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成长

学习目的,是为了培养『原创』能力【学习成长】

2018-01-06  本文已影响59人  陈耀恩46228005

〈01〉

今天的文章,

是来自于今天早晨的一个小故事。

早上我有录制“祝福晨语”的习惯,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做 - 轻轻放下。

因为内容她很喜欢,所以她特别私密我。

朋友:文章的内容好棒,是你原创的吗?

我: 是的,是我今天自己想的,

因为昨天突然有感而发,睡觉前想到的。

但才发送语音没多久,

我想了一会,

随即补充下一段语音:

『其实也不能说是原创,很多东西可能是因为以前学习过,可能是透过阅读、看过的某个文章或别人说的话语等等,这些种种的记忆碎片,加上生活的碰撞,就产生了自己的感悟』。

才发送完语音没多久,我的头脑又激起了灵感,产生今天的文章。

〈02〉

我发现了:

● 所有的学习就是为了成为我们的『原创』

进一步的说,我觉得学习的目的,除了将内容内化成自己的养分之外,更重要的是:

1.让自己的大脑敏锐, 让任何东西都变成对自己有用的素材。 2.建立一个自己的思考系统, 将素材组合变成自己的原创。

我发现我跟朋友对话时或在写作时,

会比较喜欢用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因为我自己在学习、阅读的时候,会去思考:

● 生活的哪些东西跟这个道理相同?

● 跟以前学过的东西有没有相通的?

● 这个道理我如何运用在自己身上?

这样的思考模式,

让我养成把素材结合的习惯,

同时我对生活也会变得敏锐

在生活中许多突发的小事情,

都有可能激发我的灵感,变成我的素材。

同时形成了我的思考系统

〈03〉

比如:做菜,除了要炒的菜,桌上还有盐、有酱油,有其他调味。

一开始学做菜,可能我们就照着食谱,用食谱上教的方法去做菜。

但熟练习惯后,我们开始去思考新的花样,于是翻找及试着添加其他调味看看味道。

这时候我们就会『敏锐』地知道,

要用什么调味以及调味的用量,甚至去思考哪些可以成为配料。

接着,我们开始加不同的食材进去,结合碰撞,产生了新的菜色。

当别人一吃,发现你煮的菜特别好吃,于是误打误撞就成为你的『私房料理』。

如法炮制,最后可能每道菜都有了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做菜系统

于是别人就建议你开饭馆,让更多人享受你的厨艺、美食。

又比如:

罗辑思维,罗振宇先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天南地北,什么话题都能聊。

他自己就在节目中说,自己不过是大家身边的读书人。

透过大量的阅读,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出来,

只是时间久了,有了自己的系统,

在吸收能力上面、统整能力上面比别人快。

而现在,他做出了许多的创举,

建立了自己的“饭馆”—【得到】。

〈04〉

从罗大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素材都是一样的,

大家都不是原创,都是学习得来。

但透过他门的思维逻辑、排列整理,

最后成了他们的『原创』。

● 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当我们知道了学习的目的,我们就可以知道,

在学习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吸收,而是慢慢地,

尝试带着问题、思考的角度去阅读学习。

如此以来,才能培养自己的敏锐度及建立自己的系统。

以及把素材结合整理起来的『原创』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