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能力不足的表现

我是单位公认的效率特高的人,无论是领导的一个工作思路,还是一项特定的工作任务,我都会在一两天当中形成工作方案或高效率完成;而对很多人来说,一般会需要几天的时间。
每当我听到拖延症一词时,都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拖延?工作早晚要做,为什么不马上就做。完成了眼前的工作,就可以做其他事情或者痛快地玩。有拖延症的人一定是很懒的人!我不喜欢这样的人!
但是,在我做硕士答辩论文时,透彻地体验了拖延症,也彻底成为了拖延症者!我每天都在催自己写论文,但是每天晚上发呆的时间多于动笔的时间,看文献时总犯困。我开始害怕夜幕降临,因为夜晚与写论文之间产生了可恶的条件反射。
后来,我在晚饭后开始看电视剧,想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内心的焦虑,调节一下紧张而烦躁的情绪。但是,又一个现象发生了。我总会对自己说“今天多看几集,放松好了,明天写论文效率一定高”。等明天到了,一样的情形又重演了。
我越来越讨厌拖延的自己,于是把自己放倒在床,苦思冥想:我为什么会成为自己讨厌的拖延症患者了呢?我懒吗?不懒!我能多年坚持学习,工作上从来不拖延,我是一个勤快的人!
我为什么总推迟写论文的时间呢?因为不会写呀!为什么不会写呀?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的储备与积累呀!所以,拖延症不是懒,是能力不足导致的!因为不会,所以才迟迟不行动!因为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方法!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要用行动来解决问题。我开始认真阅读文献,咨询导师,求助周围的伙伴,硕士论文很快就完成了。虽然导师要求反复修改了若干遍,但是效率越来越高了。因为,我不再拖延。

如果你为一件事发生了拖延现象,别焦虑,别急躁,去找能帮助你的人,去看能帮助你的书,去上提升技能的课……总之,找到可以提升能力的途径,慢慢学习,慢慢实践。学着学着,做着做着,你的事情就会慢慢完成,你也会增加一个新本领!
不要再把拖延症看成负面问题,我们要学着感谢拖延症,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让我们在一个新的领域学习与成长!不要再害怕拖延症,只要你愿意改变,通过学习与行动,就可以从拖延症变成行动派!拖延症与行动派就是一件事情的两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