结局的故事最后的张果果,虽然是在电影最先出现的,我选择最后讲,因为他是电影中最贴近我们现代生活的故事了。这个故事,似乎旨在描述一个曾经在风云诡谲的职场中费尽心机做事的男人,却在自己内心的引导下,最终做了自己想要做的善事。这个故事,我没有什么感慨。看的时候我在想,他到最后毅然决定资助四胞胎,且不说这之后对他的工作有没有好处,我就是很想知道,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发展到最后变成Robert说的的“资助了一个孩子却变成认了一门亲戚。”对于他人的善举,我没有资格做任何评论,但是在这个生活成本异常高的年代,做善事其实是要理智地思考一下后续的操作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善其身,其实也是一种道德的体现”,因为自己不去麻烦别人也是一种修养。当然,如果能达到“兼济天下”的“达”,那应该是更好的吧。
这部电影,用轻快的调子,激起了思想上的千层浪花。你看的是故事,收获的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