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随时在线的小僵尸,请照顾好你的孩子

2016-08-24  本文已影响89人  乌黑的酸橙
特奥•康普诺利的代表作《满思考》 “在威尼斯参加双年展的时候,我沿着一条大街漫步,街边的露台里坐着三五成群的朋友和家庭,我惊讶地发现,很多人完全没有跟同伴交流,而是低头在智能手机上写写画画,对他们来说,虚拟世界里的朋友似乎比家人和现实的朋友更加重要。看到这么多人不断地切换在场与不在场的状态,实在令我印象深刻。

要是在开会时有人仍紧盯着自己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各位专业人士大概都会感到恼怒甚至大发雷霆。在紧盯手机的几秒钟甚至几分钟时间里,这些人与僵尸无异,而且他们还坚信,自己完全没有错过会议的任何细节。但所有真正参与讨论的人都知道,这实际上是一派胡言。”

书中此段里描述的情景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在地铁里、在公交车上、在办公室、在公园、在影院、甚至是自己家里,刷朋友圈,刷微博,玩通关游戏(比如消消乐,相信有好多人已经玩通关了,反正我是玩不过五十级),人们的视线总是紧盯那一块小小的屏幕,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这些小僵尸以为他在摆弄手机的时候依然紧跟会议节奏,以为他们在摆弄手机的时候不会错过站台,以为他们在沉迷于虚拟世界的时候还能照顾孩子。

爸爸:“一边儿玩去!” 朋友跟我说在她宝宝小的时候,她老公下班回家,总是躺在床上玩手机,甚至吃放的时候都在刷手机,导致宝宝喊“爸爸”多少遍他都没有回应,他的大脑已经被手机深深地吸引,以至于听不到现实中的声音。

朋友因为她老公的表现无比恼怒,对他大发雷霆,要他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强迫他丢掉手机,全心全意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流,不然孩子会认为手机比他在爸爸的心中重要,孩子会没有安全感,甚至会报复。

为此朋友濒临崩溃,也许她的冷脸色对她老公的随时在线有所威慑,他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只要孩子在旁边,他绝对不会去碰手机,虽然他还是会不时的偷偷跑进房间看下手机,但为他的改变朋友深感欣慰。

在任何一处,总是能看到带孩子的父母。

虽然都是陪孩子,但是其中有许多父母把孩子晾在一边,让他们自己玩耍,家长却在旁边刷手机。更有甚者,家长孩子一起玩手机。这不仅残害了孩子的心灵发展,对孩子的健康也产生了很大的威胁,比如视力下降、患颈椎病、驼背等等。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还见过不少年轻的家长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忙着摆弄手机,就像宝宝不值得他们投入全部注意力去照顾似的。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跟宝宝说话有多么重要,哪怕宝宝还不会说话?难道他们真的没意识到,宝宝的语言接受能力的发展远早于表达能力?黑莓成瘾族/苹果手机族父母抚育的孩子语言发展情况到底如何,我没有找到这方面的研究报告,但根据我个人对发展心理学的了解,我敢说,情况不太乐观。”

有专家指出,孩子有可能会报复,破坏父母的手机或者把手机扔掉。

“其中一位专家说,当时他正和6岁的女儿一起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发信息,突然之间女儿从他手里抢走手机扔到地上,然后跳下去一边踩一边大喊:‘你根本没有听我说话,你从来都不肯听我说话,从来都不肯!’”

宝宝大哭:“还我爸爸妈妈!” 这些父母意识不到这是对孩子不仅仅是在教育上,甚至是在孩子的人身安全上失去了作为父母的责任。

曾经有这样的新闻:

母亲带孩子在湖边玩耍,母亲因为看手机入迷,孩子溺死在湖中都不自知;在商场的自动扶梯旁,母亲在摆弄手机,孩子玩手扶电梯的扶手,被扶手带倒,而令人气愤的是,母亲竟然没有把手里的手机丢掉,而是单手去抓孩子,结果孩子还是失足坠亡;奶奶在飘床上打电话,孙子从窗户坠楼致死。

类似的新闻数不胜数。

为此,我深表痛惜。

为什么会有热衷于连线的瘾君子?

他们害怕错过重要的信息,害怕被这个世界抛弃,害怕孤独。

其实,就算错过了某个重要的信息或者邮件,这个世界也不会崩塌。

“不要担心过于极端。如果某件事真的很重要,那么它有90%的概率并不紧急;如果它真的很急,别人会给你打电话。”

那么如何治愈小僵尸呢?

1、限制自己检查手机信息的次数,唯一的办法就是心狠一点,冷酷的限制自己在线的时间。

“戒毒者常常使用‘突然戒断法’,即立刻戒掉坏习惯。这种方法见效最快,而且可能效果最好,如果你能熬过最开始那段最焦虑的日子。”

2、赶走所有的诱惑

“禁用所有的自动推送,包括社交媒体、新闻网站、博客等。”

“有时候,在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戒断期后,你不但会变得更有效率,而且在抛弃大部分浪费时间的东西以后,你反而活得更好。”

我对此深表同感。如果我还是像以前一样,抓紧一切碎片时间刷朋友圈、刷某宝,那么我也不会有时间看《慢思考》,更不会有时间来写这篇文章。

3、孩子在旁边时坚决杜绝碰手机

家长是什么样,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在陪伴孩子的同时,必须禁止看手机,积极投入到自己的家庭角色里,与孩子与家人有更多的交流与互动。

《慢思考》作者最后提醒我们,基本态度的改变是所有改变的根基。如果一个人不改变基本态度,任何技巧都派不上用场,因为他自己根本就不会接受。

©本文版权归 乌黑的酸橙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 乌黑的酸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