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与娘家——两个世界的撕扯
临近过年,就会有人羡慕我说:“你们两家在一块,真好!”我就笑笑不说话。
大年三十,一个朋友转发去谁家过年的微博,附言说:“肯定不是爸妈家,更不是姥爷家。”我回复:“爸妈家离得不远,却好几年没和他们吃年夜饭了。”她回复个同病相怜。
朋友夫妻都是北京人,我和老公都是W省人。看似两家都能顾到,却有着不能弥补的遗憾。
两家若隔得远,轮流着来,女方总能陪着娘家人吃个团圆饭。像我这般,却只能等着初二的时候回娘家。爸妈这边亲戚本就众多,再乘以二简直是分身乏术。想安静地陪着父母吃个饭也成了奢望。
也难怪我妈愤然说:“还不如离得远,回来就安静地过个年,省得两头跑。”
小时候,我不喜欢外婆家,因为离得太近了。走路两分钟就到,从我家窗户喊一声,外婆都能听见。好羡慕那些外婆家离得远的小伙伴,因为去外婆家意味着“旅行”“坐车”看风景。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妈在准备年夜饭,给夫家的祖宗磕头,看着外婆家院子上空升起的烟花时,会不会想自己的妈妈和兄弟姐妹。我和弟弟自己都玩疯了,便觉得每个人心里都是幸福的。
只有当自己也当了母亲,离开生养自己的父母,才能体会到那些年母亲的失落。
除了这路上的奔波,能够让两个原生家庭撕的太多。最后造成的是本人的精神分裂。
在婆家,亲戚们毕竟还不太熟,称呼辈分还没弄明白,以笑脸相迎自不会错,但不肯多说一句。特别是有了孩子后,婆婆与我们处不惯,换我妈去带。每次回婆婆家,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告诉我孩子不是这么带的,奶奶也是亲的怎么会害自己的孙女等等。这般野蛮的逻辑我也无从下口去辩,而且山里人嗓门大。我虽操方言,但声音细若,而且方言被普通话给带偏了,语音语调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我是吃语言这碗饭的,深知语调的重要性,所以有自知之明,丢盔弃甲,从不恋战。
在娘家,亲戚们不是看着我长大的,就是我看着长大的,彼此都熟稔,又一年未见,甚是亲热。有些观念不同的,我还可以联合我妈辩上一辩,只是我妈也不免吃点被撕扯的苦头。而且她也有娘家婆家,撕扯得就更厉害。所幸,她世情练达,原胜我百倍,有她做战友,我在娘家还能呆的心安理得。
我最怕听到爸妈问:“这回去后,哪天再回来呢?”回来吧,给他们添麻烦,说不回又怕他们失望。年前请假的时候恨不得多请,彼时又后悔休多了,不如直接回去上班,省得老人挂念。这又是一番撕扯。
记得婚后第一年在婆家过年,春晚火了一首《时间去哪了》。当时眼泪就下来了,恨自己早早嫁人,不能在父母膝前尽孝。
What's done is done. 要想少一点撕扯的疼痛,就努力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吧。毕竟还有幼小的女儿在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