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

2019-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耳双生

文:耳双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而来的习惯,有些是行为上的,有的是思维上的。

惯性一旦养成,要去打破它,是很困难的。

比如让一个右手吃饭的人改用左手,你可以代入这个场景试试,如果是你,会有多少难受?

如没有外力的加施,要改变惯性就更加的困难。

刚刚举的例子,还不过是肉体行为上的,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得到、体会得出。可往往,思维上的惯性,就非常的隐蔽了。

比如,我们习惯认为一个小孩子在大庭广众大声哭闹是熊孩子的表现,内心里自然而然出现厌恶的情绪。

大部分时候也许是对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孩子身体的确不舒服或者受到了极大的委屈等等,他只有用哭闹来表达情绪和引起注意。

今天,并不是要去讨论孩子的各种情况分析。而是想指出,这样一种“哭闹就是熊孩子”的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就很可能在无意识间做出与事实相悖的判断。

但往往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意识问题。

回到具体的问题来看,假如,你是一个类似职业经理人这样的角色长达十多年,你会有怎样的工作上的惯性呢?

你是不是面对上级和老板提出的关于公司出现的问题,会习惯性用最大的诚意和能力,来给予解决方案。直接在老板面前给出你的答案与判断。

因为,老板请你来就是为他解决问题的嘛!

但如果你今天是创业者,假如你是一个品牌顾问,你的客户提出问题,你又会怎样对待?

你一定不会直接给答案,你一定是盘算这个客户的问题值多少钱,我能用什么方式既让他知道我有答案,又知道这个答案是有代价和商业付出的。

这就是身份不同的各自不同的工作习惯做法。

如果创业者与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两者错位,思维习惯的不同,你可以想见是会有多么大的不同。

但问题是,很多人并不自知。

比如一个职业经理人转行干老板,极有可能以往的惯性思维,会让他在商海里难以挣到生活费。

因为习惯思维告诉他,对面的老板是需要我解决问题的,他可能说着说着就无意识的丢出了答案。而答案,往往都是一点就破的。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常年做老板的人,去给人打工,也是一样。他也许在不知不觉中,给人感觉不做事情,总是绕弯甩锅等等。

这就是思维上惯性导致的分别。

常听人说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倒不如换个说法,不同的路需要匹配不同的思路,出路决定思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