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学习心得走近儒雅作者系列Dv哲思

《徐爱录》43.10心得感悟

2017-08-13  本文已影响3487人  黄磊的简书
《徐爱录》43.10心得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徐爱录》43.10心得感悟

【原文】

爱问文中子、韩退之。

先生曰:“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贤儒也。后人徒以文词之 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

爱问:“何以有拟经之失?”

先生曰:“拟经恐未可尽非。且说后世儒者著述之意与拟经如何?”

爱曰:“世儒著述,近名之意不无,然期以明道。拟经纯若为名。” 先生曰“然则拟经独非效法孔子乎?”

爱曰:“著述即于道有所发明,拟经似徒拟其迹,恐于道无补。”

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 其言辞而徒以于世也?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 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自伏羲画卦,至于 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纷纷籍籍, 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 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惟此为得其宗。于是纷纷之说 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书》、《诗》、《礼》、《乐》、《春秋》皆然。《书》自《典》、《谟》以后,《诗》自二南以降,如 《九丘》、《八索》,一切淫哇逸荡之词,盖不知其几千百篇。《礼》、 《乐》之名物度数,至是亦不可胜穷。孔子皆删削而述正之,然后其说 始废。如《书》、《诗》、《礼》、《乐》中,孔子何尝加一语。今之《礼记》诸说,皆后儒附会而成,已非孔子之旧。至于《春秋》,虽称 孔子作之,其实皆鲁史旧文。所谓‘笔’者,笔其书;所谓‘削’者, 削其繁,是有减无增。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 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春秋》以后,繁文益盛, 天下益乱。始皇焚书得罪,是出于私意,又不合焚六经。若当时志在明 道,其诸反经叛理之说,悉取而焚之,亦正暗合删述之意。自秦汉以降, 文又日盛,若欲尽去之,断不能去。只宜取法孔子,录其近是者而表章 之,则其诸怪悖之说,亦宜渐渐自废。不知文中子当时拟经之意如何, 某切深有取于其事。以为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 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 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有以启之。”

《徐爱录》43.10心得感悟

【译文】

徐爱请先生比较一下文中子王通和韩愈。先生说:“韩愈是文人中的英材,王通是一位贤能大儒。后世之人仅凭文章尊崇韩愈,其实,相 比之下,韩愈比王通差得多。”

徐爱问道:“为什么王通有模拟经书的错误?”先生说:“模拟经书是非对错不能一概而论。你姑且讲讲后世儒学人士编著的目的与模拟 经书有何分别?”徐爱说:“后世儒者的编著不是没有求名之意,但明 道是最终目的。而模拟经书完全是为了求名。”先生说:“以编著明道, 仿效的又是什么呢?”徐爱说:“孔子以删述六经的途径来明道。”先 生说:“既然如此,模拟经书不就是仿效孔子吗?”徐爱说:“编著须对道有所发明阐释,模拟经书仿佛只是仿照经书的形式,大概于道无补。”

先生说:“你所谓的明道,是指返朴归真,使道在平常生活中落实呢?天下纷乱,主要是因为重虚文、 轻实行。天下之道倘若光明,如此也就无所谓删述六经。孔子对六经的 删述是万般无奈之下才为之。自从伏羲画卦,到文公、周公,其中论《易》 的如《连山》、《归藏》等著述纷纭繁复,种类数不胜数,《易》道因 此乱作一团。孔子发现天下一天天盛行文饰之风,认为如此延伸只会目 无纲纪,所以效法文王、周公关于《易》的论述,觉着只有他们的主张 才把握了《易》的宗旨。于是众多观点被废弃,天下论《易》始归一统。 《诗》、《书》、《礼》、《乐》、《春秋》无不如此。《尚书》自《典》、 《谟》之后,《诗经》自《周南》、《召南》之后,如《九丘》、《八 索》,许多淫邪妖冶之句,达成百上千篇。《礼》、《乐》的名物度数不计其数,孔子均作了删削述正,自此其他说法才终止。在《书》、《诗》、 《礼》、《乐》之中,孔子不曾增添一句话。现今《礼记》中的解释之 词,大多是后世儒生附会而成,不再是孔子的原本了。以《春秋》来说, 虽称是孔子之作,但都是在鲁史之旧文上笔削而成。所谓‘笔’,亦即 照抄原文;所谓‘削’,亦即删减繁复,这样只少而不会多。孔子传述 六经,担忧繁文扰乱天下,虽想简略却不能彻底做到。他要求人们不要 死扣经典中的字句,应当追求经典的本质。他并非要用文辞来教化天下。 《春秋》之后,繁文日益盛行,天下一团漆黑。秦始皇因焚书而得罪天 下,由于他是出自私心,更不该焚毁六经。秦始皇当时若志在明道,把 那些背经叛道的书全拿来烧掉,就会正合孔子删述的本意。从秦汉以来, 著述之风愈刮愈烈,要想彻底废止根本不可能了。只得效仿孔子的作法, 对那些和经书道理接近的加以表扬,那再复出,也是不会否认这种观点的。天下之所以混乱不堪, 只因为写文章的多,实干的少。人们各抒己见,争奇斗异,喧嚣于世, 这只会混淆人们的视听,蒙弊世人的耳目,使他们只去争相修饰文辞, 力追声名,而不再懂得还有崇尚真实、返朴归淳的切行。这些都是著书 立说的人所导致的。”

《徐爱录》43.10心得感悟

【心得感悟】

        当今社会是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平面、网络、影视乃至有了自媒体,每个人只要自己愿意都可成为传播思想的载体,就连朋友圈都可初步了解到一个人的三观。于是乎,各种声音甚上尘嚣、各类话题纷至沓来,很多时候让人无所适从、心智大乱。如何做到摒弃杂音、循道而行,是对我们的定力和辩识力莫大的考验,本文的“明道”与“拟经”之论对我们应当有所禆益。

      文中阳明先生对文中子王通和韩退之韩愈之高下作了精辟的点评,“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贤儒也。后人徒以文词之 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文中子当时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用了九年时间著成《续六经》。徐爱认为著述以明道,即能更多的探究道的奥秘,拟经只是沿袭之前的学说,对大道的理解却没有贡献。阳明先生认为文中子敦本尚实、反朴还淳,是期以明道,而韩退之的著述大多好名,偏重于文词修饰,有“胜心”之患,故"将美 其言辞而徒以于世”。结合本文立意,有两点心得感悟。

1、大道至简,求道要反朴还淳,去伪存真,不要偏重文辞修饰、繁文褥节。

      天下形势虽然纷乱复杂,但我们只要守住良知,在心上修,就能摒弃杂念,事半功倍。说说自己的例子,前几年因为受到国际金融大环境影响,事业上遇到了瓶颈,企业的产品设计陈旧、营销手段单一,对国际市场尤其是非州巿场的依赖性很强。可是自2015年起,因为非州我们最大的市场所在国金融危机货币贬值,经济形势一落千丈,我方除了订单大幅下降外还遭到了严重的恶意赖帐,心情一度极其糟糕。为了走出困境,我到处学习、认识人、找项目,结果“病急乱投医”,在昏乱无主的心态下,事与愿违一无所成,反而旧伤未愈又添新痕,对事业影响很大,主业也受到了影响。在接触致良知后,学习了阳明先生的主一、惟精惟一之道,逐步让浮躁的心中正平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做减法,轻装上阵,短短数月已经稳定了局面再拾升势。

        白立新先生曾经著文称在两千五百年之前世界文明史上相继涌现了释迦牟尼、孔子、老子等圣贤,人类文明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论断“起点即巅峰”,后人在道的层面上已经很难逾越,即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也离不开圣贤之道。“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离开了诚明之道、至善之心,人类社会只会充斥着灾难战乱,如今日之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利比亚、索马里等国,列强一昩为掠夺资源满足己国和个人之私欲,导致祸乱频仍,一发不可收拾,911的惨痛教训即是对西方利己文明的无情报复。而白立新先生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改为“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一字之改,从利己转为利他,大道至矣。

    致良知的章权伟同修分享颇有见地,“天下之大乱,由虚文盛而实行衰也。人无私欲,人心即道心,所以圣贤是以此道心写出书籍,并体认之,这样的书籍才是大家需要反复研读学习的,可奉为经典。后世有些人,为了自己在学问上出人头地,便往往提出一些新奇的观点,哗众取宠,自立门户。其发心便是私欲,而非古圣先贤写下道德文章,希望著书以帮助世人更能够和大道沟通。而这样的文章,作者未必如此去行。所以,这样的文章、书籍越多,私心就越多,天理就越少,所以反而引起人心的混乱,天下之大乱。”读对书、读精书,惟精惟一,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则又何需繁文褥节、求诸于外呢?

    2、大道至简虽然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很难,至简是建立在一颗诚明无惧的心之上,无欲则刚、则简。

    “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孔子对《六经》重新进行了整理,其出发点就因为在当时好文之风日盛,文人都以著书立传为荣,惑人心乱天下,因此对六经进行了删削,留其大道本来,所以其发心就是大善,并以身证道,才得以教化天下。

      从这里看我们现在的世界,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无所不在,各种理论、学说更是如汗牛充栋,不知凡几,著述者大多非实体认之,发心不正,而以虚文诓人,所以人心更乱,天下更乱。所以,更需要去学习圣贤的经典,更需要去学习《致良知》,以务实的心去学习、去实践,走上真正的光明大道。近些年,中国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有不少为了虚名私利,昧着良心说话做事,为学问而学问,天下文章一大抄,不知道坑了多少求知之士。去年国外一本著名的杂志因为中国作者弄虚作假大量的抄袭文章,而拒绝所有来自中国的投稿,在学术界引起一片哗然。

      而现在各种标新立异、偷梁换柱、自立门派者更是比比皆是,毫无敬畏之心。殊不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两千多年前即已经树立了巅峰之道,今天在心上偏离了良知之道者凭藉些许雕虫小技,敢为大家者实在是令人不齿。所幸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及时提出了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方针,从知行合一到两学一做,无一不是圣贤文化在今天的实践,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到来,我们当珍惜这份幸运这份机遇,学而利行,坚守良知,不为乱花迷眼,心不乱自然行不乱,方能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奉献出自己的智慧!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想学习各种各样的理论和知识,说很多复杂而无用的话,认识更多的人。我的很多朋友总是向我抱怨,忙得不行太累了,象陀螺一样停不下来,结果是头晕目眩,到处救火,事业反而停滞不前、反反复复,即使赚了点钱也是以牺牲家庭和健康而换来的。而有的大企业家,企业做的越大自己却越轻松,因为他们拥有了道心,知道如何用人识人、如何舍己为人、如何利他无私,结果得道多助,有才有德之人纷纷投之门下,天下英才尽为所用。

    人的欲望象沙子,越想抓紧却越抓不住,只有当你松开它完全自在放松躺下的时候,你才完全拥抱融入了那片沙滩。而我们之所以要去无端的忙碌,去到处学各种五花八门的知识,其实是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我们怕良知之道仍然不够,怕自己的事业遭到波折,怕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会失去,所以要让自己不断的填充,将时间挤压的不留半点空间,以为这样就会安全,就会踏实。这些都是因为自己的心没有找到方向,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所以只能求诸于外,而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焦虑。

      同修照端总原来有好多家企业,忙得不可开交,却难有起色。在学习先生的致良知后,果断删繁就简,回归自己最擅长的主业,现在已经稳中有升,更可贵的是心安定了,驻扎了良知这一片净土。在某次家排的公益课堂上,导师有一句名言“淡淡的”,教导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淡然处之,不要乱了方寸。有些学员听了生搬硬套,遇到任何事情都强迫自己“淡淡的”,可是却没有找到本源之道,只是求于形式而已。从阳明先生的心学中完全可以找到答案,若要内心“淡淡的”,除了良知还有什么?除了良知还有什么!

      “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 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 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天下纷纷扰扰,唯有去除私欲,才能不为浊尘蒙蔽了心智,清澈诚明,用良知去做事,朋友、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会收到我们的诚意,效率才会事半功倍。诚如兴盛房产的晓桃总所言,“做事,简单了才能做实做久;做人,简单了才通透笃实。要在如此忙碌、信息爆炸的时代抓住重点虽说不易,但只要不忘良知初心,就不会偏离方向”。

《徐爱录》43.10心得感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