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

2020-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语味悠长

设计一:

一、导入:看标题,你感兴趣吗?

二、用默读来预习

默读要求:不出声,快速读,达到每分钟400字,找关键词。本文中有两类关键词,一是你不熟悉的生字词,你觉得有积累价值的词;二是反映文章线索的,表示时间的词。

三、用“糖葫芦”来成篇

感受写记叙文的技巧,把关键时间节点抓取出来,然后串起来,像糖葫芦,体现人物精神,性格。

四、用关键词来写景

活动一:用上“废墟、干涸、坍塌、不毛之地”四个关键词,串联起来,说一段话,说出我初见牧羊人看到的环境、场景。可以使用课本中的元化,也可以加以创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活动二:写一写1945年第三次见牧羊人的情景。

昔日的——,现在是——

五、用细节来写人

活动三:我认为牧羊人是一个——的人,你看他——

翻开书,找一找相关的细节、动作、事件,勾画出来。

第三次语言训练告诉我们,如果要写好一个人,表现他某方面的个性、品质,一定要抓住他所做的事,以及做事过程中的态度、动作等细节,还可以点评一下这个人。

六、用深度感悟来说话

第四个语言训练:读了牧羊人的故事后,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这堂课上,学习成篇成章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写景的方法,写出景物的变化;怎样写好一个人,要表现一个人的关键品质。最大的收获,同学们好说出了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努力,规划好我们的人生!

蔡明建议:

一是用批注法落实默读,让默读要求和效果显性化;

二是明确不同批注符号的不同意义,对关键词语用“圈”号标记,对重点词语用“画”线标记,对段落层次要“标”出来,自然段落用数字序号标出来,段内层次用“/”标出。久而久之,养成对批注符号的使用敏感。

三是用好表格支架,完成预习,再加上“用自己简要的语言”,填写表格,就有了一个阅读整合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