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钗平下反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有这么一处细节:当宝钗听到她的姨妈王夫人屋里的丫头金钏儿跳井死了之后,就来到王夫人屋里劝慰王夫人不要伤心,并且说金钏儿是个糊涂人,不为可惜,让王夫人多给她几俩银子就行,最后自己还拿了两套衣服给送了过去。
因此读到这一处宝钗就被读者们讨伐了起来,大骂薛宝钗冷血无情,即便是个丫头也是一条生命,怎么说得如此轻巧?简直就是没把丫头的生命当作生命嘛,所以宝钗就背上了冷血无情的骂名。
然而,我们在指责宝钗时有没有想过,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呢?其实在我看来,这里面宝钗并不是冷血无情,而恰恰是体现出她的智慧和境界之高。
为宝钗平下反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虽然王夫人是宝钗的姨妈,但是更多时候宝钗是和姐妹们以及宝玉待在一起的,毕竟年轻人和年轻人待在一起才好玩,才有更多话说。所以她去王夫人处也许并不多,就算去了几次,那也只不过和金钏儿见过几面,仅此而已。而且有的时候王夫人可能以要说说知心话为由只和宝钗和薛姨妈单独待在一块。况且金钏儿又是个丫头,彼此肯定没有多少的交流。那么两人肯定也不会有多少的感情。不像袭人,起码袭人是和金钏儿从小一起长大的,共同生活了十几年,况且按照鸳鸯说的“从小什么话不说,从小什么事不做”那这两人肯定是有一定的感情的。那么,你让一个人为了一个和她只是见过几面但并没有多少感情的人而伤心的话,是不是显得很奇怪?就好像你和你的好朋友的朋友见过几面,但没有过多的来往以及交谈,然后你听到她死了,难道你会伤心吗?顶多也就是稍微叹气几声,仅此而已。
好,那么我们再从第二个方面来讲,就是宝钗所说的话。在我看来,宝钗所说的话并非没有道理。金钏儿最多也就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正处于青春活泼之时,但是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恪守封建礼教,对于下人们的束缚会严格一些,这并不奇怪。那么王夫人把她撵走后,她虽说失去了工作,但也恢复了自由身,又处于青春年少之时,想要去各处逛逛并不奇怪,就是失了脚不小心掉了进去虽说是不应该犯的错误,然而也正常,就好像有些人不小心摔倒一样,只是金钏儿摔的性质严重了一些。再者,按照薛宝钗来讲是个糊涂人的话,金钏儿也的确是糊涂了一些,她完全可以在这件事情发生过后托自己的妹妹玉钏儿或者她的母亲跟王夫人说说,那么王夫人那时是在一时气头上,但过后的话王夫人的气也就渐渐消了,虽然听到求情可能不完全相信,但也可能会给金钏儿进来一个解释清楚的机会。
还有,金钏儿自己都说了跟了王夫人十几年。那么虽说是主仆,但彼此肯定也是有感情的,金钏儿完全可以想到王夫人当时是一时冲动,但是气消过后会念及旧情重新叫自己上任,那么等到自己上任后再跟王夫人解释清楚并把宝玉叫来对症,也是完全没问题的。但金钏儿太急了,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就投井死了。从这点来讲,也的确是糊涂了一些。虽然宝钗讲得不完全对,但并不完全是错的。
至于劝王夫人的话,首先上面也提到了,王夫人是她的姨妈,而金钏儿是她姨妈的仆人。那论起亲近关系来肯定是姨妈亲呀,第一时间肯定是要制止住姨妈的伤心。难道非要让宝钗去指责姨妈不该这么做害死金钏儿吗?这首先就是无礼,对长辈不尊重的一种表现,其次王夫人在这件事情上固然要付一定的责任,但金钏儿,宝玉也要负一些责任,并不完全是王夫人的责任。换句话讲,难道非要宝钗跟王夫人一起伤心,一起流泪大家才会表扬宝钗有同情心吗?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宝钗如果这么做只会加重王夫人的伤心以及罪恶感。所以宝钗这么做并没有错,她的出发点并没有任何问题。何况人已经死了,再怎么着也不能让人起死回生。所以宝钗这么做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且指责宝钗的那些人怎么不想想宝钗还送了两套衣服过去,换作是你,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所以,宝钗不是冷血无情,而是大智慧的一种体现,这一点大家要清楚。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