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洒的诗絮(一二六)
飘洒的诗絮(一二六)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少时家居工作之地,甚闭塞。长吟此诗以抒怨。我所处,乃东北黑龙江,比唐时边塞远多了。今居江南,愈感王之涣诗乃边塞之绝唱。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飘洒的诗絮(一二六)李白之“黄河之水天上来”,是由远及近,王之涣这句呢,是由近及远。真真的是“望去”。这是纵向观。而“一片孤城”,对“万仞山”,其萧索,绝非人烟居所,乃戍防之地也。而背景辽远雄奇: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乃一竖轴画。
羌笛何须怨杨柳?住在这里的征人,久驻孤城,何得不思家怀乡?羌笛吹的正是“愁杀行客儿”的《折杨柳曲》。家乡的柳早就吐绿了吧?送别时,那亲人折柳的情景,不犹然在目吗?而这里呀,柳叶还未吐呢…可是,又“何须怨”呢,这本就是苦寒之地,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怨”它又有何用?
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何况愈是壮景越显苍凉呢?
能为经典者,原因不止于此。有人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也有人说,“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犹为得体”。
据相关资料记,此诗脱稿不久,即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至今,常有没到过东北的江南朋友问我:那地方冬天是不是冷得擤鼻涕撒尿都得手持一棍子打呀?我说是,木棍还不行,得拿一钢筋…这当然是玩笑。而坐拥江南北望,想像那苦寒之地黑龙江,也并非无稽。边地,向来是边长莫及。春风吐柳时,江南早已是暮春三月,草长莺飞之后了。
塞北春初,江南春老,这是不争的事实。
飘洒的诗絮(一二六)
2019.8.29.己亥七月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