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

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17人  0769c2e4fc0b

不记得是谁说过,唯有苦难才会令人印象深刻。但事实好像的确如此。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去思考,一步又一步地去接近,一点又一点地去挖掘,究竟什么是真相,或者说什么才是真实时,往往是伴随着沉闷与痛苦的。即便里面夹杂着些许的愉悦,那一定也是短暂的。深刻的思想需要苦痛与挣扎来滋养。所以,喜欢想太多的人,大多是不容易快乐的。

旅行回来已有一周,途中积攒的所有情绪和灵感都被一股脑的挤进繁忙的工作中,丝毫没有喘息和舒展的机会。期间拍摄的几百张图片依旧躺在那里,想要对读者们分享的旅途中的见闻与感悟也被搁置起来,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下笔契机。深知这种状态下强求着去做某些事会是徒劳,索性作罢,只当是一种等待。待时机成熟时酿造,方能得一坛醇香的好酒。也就多了些许的耐心。

有了这个心理安慰,我便轻松些。于是趁着闲暇之际,便看了很久之前就想看的《十三邀》。任何事情发生的时机都不是偶然的,它一定会有一个前期的积累,到达一定值之后,才会被触发。所以,《十三邀》在这个时候进入我的视线,里面是有一些我想要去找寻的东西在吸引着我的。它或许是一段经历,或许是一个真相,或许是一股力量,更或许是一种宣泄。这最终都取决于一点——内心究竟想要探索的是什么?

这档节目由腾讯与单向空间联合出品,每一季邀请13位嘉宾,接受访谈者许知远的采访。没有固定的问题,但多围绕一些深刻的精神内核。这一点,从许知远自述的一段话中,或许能够略知一二。

“我是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

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

我还开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

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

我也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新的动力,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

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再次印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看这档节目之前,对许知远这个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他的“单向空间”。记得当时逛书店,对他家的书签印象很深。每把尺子,上面都刻着简短的一句话。并非全是名言,但都牵动着思索的神经。我喜欢这种浅浅地被牵引着的感觉,像是一种指引,但又不过分的参与。我想象着这家店的主人会是一个素简的人,对生活有着某种倔强的坚持,他与众不同。

但当我初在节目中见到许知远时,着实吃了一惊。一头半长的卷发,毛糙的顶在头上;凹凸不平的面部残留着青春时代的印记;衬衣皱皱巴巴的落在牛仔裤外面;穿一双人字拖,走路晃晃悠悠,给人一种快要跌倒的错觉;谈论女人时丝毫不掩饰的欲望甚至让我觉得有些猥琐。但在那副眼镜下,无法掩藏着的是他的忧愁,傲慢的气质,以及些许愤慨。这样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带着一本书。仿佛想要拼命从里面寻找出什么答案。

浓烈的疏离感。他浑身上下撒发着一种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气息,但又挣扎着去探索和融入。就是在这样一个被大众评价为撒发着知识分子酸臭味的人身上,我居然看到一种精神,说是坚持,倒不如说是不屈。但是没有人压迫他,压迫他的不过是他自己对这个时代精神内核的探索。那种矛盾丛生的探索。

我承认我被他的这种分裂的,奇怪的气质吸引。所以,与其说我是去看那些名人接受采访,倒不如说我是为了去看许知远如何带着他的偏见与这些名人“针锋相对”,思维需要不停地被打破,而我期待这种爆炸。于是我看到的是一场场不同思维的对垒,碰撞出的火花,精彩纷呈。

许知远

第一季的十三期看下来,感触最深的,是无论何人都会有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充斥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总是对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的人生轨迹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兴趣非凡。于是我们不停地问自己,问别人,想要从中寻得一知半解的经验,以求得通向成功的捷径。我们努力地去感知那些人的焦虑,那些时代的焦虑。可到头来却发现,任何人的经历都不可能被复制。焦虑一直存在,它无法避免。

静下心来去思考,不难发现,当下的时代是在贩卖焦虑的。各种各样的讯息连番轰炸,一些很小的事情就能轻而易举的刺激我们的焦虑情绪。接着付费课程,速成班等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展露头角,让人们迅速投身其中。好像生活一下充实了起来,好像是在不停追赶着时代的脚步了。可最后呢?等待着人们的依旧是焦虑。为什么会这样?这个问题真的就没有解了吗?


许知远对话罗振宇

许知远对话罗振宇

当一个商业弄潮儿遇上“唱挽歌”的知识分子,真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罗胖有着当今时代一个商人应有的精明,他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长期高强度高节奏的生活与工作,让他看似憨厚的外表下掩藏着一股锋芒,过不了几招便显露无疑,他是强势的;

而许知远,则是一个想要慢下来去追寻生活本质与人类精神内核的文化人。看似颓唐的外表下,却有一颗炙热的想要探索时代的心脏,他是清傲的。

两人皆有着对自我的强烈认同。所以他们一上来就是剑拔弩张的,原谅我用一个俗气的比喻,即两只斗鸡未比试先炸毛,火药味十足的那种。他们是带着各自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去说服对方的,可后来却发现,谁也做不到。于是场面更精彩了,几番对峙过后,便双双拿出一种能包容彼此的,所谓的“大度”,来勉强维持一种风度。

其实我内心深处是站在许知远这边的。他一面知道现在文化快餐式是有可取之处的,利用好这一点甚至能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但在骨子里,对于这种碎片式的投喂,娱乐大众的方式,他又是嗤之以鼻的。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他坐在一堆年轻人当中,很努力的去了解他们口中的Papi酱,Bigbang,《奇葩说》。但最终却在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后,倔强的放了一首马克.布莱德肖的《夜莺之歌》。我被这鲜明的对比逗笑了,许知远是那样笨拙却又那样真实。

相比这种笨拙,罗振宇要圆滑的太多。我一面厌烦他的这种面面俱到,咄咄逼人;一面又佩服他的坦诚和自信。但即便是这样一个人,也依然会有他的焦虑。原话是这样的:“实际上,人其实都是在一个非舒适区的,舒适区是待不住人的,他一定会活的极其灰败。那这个非舒适区对于我来说,是是否要坚持下去做这件事。”这就不难理解了,一直处在非舒适区这件事,本来就是会不停的带来焦虑的。在罗胖这里,焦虑是伴随着不断地追求目标而产生的。只是商业的目标,也是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目标永远没有终极。所以,这也是罗胖解决焦虑的方式——将自己放在会产生焦虑的非舒适区内。

这场对峙的最终是没有输赢的。因为在当下的时代,许知远和罗振宇这两类人是缺一不可的。这是一种互相牵制又互利共存的状态,到头来我们会发现,生活处处都在博弈,是动态平衡的。

许知远对话张楚

许知远对话张楚

这场对话相较上面那场,要令人舒服许多。因为在某些方面,这两个人是有相似性的。其中明显的一点就是追求对于内心的探索。但张楚,让我有些意外。他的天马行空,他的诗意,让他在这个年纪依旧保有一份孩童般的纯粹。这点我想即便许知远能够理解,恐怕也是很难触及的了。

张楚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热爱抽象思维。他的身上有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奇妙融合。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他习惯于用逻辑来做推演,却又被感性驱使,让他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用许知远的话来说就是:他既有孩子的诗意,又有对于知识的追求。

张楚身上的焦虑,在我理解看来,是一种历经世事后的隐藏起来的无力吧。从曾经不愿向主流音乐妥协,想让个人有更多个人的状态,到明白社会宏大,自己渺小的状态。里面的过程可能有多释放就有多苍白无力吧。而他应对焦虑的方式,就是让内心回家。

他说自己很欣赏鲍勃.迪伦。“一个人能这么个性地说,我是怎么来的,就给你看是怎么来的。尊重这个东西,其实才是知识分子的本身。而不是说渲染,把自己夸大,或者说跟什么对立。”我想我能明白那种感受,就是一个人能够不断的向内找寻的时候,才是他真正意义上开始成长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寻求外力的肯定,那么这个人是会缺乏安全感的,焦虑也就会随之而来。

这让我想起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提到的一点,即中国人普遍是缺乏安全感的,会对房子有特别的需求。好像有了房子才会有家,才会安稳。所以很多人会被捆绑在一个职业上,或者是房子、车子等社会标准上。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还是因为没有建立一个自己。

谈话的结尾,是张楚的见面会。现场一有个男孩问他:“你觉得这个时代还会好吗?”他是这样回答的:“这个问题太大了,但我提供的答案,是如果你的朋友明天会更好,这个世界就会好。”我不喜欢这个问题,也同样不喜欢这个答案。我只是在想,如果我们换个问题去思考,一切会不会变得不一样?比如“这个世界难道不好吗?”

许知远对话俞飞鸿

许知远对话俞飞鸿

起初对这一期是没有太大期待的,以为就是一个男人对于一个自己理想女神的采访,然而这是我的偏见。俞飞鸿身上有种气质,是大多数人都会被吸引的。

访谈的一开始,许知远对俞飞鸿说自己要向她坦白一件事。我注意到俞飞鸿说出“啊,什么事?”时的眼神,镜头定格在她的脸上。那双眼睛里,没有期待,没有意外,只有一丝玩味。我试图在那神情里找出别的情感,发现找不到。有的只是一种超然的平静。我好奇极了,这个女人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才能让她周身散发着这样一股清冷疏离的气质?

她想要自由。从小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的家庭里,让她一度连愤怒都不知如何表达,她是压抑的。于是即便从杭州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她也不觉得是自由的。她需要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去表达自我的情感,她要各种各样的尝试。年少时的那种来自原生家庭的束缚,更加激发了她想要冲破这一切的信念,她是野性的,力量十足的。

这样的一个女人,有着温柔平静的外表,但骨子里却是强势的。柔中带刚,这便是了。许知远在她面前是紧张的,他尽可能的想要保持一种风度,但又掩藏不住那种想要挖掘她内心真实想法的欲望,一个充满渴求的男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是疯狂的。他试图剥开俞飞鸿“冷静”,“沉稳”,“秩序”的外表。最终却只得到俞飞鸿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我不愿把情感啊,责任啊,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我觉得那样会很累;人生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正因为这样,人们才会去找一些事情做,来让自己觉得人生有意义。当然我这么说,也未必就是正确的。”

的确,生活是不能太哲学的,人们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来支撑,否则肉体的存在会很痛苦。所以,有的时候,肉体是要等待精神归位的。

谈话到这里,许知远承认自己是意外的,但依旧是意犹未尽的。在一个声称自己没有什么期待的,感谢上帝赐予平庸的女人面前,他无法再深入下去了。留下的只有一句:“你现在越来越艳丽了。”

俞飞鸿说她自己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焦虑了,任何事都能坦然的去面对。但是真的没有了吗?我想起了罗曼.罗兰说过的一句话“看透生活的本质,但依然会选择热爱它。”会不会“看透”也是一种焦虑呢?而这个“看透”真的“透”吗?还是只是基于某个层面的自欺欺人呢?

许知远对话蔡澜

许知远对话蔡澜

许知远这个人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能一眼看到问题很深层次的那一面。这里之所以用“深层次”来形容,而非“本质”,是因为“本质”有点最值的感觉,而“深层次”是一个范围。他总是对触碰这个“深层次”着迷,这也是他背上包袱的来源。和许知远谈话,有时是会很难受的,人们在被触碰到真实的但是想要回避那一面的时候,是会变得抵触,甚至愤怒的。这一点,在和蔡澜的对话中,彰显的淋漓尽致。

访谈开始前,许知远说他总是期望摆脱任何束缚,或者说一种充分的自由。为了接近这种期望,他去香港找一个人——蔡澜。这个在他视野中,当下时代最会享受生活的人。试图从对方身上找寻一些蛛丝马迹。看到这里,我想起曾经不知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你是自由的,那是你迷失的原因。”不禁地,就来了兴致。

这个曾经与倪匡、黄沾、金庸并称为香江四大才子的蔡澜,在银屏里已是一个面容和善,头发花白,笑呵呵的老者。他总是眯起一条眼睛,好像里面只装笑容。我知道这样的人一定不简单,能够经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是需要阅历和底气的。他是真的快乐,还是一种伪装的假象,或者说这是他避世的方式?

许知远很巧妙的把话题由吃展开,说食物的背后其实和社会心理,政治结构都是有关系的。我突然就觉得那些食物都不好吃了,但不可否认,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中国人对于一日三餐是很讲究的,买菜做饭,有时候甚至是很有仪式感的。为什么我们会在吃上如此大费周章,因为中国人普遍生活的是很压抑的,用许知远的话来说就是“从来不真正的尊重自由”。所以,吃就成为了一种情绪的释放,一种情感的宣泄,一种享乐的独特表达。

可“享乐”究竟是对现实的反抗,还是对现实的逃避呢?或许这要取决于我们怎么去想了。蔡澜说:“要从别人所创造的‘牢笼’中跳出来,关注自我本身,而非他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话题一旦深入,问题便会接踵而至。许知远不是一个会点到即止的人,他想要的是深一点,再深一点。他追问蔡澜的过去,试图激发对方说出自己最痛苦的时光,甚至还建议让老先生把这些痛苦写出来,以期能够帮助下一代。他竟是有这么深切的担忧。于是他继续问,“读圣贤书所为何事?”看得出,这是他思考多次的问题。他期望能与蔡澜深入地聊一聊,但蔡澜只说了四个字“吃吃喝喝”。我看到许知远脸上闪过的那一抹失望。那是一种自我的认真被敷衍了的无奈。可也正是这四个字,我看到了蔡澜应对焦虑的方式:看穿,但不说穿。

这位老人家是明白的,他的过往,那些浮华背后,早已在其日后的模样中留下了特有的印记:不快乐的事不去做,想不通的事不去想,专注当下。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印记都是不同的。它可以是一种性格,一种思维,一种处世态度等等,它可以是任何一种形式。而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对焦虑的方式。

许知远对话姜文

许知远对话姜文

姜文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导演里我最喜欢的了。毕竟能在这个烂片丛生的电影圈中拍出来一些有意思,有深度,能启发人们思考的作品,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但是起初我关注到他,并对他产生好感并非是从他自导的电影开始,而是那部《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个并不怎么起眼的作家。可就是这样一个被大多数人吐槽的并不看好的角色,却让我看到了姜文身上的那股魅力。如果说一个好的演员是让人看不出表演的痕迹,那么姜文就是把自己身上的特质与角色融合在了一起。所以,我清楚地知道,我被这个角色吸引,实质上也是被他这个人身上所具有的魅力所吸引。

访谈的一开始,许知远在姜文面前提起大众对姜文的一个认知,就是觉得他是一个蹦出来的人。可话音还没收,姜文就直接回了一句:“多么大的误解啊。”然后他谈到了自己最喜欢,也觉得最恐怖的电影《禁闭岛》。莱昂纳多饰演的警察到一个荒岛的精神病院去调查案件,但到最后会发现,他才是那个案件的根本,他才是那个要被抓的精神病患者。

姜文认为“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上的。”他说经常看到别人对他影片的过分解读,自己都觉得惊讶“啊?是这样吗?还能想成这样?”在我理解看来,其实人们的认知都是经过自我加工,带有主观色彩的。他的电影被过度解读,也正是因为人们是站在自我认知的层面去分析的,而非站在姜文的层面。当然,也没法儿站在姜文的层面。个体的不同本来就导致我们每个人看到的和理解的是不同的。就好比我们看到的历史是严肃的,不可亵渎的。但姜文看到的就是戏谑的,诙谐的,这就是差异。

姜文的片子里,历史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但历史只是一个可以借助的东西,真正表达的并非历史本身,而是他自己。他把对于生活的理解,感悟放在其中,让观众自己去思考,这是我认为很厉害的一点。就是他不会给你一个特定的答案,甚至他的电影本身也只是一个牵引,他是边思考边拍,观众是边看边思考,可以复杂,可以简单,全看个人。他的电影,追求的是主观的真实。

许知远访谈姜文,是没有什么节奏可言的。即便是想,姜文跳脱的思维和观点也没办法配合,这并非故意,而是姜文本身就那样。这是很精彩的一点。许知远问他有没有担心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会失控。“失控,怕什么啊?能失控到哪儿去啊?”那一瞬间,他两都笑了。我喜欢姜文的这种强大,有种混迹江湖的大侠的味道。

可这样的大侠,他的焦虑是什么呢?姜文曾经说过他的电影核心是“人”。也能看得出他在挖掘人性上那种力量。但这样一个人却说自己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在和别人沟通时,也会有不自信的时候。后来他们聊到荷尔蒙失去后的影响,姜文说可能再老一点他就糊涂了,但糊涂了也好,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哪儿。访谈的最后,他说自己以后有三件想做的事:写自传体小说,做一首曲子,画自己能看到的东西。

看到这里,我在想,姜文到底给我一种什么感觉?大概就是糙的很精致,强势的很温柔,洒脱的很认真,热血而真实吧,总之很喜欢就是了。


访谈还在继续。许知远依旧带着他的忧愁,他的偏见,去碰撞。对于我而言,这无疑是一档很有营养的节目。因为它带给我的思考是爆炸式的,充分调动着我的神经。以致于今天的这篇文章写出来的可能只是我思考的一少部分,剩下的那些或许是难以表述,又或许是理解的不够深入吧。但只要不停的思考下去就好。

看过这几段访谈,再回到标题。如果此时有人问我当下这个时代我们面对焦虑该何去何从时,那么我的答案:不妨从不去避免焦虑开始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