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狂想曲
刚才在看到朋友在看电影《来电狂想》,突然有一个小的想法。
电影开场第一幕,路上行人,地铁乘客,餐桌旁的客人,紧握手中的手机,他们打着电话,发着微信,看着小视频……他们或开心,或忧愁,或发呆……竟组成了一个人生百态。
这不是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瞬间吗?我们每天置身于其中,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
创造这些内容的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我想,他们也在人群中,他跟我们一样,行走于人世间,经历着平凡人应该经历的一切。
那他们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呢?凭什么是他创作这个故事?
我想,他们除了要经历平凡人所经历的生活,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可能是一个观察者、记录者、思考者。
他们有着明锐的感知能力,外人看来很普通的一件事情,在他们那里却可以抽丝剥茧成情感、故事和人生哲理。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手机,他们看到了,他们知道了,感悟到了,开始想记录下来,最后将自己的感触融入这些内容。
我们称之为“灵感”的东西是什么呢?
“灵感“这个东西似乎是很玄的东西,藏身于有才之士的脑中。
灵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她好像一个喜欢躲在门后捉迷藏的小顽童,门的密码是她随心而定的,有时铺开准备创作时,却看不到她的身影,在书桌前如坐针毡。
所以,很多人开始陷入了寻找灵感的的苦路。听说很多艺术家甚至通过吸毒去寻找灵感,幻想可以给予他一些不同的视角,只可惜是饮鸩止渴。
原因很简单,他们将的幻想或者内心创伤开发给世人欣赏,但这种灵感是不可持续的,需要牺牲是更多的金钱和健康。可能会短暂的获取他人的赞赏,但无论是人际关系环境还是自身的健康状况的恶化,都会导致创作环境越来越不稳定,最终影响内容创作的稳定性。
灵感之门的密码在哪?
灵感在我们脑中只是结果,而不是起点。起点应该来源于平凡的生活。
我们生活着,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创作着……
生活永远不会停止,可以停止永远的是我们自己的观察。
灵感的钥匙就游离在生活的细丝末节中,她早已将人心洞察的足够透彻,只有用心去感知或者观察的人才能短暂的得到她。
我们需要做什么?
永远不要放弃观察和思考,观察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形成自己的视角积累,也可以说是库存。
观察我们的用户会为什么而动容,我们是否有这些内容,我们从哪里获取这些资源?
过年的时候,家和亲情永远是主题,京东以快递员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过年状态,我们开始知道他们,并愿意理解和体谅这些社会贡献者。
路遥为了写《平凡的世界》中少平在煤矿中的生活状态,还亲自下煤矿去体会他们的生活。
所以,只要生活不停止,我们的灵感永远不会枯竭。
生活跟我们是什么关系?
我们不是被生活追着跑,我们只是置身其中,我们热爱生活,我们感知生活,我们只是说了一些看到的,我们或许要取悦自己的粉丝,但前提我们先取悦了自己的。
迫于压力的坚持再有意义也是痛苦的,只有热爱不需要花心思找那么多理由。
夜晚不是内容创作的专用时段,只是一个高峰期。
一天过去了,眼前可以看到的情景渐渐减少,我们开始反思和感悟,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
创作真像编织毛衣,取材于生活,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编辑一件件美丽的毛衣。
创作者为什么更需要纯粹?
太多应酬都是封闭的环境,说白了,跟生活越来越脱轨,视角渐渐局限于少数的人和事,观察的内容也越来越有局限性。
创作者首先要纯粹的自己,足够自知,秉持正念,悉心观察,不被猪油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