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笔记P82~P109
理想课堂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有效的教学框架包括五部分,分别是教材解读、教学目标、预习作业、 左手栏教学板块 右手栏学生个体学习、教学反思。
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1.理想的课堂什么样?
最大可能的促进、实现学生每个个体的学习,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追求,也是将课堂的注意力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的关键所在。这里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可以朗读出来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
我觉得这个观点就是被动吸收和主动探索的区别,学习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观能动性和内在潜力。
2.重视探索知识的传奇过程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与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教学不是重复前人定下的知识,而是重视这个知识发现的过程,是重新经历。经历远处的困惑与探索,以及喜悦。
学习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保持好奇,保持探索知识的欲望,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比如一个字,他有最初的模样,他有创造时古人的智慧。一句诗他有平仄的韵律,有写诗的背景。这些都是前人匠心所运,并非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
3.第二种境界的主体是全体学生
课堂教学上的三个元素:知识、教师、学生,不应该是教师隔在知识与学生之间,用某种手段,将现成的知识转交给学生。优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来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
我们应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共读共写,师生、亲子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而且只要坚持这样行动着,教育的命运共同体就会慢慢形成,共同生活就会出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会在整个艰难、探索的过程中不断闪现。
接着阅读了干国祥老师一个课例《景阳冈》。在这节课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干老师课堂上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而且也感受到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学生个体学习、发挥思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课堂上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碰撞思想。
这节课给我启示最大的有以下几点:
1.PPT的使用恰到好处,少而精。我们现在的课堂往往被大量的PPT充斥着,多者三四十张,一节课学生几乎没有看课本的时间,老师按照PPT一页一页地翻着,一页一页地讲着。把PPT全部翻完,就算把知识全部讲完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也算完成了。
其实,是否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标呢?是否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呢?不敢深究。而干老师把PPT用在需用之处,让PPT起到了它真正的作用。这一点我以后要努力学习,尽量减少每一节课上PPT的使用数量。
2.心中有教学目标。这节课A类目标是掌握课后15个生字,理解文中陌生词语。这些基本上在课前预习学生自主解决掉,课堂上通过课文朗读进行检测和巩固。
B类目标是分析武松的形象,用批注的方法细读文本。这一目标是本节课的重点,干老师花费的时间也最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急于告知结果。而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让学生真正地在这一节课中有所学,有所得。课堂结束,学生收获的、沉淀下来的不仅仅有武松的人物形象,还有细读文本的方法,以后可以把这种方法用于其他文本当中。这正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反思自己的课堂是注重搬运知识?还是注重训练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呢?以后也要努力让学生真思考在课堂上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