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通读经典之四:《道德经》的创作背景

2019-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金香书院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道德经》讲述了两个“道”:“天之道”与“圣人之道”。

依照“天之道”来制定“圣人之道”,是解开《道德经》奥秘的钥匙。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道德经》中,也有相当比例的内容是上古君主培养接班人的教材。此内容被称为:“金人铭”,刻于太庙之内。

《金人铭》与《老子》原文对比:

《金人铭》:“无多言,多言多败。”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金人铭》:“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老子》:“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

《金人铭》:“执雌持下,人莫逾之。”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

《金人铭》:“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金人铭》:“天道无亲,而能下人。”

《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