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散文哲思

看《山海情》,哭了好几次!

2021-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大懒

《山海情》追完了,感觉意犹未尽,没看够。

按理说,时间跨度较大的电视剧,怎么也能拍个四五十集,像《甄嬛传》《父母爱情》一样。可《山海情》只有短短的23集,让人觉得每个情节都恰到好处、不拖沓。

这部剧很土,满屏都能闻着风沙的味道,没有帅哥靓女,没有华丽的服化道,却着实“美滴很”,处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美!

几年没看扶贫题材电视剧,居然被其中的几幕场景感动得不行,哭了好几次。

好吧,我承认自己是个爱哭的,一年总会被电视剧、电影感动那么几回。

《山海情》开始的场景瞬间把我带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虽然重庆没有遍地黄沙,却是一样的穷。

大家住着泥巴墙房子,屋顶漏雨,地面是泥土夯的,时间长了,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在家走路得小心着。床上铺着稻草,窗户透风,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我有一个妹妹,直到10岁时,二伯全家农转非退耕地,她才得到一份联产地,最远的那块水田离家步行要30分钟。妹妹没有地以前,每年6月份左右,缸里的米就所剩无几了。

九几年我家修平房,加上工人,每天要煮十来个人的饭菜。一天中午,妈妈煮了玉米稀饭,玉米是当年新出的,吃起来香甜软糯,换成现在,是非常好的健康食品。

可吃了几顿之后,爷爷不干了,坐在条椅上,半靠桌子,嘴里吧嗒着烟杆,生气地说:又吃稀饭呀,我嚼不动苞谷豆儿。妈妈回了一句:没得米了,啷个办嘛。

每每回忆起那样的场景,心里还是酸酸的。

现在终于明白,那个年代农民的穷不仅仅是因为经济落后,还存在绝大多数农民到死都搞不懂的其他因素,希望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国家的日益强盛,农民能够得到和城镇人口同样的待遇吧。

在闽宁镇葡萄酒推介会上,马得福向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介绍闽宁镇生产的葡萄酒,那个场面确实振奋人心,让人眼噙泪花。

看过他们的奋斗历程、克服的困难险阻,就能感受到取得如今的成就太不容易了。

通过马得福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昔日的干沙滩,已经变成今日的金沙滩了”,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脸上带着骄傲与自豪。

其实所有参与闽宁镇建设的人,都有足够的底气来讲这句话,闽宁的辉煌不是某个人的成绩,而是所有闽宁人的心血和汗水。

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热爱的家乡,硬是将贫瘠的土地变成富饶的塞上江南,创造了一个人类战胜自然的奇迹,怎能叫人不感动呢。

剧中马得宝带着几个同龄伙伴逃走,想去城里打工挣钱,在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年少时的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整个青春期就想着好好读书、跳出农门。

农村的苦我是刻骨铭心,但农门以外的生活是啥样的,却毫无概念。

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也不知道城里到底有多好,但穷怕了苦怕了的他们,只想女儿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经过勤奋苦读,我拥有了城镇户口。父母不想让我再回去,但其实跳出农门的很多年轻人确实回不去了。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我想逃离我的家乡》,说了几个不想回农村的原因。

虽然中国近十几年投入巨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医疗养老待遇,生活条件确实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和便利繁华的都市相比,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前段时间带儿子去一个农户家,他刚踏进院子就嫌弃地上有鸡粪,吵着要回到车里。可农村哪能像城里,到处都干干净净的呢。

父辈用勤劳和汗水,为咱们这一代人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而对故土仍存依恋之情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农村生活,更别谈定下心来建设家乡了。我们的下一代,虽然也是农民的子女,但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对土地更是毫无感情可言。

现在的农村,绝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和儿童。我在重庆的一个镇上工作,平常赶集日很少见到年轻人,农村未来的发展确实让人担忧。

以前看过一本书叫《80后怎么办?》,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80后这一代人找不到自我的历史存在感。

和我们的父辈相比,他们经历过计划经济、文革、知青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他们的生命是有厚度和韧性的。

但80后呢,不能轻易“找到自我历史发展的关节点,并与宏大的叙事关联起来”。

这本书第一次发行是在2015年6月,我觉得换作现在,作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了。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习主席提出,今后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和投资将向农村倾斜,农村将成为未来经济更强劲的增长点,无疑这是为咱们80后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让我们把农村建设成为回得去的家乡。想到这儿,还有点小激动呢。

与《山海情》同时段播出的另一部扶贫电视剧叫《江山如此多娇》,剧集结尾是,男女主角升职到更好的平台去实现他们的理想,接替他们负责碗米溪村委会工作的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有知识、有经营头脑、有热情、有干劲,带领着村民奔向更好的生活。

这不正是现实的写照吗,如果你经常到农村走走,会发现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已经开始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跟他们比起来,我的思想太落后了)

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叫“文娱后台”,发过一篇文章叫《我不想夸〈山海情〉,只想怀念那个“封神”的西北圈》。

作者开头是这样写的:"直说了,我不爱看《山海情》。和演技炸不炸,制作牛不牛都没关系。一切顶着歌颂任务的命题作文我都不爱看。"

我却想说,扶贫剧收视基础薄弱,本来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要拍的故事有历史依据,就值得大家歌颂学习。

我二十几岁的时候不会看这样的电视剧,因为看不懂那段艰难厚重的历史。

现在却喜欢看这样的电视剧,越是日子过好了,越需要提醒自己不能忘本。

希望影视剧行业多出这样的良心剧,即便把观众看哭了,也挺好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