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草学习社群

想学习好?仅仅你一个人上课好好听讲,还远远不够!

2018-04-08  本文已影响155人  永不止步的学习家何平

不管你在中国哪一个城市,只要你在工作,不是富二代,对未来有一丁点期望或者恐惧,那你肯定想过这件事情:我要学点什么?

因为你知道,也许哪一天你的工作就会被人工智能瞬间取代,就像银行柜员被柜员机取代,或者其他行业降维打击,就像电台节目被滴滴接单截断。

但你知道吗?即使你选择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即使课上你认认真真,你也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来看看这个故事:

小伟是一个爱学习的企业内训师,因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积极参与授课,学员反应也不错,因此被公司嘉奖外出参加专业课程,《金字塔思维》,企业也期待他学成归来,改善公司沟通交流效率低下的老毛病。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给了培训公司的时老师,时老师当然很支持,而小伟也很努力,准时参加课程,上课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笔记也记得仔仔细细的,作为优秀学员,还被推选为班委,当然课后练习一定也是认认真真完成了的。

看来一切进展顺利,时老师很放心。

不过,隔了2个月,时老师回访小伟时,现在《金字塔思维》推广得如何啦?

小伟说,哈?别提了,现在连自己写邮件,也是用的老方法。而推广到企业这茬,更是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怎么会这样呢?一个有学习能力和想法的人,为什么最后还是患上了“学习时激动,学习完一动不动”的学习常见病呢?

其实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仅仅一人学习,还远远不够,你身边的故人老友足以将你拖下水。

仅仅一次学习,还远远不够,你以往的行为习惯足以将你拉回老路。

仅仅一腔热心,还远远不够,你稀缺的时间资源足以让你寸步难行。

一、单枪匹马,泯然众人

竞越是国内一个值得尊敬的培训公司,创立至今已经21年有余,采用专职老师,引入国外优秀课程,朱力老师真是用心做专业事的培训人。

记得2016年去参加20周年庆典时,人人发了一本活页纪念本,其中一张内页,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竞越的培训落地转化方法论。

其中有一条建议,“派多人参加公开课,以便回去形成变革氛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确实是这样,一个人单枪匹马去上公开课,即使学成,回到企业,很难有能力和权力去改变企业里的惯例。

任何改变都是有成本的,即使一个改变有价值,当下也会付出成本。一个人愿意付出,其他人还不愿意跟你一起玩呢。

一个人,只要他不是老板,几乎没办法号召大家去改变,尤其是学习这种会涉及态度、知识、技能的困难改变。

与此类似,要提到《正面管教》这门家庭教育课程,其对于父母一起报班学习,是欢迎和有优惠的。

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最容易出现各抒己见,因为父母双方家庭背景和自身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而一同上课,就能借由老师引导、氛围和同学感染,求同存异,认同同一套教育理念和方法。比一个人学了,然后再想想法改变其一半的想法,方便多了。

不仅在企业里、家庭里会受到群体影响,身边朋友也会是一种强干扰。

想想每次你想戒烟,是谁又递上了一支烟,说就一支没事儿。想想每次你想减脂,是谁又深夜放毒,或者打电话邀约你,哎呀又开了家日料新店,赶紧去尝尝。

怎么办呢?

1、对于企业,尽量派一定数量、一定话语权的人参与外部培训。

2、而个人学习时,能带上身边人,就带上。

不能带的话,轻者思考如何排除身边人的干扰。

重者换人。感谢过去的陪伴,然后学习古人割席断交。

二、单次事件,而非习惯

你会因为看了一场励志电影,就成为积极主动的人吗?

不能。因为那只是一次事件,而你没有将其融入生活中,成为习惯。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从思想到习惯的路上,是行为。你需要播下行为,不仅仅是一次行为。

那如何让一种新行为生根发芽?

1、先说在企业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要融入制度。这也是竞越所倡导的。

因为制度是一种官方认可和提倡的行为标准与规范。根据制度,员工的行为会受到监督,而且遵守时受到激励,违反时被惩罚。这才能让培训中获得的新方法在极大情况下,被企业相关人看到,学到以至持续做到。

不过可惜的是,制度本身也往往不受重视,挂在墙上,检查时才拿出来,没有专人专业人士负责制度。撰写制度,其实是一项非常考技术的活,不是去网上下一堆剪刀浆糊就行了。同样,还有体系审核员的地位,企业都会选择去认证ISO等标准,但很多时候审核员在企业的地位都极低,仅仅沦为审核时陪同审核员吃好喝好的兼职角色。

你说一个企业的制度都流于形式或者非常浮夸,那一个人的一次外出培训又能多大程度影响到企业?

2、再说个人层面,就是要制定习惯养成表。先将学习所得的知识,转化为一件件每天都能做的小事,然后日日躬行,才能取得成果。

三、缺乏资源,变样惩罚

我们回头看案例,小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参与授课这句,意味着他本身的工作压力就较大。而缺席了1、2天参培,一般公司没叫你补加班就算好的,耽搁工作就自己赶紧补上。这时候,肯定更不会给你减轻工作负担。

你说是不是一种变相惩罚?

即使算不上,也肯定会因为缺少时间复习、内化,极大影响学习效果。更不要说传播给其他人了。

那怎么办呢?

我们一定要首先纠正“学习就是课堂”的错误观念,课堂上只能起到学和极少量的习。而真正能练习到学会,一定在课下。现在很多网课,除了单向的教授之外,还设置微群打卡练习和反馈,就是很好的协助方式。

1、对于企业,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给需要转化课程的员工提供时间资源。

2、对于个人,一定要把课后的复习、练习时间,给计划进去。

今天说了那么多,概括一下,讲的是学习/培训成果转化落地的问题。

同一类的方法,还有培植企业内部教练,设置练习提醒,增加转化激励等,限于篇幅,就改天再跟大家交流啦


你觉得哪一点对学习伤害最大呢?欢迎留言

1、被周遭人干扰

2、没有转为惯例

3、缺乏实践时间

4、其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