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胜于无的五一假期
五一假期三天,在家宅了三天。
读了几页书,侍弄侍弄了花草,新学了几道菜,不知不觉间,三天就这么过去了。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可能是抑郁了,对什么事情好像都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也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更没有特别相见的人。
只是简单地跟着个体小老板们的屁股后面,卖点苦力,挣点苦力钱,因为没有能力也没有什么门路,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挣钱的兼职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勉强支撑着暂时还算过得去。
人际交往也只是停留在面子上说的过去的地步,电影基本上不看,电视剧更是已经好几年都没有追过一部剧了,短视频,个人以为容易造成审美污染,而且感觉会拉低个人智商,所以平常基本上也不会刷太多。
身体总是懒懒的,心里也是懒懒的,只想一个人独自待着,不想与别人交往,希望被世界遗忘。有时候坐在那里,读上几页书,发一会呆或者喝上几壶茶,也能舒舒服服的打发一整天。
古人有云:四十而不惑。以前我的理解是,人一到了四十岁,什么事情都经历过了,什么也都懂了,为人处事也就圆滑,可以做到什么事都能游刃有余了。
可是现在,我才明白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事情是经历的多了,世界也都看的更明白了,可是这并不代表就能淡定了,看什么都云淡风轻了,恰恰相反,只能是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感到不安。这种感觉就像是头上一直悬着一把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又像是身后矗立一座将倾的大厦,可能在你的某个不经意间就会轰然倒塌,然后给你重重的一击。
以前认识的世界,是被套在精美的包装纸里,看起来要精美的多也可爱的多。
可是现在,你又不得不把它从包装纸里拿出来,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着它的粗鄙与不堪,你吓破了胆,慌了神,变得六神无主,无所适从,备受煎熬却又只能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又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
摆烂的人得过且过、今朝买醉,倒也过得洒脱,活的潇洒。进取的人,整天焦头烂额,苦苦挣扎,却也活的精彩,过的真实。
人一旦进入了中年,就如同这具肥胖油腻的身体,心理或多或少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太多的辛苦,太多的委屈,不可能不在心中留下些许的伤痕。
可是生活还要继续,活着更没有理由。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过好我们的每一天。
生命是我们的,生活也是自己的,无人替你生,也无人代你死,当你发现这个世界上你不能取悦任何人的时候,何不只负责取悦自己?
自己生就是“我”的生,自己快乐就是“我”的快乐,自己幸福就是“我”的生命趋于完满。善待自己,让自己活的幸福,人生真谛莫过于此。
当有一天,你知道山上并没有住着神仙;天上除了云彩什么都没有;大海的那边和这边一样,并不是世界的尽头;他和你终究只是过客,你与她也不可能白头偕老。那么这山、这海又有什么值得你拼命奔赴呢?他和她又有什么值得你痴情和留恋的呢?
人生七十古来稀,大好的青春年华已过,“昨日之日不可留”。未来不测,荣辱未知 ,“明日之日多烦忧”。还是好好地珍惜当下吧,努力学好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以及怎么样与这个世界友好相处。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从来都没有一条外在的金规铁律,可以有资格来评判和区分我们,我们又怎么会甘心将自己生命的全部意义,完全托付于这种纯属偶然和随机的先天境遇呢,这种不经努力雕琢,不经任何汗水浇灌的存在,又有什么资格可以成为定人成败,判人得失的生命律法呢?
只有幸福,只有让自己感到幸福,只有这种让自己的生命感到最妥帖最舒适的感觉,才有资格来评价我们,也是我们人生意义得以体现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