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活成一本“活百科全书”
由于我从小读书就比较“杂”,所以什么奇怪的东西都知道一点儿——我在“知乎”的签名就是“什么都知道一点点”——我妈把我这个“技能”叫“奇技淫巧”。我也经常为这个“奇技淫巧”感到沾沾自喜,甚至产生优越感,尤其是别人惊叹“你怎么连这都知道”时。
最近一年来,我隐约觉得为这种“奇技淫巧”感到沾沾自喜是不对的,我也开始有意避免强化这种“技能”,开始系统性地学习一些东西。但是究竟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我一直没有刻意去想,只是心底有这种感觉。直到前几天,我读了李笑来的《什么是更好的知识》,我才想明白:从本质上说,这种“奇技淫巧”是掌握了太多“低价值信息”或“无价值信息”,而这种信息获取、占有方式是低价值、低效的。
李笑来《什么是更好的知识》(以下简称“文章”)这篇文章认为:
“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有价值的信息才可以算作知识。”
文章中将“知识”分为两类,即“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和“无繁殖能力的知识”。前者如“科学方法论”、“概率”知识、“统计”知识等,这种“有繁殖能力的知识”能够“引发思考,引发行动,引发改变,形成新的局面,并且,那些有繁殖里的知识,还会帮助你吸收、理解、运用更多有繁殖力的知识”。
什么是“无繁殖能力的知识”?文章也进行了列举式说明:
- “鬯”这个字究竟什么意思,怎么读?
- 贾平凹的名字里,第三个字读作 wà;
- 中国究竟有多少个城市?
由此看来,我曾经沾沾自喜的“百科全书式的奇技淫巧”大多属于“无繁殖能力的知识”。无繁殖能力的知识不能说完全没用。比如,当年锤子科技夏季新品发布会时,公司希望将门票收入捐出去,我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想出了一些候选捐款对象,列出了捐款理由、利弊,并且重点推荐了“OpenSSL”,后来的事情大家可能都听说了。这样的例子还有,但是就不多说了,因为再说又要产生优越感了。
说到底“无繁殖能力的知识”也是知识,不能说完全没价值。但是这种知识的价值非常低。我的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在低价值、低效率知识上花费太多时间、精力。
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的时代里,没有高效的“外脑”(外部存储),谁的“内存”越大(记忆力越强)谁更厉害。于是,那时候,知道的比别人多一点,记住的比别人多一点,确实是有优越感的。
就我自身的感受而言,显摆“奇技淫巧”所获得的奖赏回路是非常明确、即时的(就是“即时”,不是“及时”):说出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奇怪知识点,几乎马上就能得到“你怎么连这都知道”的回应,心理马上得到满足。而为了持续获得这种“奖赏”、使“优越感”持续得到满足,就必须不断刻意地去获取这种“无繁殖能力的知识”——我甚至有无聊时翻看“维基百科全书”的习惯,[1]并且认为这是“博闻强识”。
然而,为了“博闻强识”而不加选择地“博闻强识”在现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一种非常傻的生活方式:各种百科全书随手可得,搜索引擎几乎可以搜到各种信息,对普通人而言,“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这种“博闻”几乎已经毫无意义;硬盘的价格越来越便宜,iPhone 最大的容量已经达到 128G,“强识”也不再那么有意义。“百科全书”这种书叫“工具书”,工具书的作用就是“随用随查”,没必要让自己活成一本“活百科全书”。
大概是三年前,陈长征老师问我:“你平时看哪一类的书?”我说:“我看书没有特定类型,什么都看。”陈长征老师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哦,那你是还没到年龄,读书还没定型。”今天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了。
-
据我的观察、猜测,有这种习惯、癖好、爱好的人肯定不少,否则各种“冷知识”类微信公众号、微博帐号怎么会那么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