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朴槿惠:母亲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去年开始读朴槿惠的自传《绝望锻炼了我》,后因听到她“亲信门”等相关的负面报道,又把书搁置一边了。近期在读杨澜时,再一次遇见了“朴槿惠”,杨澜这样形容她:朴槿惠是我见过的最为谦和的人,别人提到她所遭遇的苦难,她只淡淡一笑;别人说起她的成就贡献,她会低头合掌表示感谢。她说话声音不大,语速不快,甚至会有些羞怯地垂下眼睑。但如果你了解她曾经遭遇的父母遇刺、亲朋离弃,还被极端分子用刀割伤面颊的种种经历,就无法不对这位坚忍勇敢的女子产生尊敬。
杨澜的高度评价,让我再次翻起朴槿惠的这本传记。内心想,重新去阅读吧。所有关于她的新闻报道,究竟真实与否,与我们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故事与人物身上的品质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发。
读朴槿惠,我们都能读到她“不一般”的人生经历:
她的父亲是总统,母亲是第一夫人,和妹妹弟弟在“青瓦台”度过快乐的童年,原本她可以像很多“名人”的后代一样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幸福成长。然而在她留学期间,母亲被枪杀的噩耗让她不得不放弃原本自在快乐的留学生活,在悲痛中代替母亲担起第一夫人的职务,为父亲分忧;当她成功模仿母亲,适应“第一夫人”角色后,父亲也被枪杀了,全家人被迫离开“青瓦台”;父母的双双去世和亲朋离弃,对她造成了很大伤害,然而在“绝望”的环境下,她却没有放弃对自己的磨练,没有忘记对国民的爱与关注,为此她靠自己的争取再次踏上政坛,继续实现未完的理想。
在她的人生经历背后,相信和很多其他读者一样,我们还可以读到她的善良与坚韧不拔,屡遭挫折却屡在困境中坚挺起来,真是很不一般。
但她的善良从何而来?她的坚韧不拔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环境对一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读朴槿惠,我更读到了一个母亲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对朴槿惠而言,母亲是一本教科书,是他们三姐弟最好的榜样,在她心目中也是最理想的女性形象,在母亲的感染下,她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为她日后成长埋下了一颗坚强的种子。
一、母亲对孩子从未显露过任何不耐心
“自从父亲当上国家最高会议议长之后,母亲便终日繁忙。官邸总有很多客人来访,母亲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得空闲。”
他们年幼的三姐弟,常常会因为和母亲的相处时间被剥夺而哭闹,但朴槿惠回忆说,“母亲工作的忙碌,还要照顾我们这三个儿女,她应该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才是,但她却可以一直保持笑脸迎人。”她们的母亲却从未对任何人显露过疲惫或不耐烦的神色。
耐心与情绪的控制,是朴槿惠在母亲这里学到的第一门“情商”课,无论工作多忙,多慌张,也不会轻易在孩子面前显露,不把工作的疲惫和情绪带给孩子,对孩子的耐心是母亲的责任的体现。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长大后的朴槿惠无论眼前遇到多大的困境,她都能平和对待,不把情绪和不耐心带给身边的人,就是高情商的表现。
二、母亲养成的好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每天早上收听早间新闻和时事节目是母亲长久以来的习惯,她以打开半导体收音机作为一天的开始。”
母亲的这个习惯也成为了朴槿惠的习惯,当她父亲和母亲都被枪杀,全家人被冤离开青瓦台后,朴槿惠也一直保留着母亲的这个习惯,阅读报纸新闻,知晓国民生息,才有了后来重新踏上政坛的决心与基础。
“善待他人却自律甚严的母亲,希望我们三姐弟也要像她一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早上母亲会让我们尽情玩耍,但到了晚上,就要求我们一起记日记,进行一天的自我反省。”
朴槿惠依照母亲的教导,从小学开始培养出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每天记录当天做得好与没做好的事情,并将需要改进的缺点不仅写在日记里,也会另外记在其他的笔记本上。她说这个方法有助于改掉不好的习惯。虽然得花一些时间才能改掉,但就像咬指甲的坏习惯无意间被自己戒掉一样,她会将已经戒掉的坏习惯用红笔划掉,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
像“咬牙齿”这样的坏习惯,很多妈妈都会苦于不知道帮助孩子改掉,朴槿惠的母亲却能让孩子们用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方法改掉坏习惯,真是一举两得!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是母亲对我的教诲。“当母亲被枪杀后,朴槿惠代替母亲作为第一夫人,她一直以“比别人还要更勤奋”的原则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更多事情。
朴槿惠回忆说,后来她能养成专注、沉浸于读书的快乐等的好习惯,都要归功于母亲对我的影响。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就无法培养甚至要求孩子能养成好的习惯,父母亲是孩子的教科书,孩子的榜样,甚至是孩子的偶像,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父母的任何行为和习惯,好的坏的。
三、做个有原则的母亲
“平时的母亲虽然很慈祥,但孩子们一旦犯错就会毫不留情。她总是强调责任感和谨慎,装病和撒娇对她一点也没有用,哪怕是非常小的错误,只要我们不真心认错,她就会严厉地责骂我们。”对朴槿惠而言,她觉得母亲真是个了不起的老师,她和弟弟妹妹的每当心有不满,都很容易被她说服。
“因为母亲那公平且没有丝毫动摇的一贯性原则,使我们对是非黑白有着很清楚的认识和区分。”
你是否会因孩子的哭闹而对某些事情进行妥协,比如孩子哭闹想吃糖的时候你便给孩子买糖,孩子任性要拿小伙伴的东西,你会怎么处理?你有坚持的原则吗?为孩子未来成为有原则的人而坚定不移吗?
四、言行一致的教育
“从小母亲就对我们耳提面命:‘不可以向别人炫耀你所拥有的东西。’母亲坚持要我与其他同学一样过平凡的学生生活,而她也确实这么实践了。”
朴槿惠的母亲坚持不用汽车送孩子们上学,也坚持让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去体验集体的住宿生活,她言行一致,不受周遭的环境影响,尽力让孩子们能在平凡的环境下成长。“母亲的言行和教育内容一致,也多亏她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我安然地度过容易彷徨的青春期。”
我们生活中有更多需要父母保持言行一致的场合,随意哄孩子,讲大道理,一两次可以,但是长期却会让孩子感到失落与彷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反作用。
五、让孩子为你骄傲
在朴槿惠的童年里,他的父亲常常不在家,家里的维修工作都是由母亲一手包办。任何问题只要经过她母亲的巧手就能解决,破旧的东西也能整理得焕然一新。“我的母亲什么都会”的想法,让她觉得无比自豪。
当孩子欣赏你,为你感到骄傲时,你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便会慢慢地消失,你对孩子的教育会更加有成效,孩子会把你当做模仿的对象,学习你甚至超越你,所以,尽量做一些让你自己也让你孩子自豪的事情吧。
六、替父亲说好话
“忙碌的父亲经常不在家,这也是我们的一大不满。虽然父亲在家短短的那一两天,都会对我们很好,但我还是会因为无法经常见到父亲而感到难过。母亲总是努力弥补父亲的空缺,她一有空就会告诉我们父亲为何无法常常陪伴我们,提醒我们他其实有多爱我们,也会提起谈恋爱时的父亲有多么温柔体贴。每当我们想念父亲的时候,母亲总会让我们写信给他,并在睡前将父亲的回信念给我们听,让我们感觉父亲好似就在一旁陪伴我们入睡。”
对比现实中的很多母亲,每当孩子的父亲不在家,便会对孩子抱怨,让孩子一同感受负能量,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婚姻和家庭观必然会受到负面的影响。父母双方都必须互相体谅,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有爱的成长氛围。
七、母亲的品德教育影响一生
“成绩好坏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每时每刻都要心术正直。”
朴槿惠的母亲对他们品格教育的意志和信念非常坚定,“小时候多亏她对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得到了人生中最珍贵的财产——关怀。对人的关怀,其实也是对人的礼仪。”
这让我想起了柳传志在《朗读者》节目中分享他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行业,你都要正直!”这样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说教”,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却不能忽视,一句这样“铿锵有力”的教导,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少走许多的弯路。
八、母亲都有这样的善意谎言,你发现了吗?
“每逢父亲休假,全家人就会一起去外面吃烤肉。因为久违的肉食,我和弟弟妹妹总是争先恐后地吃肉,母亲却只是忙于烤肉给我们吃,我们留给她烤肉她却推辞说自己吃撑了,让我们吃。”朴槿惠回忆道:“小时候不懂事的我,竟然天真地以为母亲不爱吃肉,后来才知道她是舍不得吃,要留给我们。”
在我们的普通家庭也是这样,父母有时候总会把孩子喜欢的想更多地留给他们,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用,他们这样的苦心和“谎言”,作为孩子的我们,发现了吗?
读完全书,可以看到朴槿惠以自身之力一直在抗战,每次倒下后都会更加强大地站起来,而在大难面前站起来,靠的唯有自己内心的强大。她的强大有年龄给予她的力量,更来自于父母亲从小在她内心播下的坚强“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