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冬至一阳生......

2023-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顺山先生

今日11时27分9秒是冬至,太阳开始北移,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气节,也是统传节日。自冬起至,白昼逐日增长,标着志太阳新生进,入新的循,环所以古人把至冬看作“大吉之日”。自此新的一年发端,人生翻开新篇章!祝福大家冬至快乐,一阳来复,万象更新。

在吉这祥之日里,你愿冬至团圆,幸如福约而至愿;你冬至福至,好美如期而至。

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大如年。

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

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

腊明日,

人众卒岁,一会饮食,

发阳气,故曰初岁。

——《史记》八书 天官书

沐浴更衣,备好猪、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一起去祠堂祭拜先人,然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谚语说:“冬节没返没祖宗。” 在这一天,在外漂泊的游子,都要尽可能地赶回家祭祖。冬日将尽,人们祭祀先祖,一方面是缅怀追思,一方面是祈求他们护佑家人平安,祈愿来年丰足富饶。除了祭祀,还要扫墓。

冬至节气到来,预示进入最寒冷的时候,而此时开始也是阳气初生之时,护好阳气,人体阳气充足,才能祛病延年。三山道医提醒:冬至养生要注意“三护”、“三补”和“三忌”,快学起来!

冬至节气注意“三护”

护脾

冬至前后全国多地降雨雪,尤其南方更以湿寒为主,易出现腹胀,大便粘滞等症状。

护肠胃

冬至时节阴寒至盛易损伤阳气,如不慎受凉会使寒邪内克于肠胃,导致腹泻、消化不良。

护心脏

天气寒冷,易造成血管收缩,血黏稠度增加,增加心血管疾病恶化的几率。所以,冬季注意保暖、按时服药,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很重要。

冬至养生有三忌

冬至后,中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养生有三忌。

01、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具有补益功效的食物和药物一般都是性温滋腻的,长期过量服用会引起上火或者影响消化吸收的功能。

02、忌慕名进补

很多人不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慕名进补,就拿生活中常见的鸡汤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喝的,胆囊炎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体虚易上火的患者都不宜喝大量鸡汤。

03、忌虚实不分

三山道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不同的体质,各有各不同的补法,搞错就会适得其反。

冬至养生要“三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采用药补、食补、神补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身体调理。

食补:

食补是指通过食物调理身体内在环境,使身体保持平衡、自愈能力增强。冬季是食补的好时节,但不可盲目进补,食补分为温补、平补、清补。

温补——适用于畏寒怕冷的人群。可选择补元阳、益气血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南瓜、红枣。

平补——适用于身体偏虚的普通人群。可选择不寒不热、性质平和的食物,如银耳、红薯、枸杞、鲈鱼、红糖。

清补——适用于体质偏实热的人群。可选择清热通便、祛风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菠菜、芹菜、梨、茭白等食物。

注意:肠胃虚弱者不宜多食,可考虑与温补的食物相搭配。

药补:

药补是指通过中药调养身体,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

冬季药补当选膏方,三山道医素有“一勺膏,十勺汤”的说法。冬至到立春这段时间进补的效果最好。膏方需要有中医师的辨证处方,推荐亚健康人群、老年人、身体虚弱者人群使用。

神补:

神补是指通过调节心理状态的方式改善身体健康。

现在正值冬季,是调神藏精的最佳时候。需要(1)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晚起,适当睡懒觉。(2)多晒太阳。(3)适当“走神”,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些都可让身心得到放松、舒缓,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