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思想家庄子,职业竟是种树
读书时代,第一次接触庄子,还是因为那一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庄子的了解就不再停留在当初的只字片语。
和朋友聊起庄子,发现这个精神境界及其丰富的人,生活上非常拮据,而且一度吃不上饭,只能找一位伪善的大官借余粮。可是大官找借口糖塞他,为啥庄子过得这么狼狈呢?
(一)庄子宁做“野龟”,不做“神龟”
别看庄子干着种树这行当,他在当时是很有学问的,且声名远播,受人尊敬。那为什么他不好好利用自己的本事,去谋个一官半职呢?一个吃饭都成问题的人,对高官厚禄应该感兴趣才对,可是他偏不呀!那边楚国国君力排众议,打消国内贵族的质疑,一心要请庄子做宰相,可是当楚国的人找到庄子,他淡淡然地拒绝了,还说乌龟还是在烂泥潭里挣扎比较幸福,高居庙堂的神龟虽风光无限,但是代价也太大。
他坚信为善无近名,宁愿远离名利场,也不让自己深陷困境。这不就是种树的看不上当官的嘛,庄子的思想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唯有圣人胜任,换做我等俗人自然是要风风光光谋生来得实际。
(二)职业地位皆是浮云,活出人生态度才最重要
说来也奇怪,庄子连生活都无法自给自足,为啥还那么坚持呢?显然这就是他独特个性,在他的眼里,平凡人追求的一切,都是他不在乎的。他能气定神闲地拒绝楚国的邀请,那边也能拒绝魏国国君要他做宰相的想法,你看庄子是多么有魅力,谁都想请他做大官。
彼时魏国的宰相是他的好朋友惠子,当惠子知道国君的想法后,很是不甘心。当庄子远道前来探望他时,他居然决定派人把庄子抓起来。对朋友此举,庄子非但没有生气,还给惠子讲了个故事,把他嘲讽了一顿。在故事里,他把惠子比作专吃死老鼠的老鹰,而他就是那个“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凤凰啊!你看,庄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充满着大智慧,却又不食人间烟火,他不稀罕宰相职位,这不就是他的人生态度嘛!
(三)那么一个种树的人,为什么如此有学问?
庄子是一个种树的人,这种树我小时候也见过,就是那种能割漆的树,而且漆只能在草木非常茂盛的夏天才能割。我想庄子宁愿种树,也不做宰相,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时间读尽天下书。所以种树只是个幌子,读书才是他真正的追求。别看庄子穷,那是因为他自己赚得少,且把那可怜巴巴的钱经常挪来买书,这实在令人佩服。
你看,庄子和别人说话,动不动就是讲故事的,而且故事都意有所指,简直张口就来,你能想象这得多大的阅读积累及信息存量呀!庄子的伟大也许就在于此,穷尽一生追求真理,一心只读圣贤书,目标明确,专心致志,故其思想智慧能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