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妈妈跟你玩”,胜过一切玩具
一个偶然的发现,让我惊喜万分。午饭之后照常带娃,坐在爬行垫上,13个月大的宝宝执意要玩我的手机,拿到后便用自己的食指去按开屏键。因为是自己摸索出来的,按一下就可以看到手机亮屏,接着滑动还能看不同的屏保图片,所以小宝宝一拿起手机就爱不释手,甚至拿几个其他的玩具都换不下来。于是,我决定换个方式,拍着双手对宝宝说:“来,放下手机,妈妈跟你玩。”没想到,她瞬间抬头看我,同时放下了手机,并向我伸开双手。
“哇,原来孩子是那样地懂得自己的需要,陪伴比玩具好”,我暗暗地感慨。尽管还不能用言语表达,却能听得懂,因为她有开放而准确的感受,在前语言期尤为丰富而敏感。
感受这份喜悦的同时,想到几个典型的案例:
A是一名六年级的男孩,因为偷窃问题而遭到学校勒令:“必须进行心理咨询,直到不再偷窃方能再进学校”。而父母为此把叮嘱孩子不许再偷窃当成每日必做的事情。然而,孩子告诉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希望是“妈妈不要那么唠叨,爸爸能多陪陪自己,而不是给自己买一堆玩具。”
B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大学生,却唯独面对妈妈时会莫名地心生怒火,而不得不走进咨询室。经过咨询了解到,这个学生自小的记忆就是母亲坐在麻将桌旁边,一旦自己想办法引起妈妈的注意,总会被不耐烦地支开,甚至有一次挨了重重的耳光。
C是一位年近半百的亲子教育工作者,为人温和而善解人意,是别人眼中的知心大姐。在今年的母亲节当天,她一如既往地编辑着祝福短信,准备发送给亲朋好友。蓦然地,她瞥见坐在客厅看电视的母亲而潸然泪下。一直以来,她和妹妹的共同感受都是,记忆中没有妈妈追随的目光,而当下母亲虽在身边却犹如不在。
就像案例中的小孩或成人,我们都渴望父母的陪伴,都希望父母的目光聚焦在我们身上,以此来确定父母对我们的爱。一旦这种被陪伴的渴望和需要被忽视,就会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留下烙印。不管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都可能表现出一些症状,更有甚者会把这份缺失的爱错误地传递给下一代。
也许很少有人会去估量父母的高质量陪伴对于孩子的意义。
相必很多人听说过一个小故事,就是小男孩用自己积攒的零钱,去购买工作忙碌的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来一起吃早餐。如果孩子提出购买你的时间,你还忍心不陪陪他/她吗?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艾瑞克森曾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其中对个人成长特别重要的四大心理素质要在早年(0-12岁)发展出来,包括信任、自主、主动和勤奋。而发展这些品质的关键时期,父母的高质量陪伴就是一种促进发展的绝佳氛围。
所以,只要时间来得及,就多给孩子一些高质量的陪伴,哪怕只是每天半个小时,或者只是每周末三四个小时。相信看到孩子天真而灿烂的笑容,你肯定会觉得一切值得!
(已经在水清心理平台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