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之路

孩子的性格到底有多难改?——后进生篇

2019-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Hua灬清

来学校支教已经快三个月了,最近我的班级发现一期校园欺凌事件,一个住校生每天在寝室言语辱骂加动手动脚,长达八个星期。最后是在一堂梦想课上这位学生向我求助才得以解决此问题。在学校和班级对这位欺负学生进行处罚,对这位受害学生也进行了心理辅导加上在班级强调事情的严重性,特别是身为旁观者应该如何做(其实在刚来时就给班级上过“暴力事件该如何处理”)。

事情发生后,我和另一位支教老师在讨论这其中为何会引起这事件。当我们在跟这群差生进行谈话时,问到他们想上什么初中时,想不想读书时,这些柔软的问题特别容易导致他们流泪。而当课堂不听课,开小差,作业不做遭受处罚时,表现的是那种毫不在意,漠不关心的样子。这两种反差引起了我的思考,他们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吗?或者说他们是缺乏关心吗?还是因为他们想学但是没人监督他们,自身又没有强烈的自驱力来主动学习。

又该如何去做呢?也许可以从一个孩子入手去发现问题……

在刚来学校支教的第二周,学校发生了几十年难得一遇的山洪,发生山洪之前下了接近一天的中暴雨,洪水从山上留下来,导致整个镇损失惨重,其中包括工厂产品冲走、路塌方、桥断等。

洪水后的马路

为何这么容易引发洪水,以及洪水造成的灾害这么严重,经过分析得出镇因为发展在大量种植桉树(俗称:抽水机),周围建工厂等。桉树没办法固定土壤,反而吸取水分,导致山上土壤稀疏。所以此洪水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迟找要发生的事情。当然好处是这里带来大量的就业,当地村民也在周围工厂上班,留守儿童相对较少一些。

那么此行我去的一个孩子家访,是一位留守儿童。也是很调皮很“坏”的那种,基本被学校老师所放弃的。

跟随孩子家访-1 跟随孩子家访-2 跟随孩子家访-3

走路大概三四十分钟后来到他家,家里条件不错,爷爷奶奶在家,父母在外打工。与孩子通话频繁,爷爷在附近工厂上班,奶奶干农活。在经过一番长谈,与孩子约定如何学习,与家长约定该如何做时,回到学校。在跟孩子进行交谈后的一周左右,该孩子表现学习态度非常高,认真听课做笔记,但是奈何基础太过于薄弱。而在那时候又因为整个班级基础都很薄弱,在花费大量的时间给孩子补习以及其他事情处理,在后续中对这个孩子的关注没那么多。

当我真正在留意这个孩子时,发现毫无变化,与之前无异。经过这次事件的思考,加上对学校教学情况,老师情况,家长情况愈发了解,也知道源不在于学生,在于环境、学校老师、家长态度。学生他懂什么呢?他们就像是流浪在外地的野猴子,只不过这只猴子不用被吃睡忧愁罢了。

也慢慢的让我明白孩子的性格到底有多么的难改,他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不断的给予关注以及计划的制定,包括良好的环境,孩子才会慢慢的进行改变。但又因为老师没办法关注每一位学生,那么环境和家长又更显得重要了,而这两样在贫困地区又恰恰是最缺的。

不经思考,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呢? 难道能做的就真的只是教他最基本的做人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