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测序原理
2018-10-13 本文已影响122人
tobebettergirl
测序类型
- ROCHE/454 测序
- illnumina 测序
- Pacbio 测序
- nanopore 测序
主流的NGS测序技术:Roche/454 、Illumina/HiSeq 2000 、 Applied Biosystems/SOLID.Illumina 的测序技术
其中* Applied Biosystems/SOLID.Illumina*最为成熟。
目前 基本不用 Roche/454

一、Illumina测序
1:主要流程
- 提取核苷酸
- 质量评估
- 连接接头
- 文库定量
- 将模板链杂交到测序反应面上
- 扩增模板序列
- 线性化
- 固定测序引物
- 边合成边测序
- 碱基判读和分析结果
以HiSeq系列为主。它的机器采用的都是边合成边测序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4个步骤:
-
300bp-800bp长的序列片段,并在这些小片段的两端添加上不同的接头
image.png
-
测序流动槽(flowcell)
image.png
-
桥式PCR扩增与变性

- 测序
添加DNA聚合酶、接头引物和带有碱基特异荧光标记的4中dNTP(如同Sanger测序法)。
dNTP的3’-OH被化学方法所保护,因而每次只能添加一个dNTP,这就确保了在测序过程中,一次只会被添加一个碱基。同时在dNTP被添加到合成链上后,所有未使用的游离dNTP和DNA聚合酶会被洗脱掉。接着,再加入激发荧光所需的缓冲液,用激光激发荧光信号,并有光学设备完成荧光信号的记录,最后利用计算机分析将光学信号转化为测序碱基。
这样荧光信号记录完成后,再加入化学试剂淬灭荧光信号并去除dNTP 3’-OH保护基团,以便能进行下一轮的测序反应。

- 单端Index
-
双端Index
image.png
二、Pacbio测序
零模波导孔(zero-mode waveguides, ZMWs)和荧光标记在核苷酸焦磷酸链上(Phospholinked nucleotides)。


测序原理
- 文库构建是将长片段DNA分子与测序接头连接形成茎环结构
- 加上与接头互补的测序引物及DNA聚合酶分子;上机测序是将构建好的文库复合物放入PacBio RS测序仪上,并载入测序芯片SMRT Cell的纳米孔中,DNA聚合酶分子通过共价结合固定在纳米孔底部,通常一个纳米孔固定一个DNA分子。
- 在SMRT Cell芯片孔中,加入DNA聚合反应所需底物dNTP及缓冲液,4种dNTP带有四色荧光标记基团。
- 根据模板链核苷酸顺序,相应的dNTP进入DNA模板链、引物和聚合酶复合物中发生链延伸反应,同时dNTP荧光信号通过零模波导(zero-mode waveguide,ZMW)检测获得荧光信号图像,经计算分析得到DNA碱基顺序。
三、Nanopore测序
单分子实时测序的新技术

- 解螺旋,将双链DNA解开成单链。
- DNA单链分子通过一个孔道蛋白,孔道中有个充当转换器的蛋白分子。
- DNA单分子停留在孔道中,有一些离子通过带来电流变化,而不同的碱基带来的电流变化是不同的。
- 转化器蛋白分子感受5个碱基的电流变化。
-
根据电流变化的频谱,应用模式识别算法得到碱基序列。
image.png
优点
- 轻便
- 它的读长很长,可以达到30-40万个碱基。
缺点
- 判断碱基的准确性还是比较低
- 数据的产量也比较低
- 试剂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Nanopore 和 PacBio的区别


不同代测序的区别

不同类型测序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