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焦虑的分离
接触了很多新生,越来越明白孩子其实真的很聪明。
新班开班第三天,今天有个家长问我,“老师,我们家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当时,我没来得及回复她。但是心里边想:其实,哪有送不去的孩子,只有实在送不去的家长!过了二十分钟,孩子被姥爷送来了,我就直接告诉家长,孩子送来了。家长还可诧异,还问我“哎呀,送去了啊,那要明天还送不去咋办?”我心里面不由得万马奔腾啊,你怎么左一句右一句送不来呢。这个姑娘也是我们班适应最慢的姑娘,我从来没想着让他们马上适应,可家长的态度有时候让我很悲催。
作为老师,我们比谁都希望孩子赶紧适应!但是呢,家长的态度也很重要的。
孩子从一个无比熟悉舒适的环境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没有人陪,事情还得自己做。站在我们大人的角度,你会喜欢吗?能马上适应吗?对啊,你都不想适应还强迫孩子适应是不是有点残忍?可是再想一想,幼儿园里有好听的故事,好听的课程,好玩的玩具,好多的朋友,不值得喜欢吗?对啊,有利有弊对不对?所以这时候家长的态度就尤其重要,既然送啦,就坚持住,别因为孩子一时哭闹就放弃。孩子也在试探,当你感慨,这孩子怎么哭的这么厉害,是不是不想去幼儿园啦。孩子会哭的更厉害。然后你说,那今天不送吧。好,以后更难送。
很多时候,是家长在干预孩子,是家长离不开孩子!记得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是啊,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很多时候父母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并且总是说,我家孩子,不喜欢,我家孩子适应慢,我家孩子就是这样!
不能因为我们养育了他就可以随便去定义他啊!
早上,对于新生入园,确实很有技巧。
一,早上送建议避开送园高峰期,可以在家里吃过饭,由跟孩子最亲近的人来送,并且态度尽可能温柔可亲。
二,送来只要递给老师,就给孩子再见说吃完晚餐来接(或是你们约定好的一个特别准确的时间点),不要说什么早点啊,第一个啊。对于孩子,他没有这种概念。给他的就是准确的!
三,送给老师就离开,不要一步三回头啊,藏在门后看啊,不要以为待的时间越长孩子越高兴,你待的越久,孩子越焦虑。
四,送园一定要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五,晚上接,可以比其他孩子稍微早30分钟左右。
六,晚上接,前三天或是一周尽量是与孩子最亲密的,实在来不了需告知孩子!
作为老师,见惯了离别,最受不了的就是家长怀疑的眼神与斥责的样子。没有人欠你,我们更希望孩子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