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减料&边写边投:我是怎样完成博士论文的(一)
作者:老踏
图文排版:西十二
注:原文写于2011年7月30日,标题为“学位论文写作的闲语碎谈:6个星期过去了噢。
【老踏编者按】
我知道,每个希望获得博士学位的人,都为此付出了代价。比如我当年,写作过程持续了9个月,期间:女儿从16个月那么大,茁壮成长到了两周岁;承担一年55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迎来和送走了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导师那边还有纷至沓来的各色科研工作任务。当我这么说的时候,你一定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对吗?
还记得你写作博士论文时的经历吗?是不是也一样苦不堪言却又斗志昂扬?与此相关,都发生了哪些好玩的和不好玩的事情?欢迎把你的经历写出来,给我们投稿,投稿信箱为tarenerxing@163.com。原创首发文章一经录用,我们会给作者奉上稿酬哦。
6月20日正式开始投入到学位论文的写作之中,走走停停,一转眼,6个星期过去了。没有更多的时间把个中感受评说分明,胡乱写上几句吧。
从论文的整体进展来看,就在刚才,5分钟前吧,论文绪论和第一章的初稿,算是成型了。绪论1.6万字,第一章4.8万字。应该是要写6章的,这个大的框架,起码在二级目录下,应该不会有什么出入。
绪论和第一章的份量,应该至少占到论文的五分之一吧。绪论要比开题时的架构偷工减料了,原因之一是懒,之二是难。懒不必说了,这个难,难在文献综述比较麻烦,核心概念界定就更是繁琐。于是,当我发现我用了整整2个星期的时间却连个绪论都摆不平的时候,就毅然决然地偷工减料了——我把原定的需要界定的核心概念由四个变成了一个。
这样做的考虑是:每个概念都很复杂,想把它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楚是颇费笔墨的事情,而不说清楚这个,我就没有办法给出我所使用的每个概念的边界。当我把4个概念中的第一个界定清楚之后发现,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我这绪论没有3万字是打死也拿下不来的。这样就头重脚轻了。而且,只有我已经界定好的这个概念算是最重要的、总括性的概念,其余那3个概念放在具体章节的展开时再去界定也不碍事。
于是在偷工减料的前提下,我用了3周的时间,完成了绪论。说来汗颜,在开题报告和一篇强烈相关的已经发表了的论文的支撑下,我写这个绪论居然会用掉3周,有些鄙视自己了……
之后的3周,第一章弄出来了。这3周的效率要明显高于绪论那3周,一个是写着写着就有点上手了,找到点写作的感觉了;另外的原因是这3周自己也比较踏实,每天都写作4个小时(除了周六周日)以上,而且少了写绪论时的畏难情绪和浮躁心理。此外,还有三篇已经发表的论文可以支撑这一章的内容写作,其中有一篇民族主义的论文几乎直接就等同于这一章的第三节了,因此快了好多。
从这6个星期的时间分配和工作效果来看,头2周其实基本是等于白玩了,说是写绪论,结果等于光整理文献资料了。其实等到后来,特别是最近的2周我才深刻体会到,手里的文献似乎让你以为足以支撑你的写作了,可那只是一个心理上的安慰,是假象。事实上,只有在你脚踏实地、一个段落一个段落推进时,你才真正知道什么文献是“有效”的。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更好的方式是写到哪儿被憋住了,再去针对写作遇到的细节问题去检索文献。这样省时省力,而且可以直接命中要害。
记得磊磊同学说过,国内一流学者抄国外一流学者的,二流学者抄一流学者的。在写完了绪论和第一章之后,回想自己为写作而疯狂阅读文献的每个瞬间,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同感。对于我从事的这个学科而言,西方学者的确是走在了遥不可及的前方,于是,跟随成为一种宿命。鉴于我的英语水准没比我一岁半的女儿好多少,所以我最登峰造极的追求,是成为国内二流学者。
身体状况还算可以为继吧,睡眠质量一直低下,应该是写作的压力导致的;两周之前,腰开始隐隐作痛,挺直时没问题,弯下时酸痛。静水幽兰分析说我腰间盘突出(汗……),我宁愿相信自己只是抱女儿时不小心闪一下了腰。期待好转。还是应该想办法给自己减负才好,别把写作中遇到的麻烦迁移到自己的睡梦中、腰椎里。
本来这个论文是打算写出点成型的东西就直接投稿的,这样做的好处是:
可以通过刊发期刊的级别来大致衡量自己论文的质量;
可以变相让编辑和匿名评审专家帮忙修稿;
可以为自己在最短时间里积累下更多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但现在自己申请的教育部课题和自治区课题都还没出结果,所以只好先忍一下,最晚等到10月下旬吧,无论怎样都必须投稿出去了。
计划永远比现实的执行来得超前,以至于我一度认为,计划不是用来被执行的,而是用来被破坏的。总以为自己可以做得很快,可事实证明,我一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或者是一再低估了这篇论文的复杂性。别太逼迫自己。
就想到了这么多,睡觉去。
未完待续
老踏发起了“我是行动派:99天科研写作嗨起来!”每日打卡活动,欢迎你的加入!
现在,只要点击下方的小程序二维码,即可参加本次科研写作打卡活动!
还等什么!
我是一个行动派!
九十九天科研写作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