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篇:救赎与重生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第一次看到是在老师给西部孩子捐书时看到的,第二次是在微信读书里看到的,看到火烧云的天,孤立在风中的风筝着实吸引着我,便买来了。第三次,则是春节串门儿,我哥推荐给我的,真是幸运他正好有这本书,我便借来看了。由此看来,我跟这本书的缘分还真是奇妙。
书中全篇是以罪恶的救赎为主的,阿米尔因童年对好朋友哈桑的背叛,而不断的撒谎,不断的躲避,内心也不断的愧疚着。伴随着感动,无奈,后悔,愧疚贯穿全文。
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想这一句话早已是令人对这本书印象极深的一句话了,哈桑是主人公阿米尔的仆人,更是童年时要好的玩伴,可阿米尔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时常以戏虐哈桑为趣,他曾想让哈桑用吃泥巴为代价还发誓对自己的忠诚,他曾用哈桑不懂的字眼来嘲弄哈桑的无知,他曾目睹哈桑遭受阿塞夫的虐待而不闻不问。年幼的阿米尔从未站在哈桑的角度思考过,他有犹豫有后悔,可他却从未真正坦白这一切,那是因为他有个想法在他的心里,这想法远远要比哈桑重要,那便是父亲的肯定,父亲对自己的冷漠致使阿米尔越发的渴望父爱,他怕将阿塞夫的所作所为告诉父亲,父亲便会对他更加的鄙视,认为他是一个为了风筝而背叛朋友的人。因为胆怯,害怕,自那以后便对哈桑冷言相向,阿米尔内心的强烈感觉是哈桑已经知道自己的逃避了,可正是哈桑没有反抗的行为更加令自己愧疚不安,加以陷害,将自己的表放入哈桑的房间,进行诬陷...可哈桑竟然承认了...阿里对阿米尔的失望使他带着哈桑离开了阿米尔的家...即便是这样,阿米尔仍旧没有挽回。我想他那是脑海的画面应该持续停留在,哈桑追风筝时说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善良是纯粹的,他从未埋怨过阿米尔的行为,他对他的忠诚一如既往,即便是在N年后的信中也透露着对阿米尔的无限关爱与思念。哈桑时常对自己的儿子讲述自己童年时的回忆,他思念阿米尔,珍重他们的友谊直到永永远远....
《追风筝的人》篇:救赎与重生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哈桑和拉辛汗是自小就对阿米尔能成为作家这件事深信不疑的人,二人应该就是阿米尔在童年时所拥有的两道曙光,可怜的阿米尔甚至就想拉辛汗是自己的父亲,很快他便打消了他这大逆不道的想法。
他父亲曾说:“世间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当你说谎,你就剥夺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权利。”在阿米尔小时候一直对父亲敬而远之,渴望成为他的骄傲,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父亲正是他自己口中所谓的罪人,哈桑是他的亲兄弟!!!可这时候父亲早已去世十五年之久了,他也无法再质问父亲什么了...这可怜并不是每个人的罪都能够得到救赎,父亲便伴随着罪恶离去了。可是阿米尔不同,他渴望弥补他渴望得到救赎,知道拉辛汗告知他哈桑的死讯,他除了震惊的说“不”竟无他言,当要求他去险地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时候,他又习惯性的拒绝,习惯性的躲避,他不想丧失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正如他当年不想丧失父亲的宠爱是一样的,可这次。他做到了,他下定决心去挽救他兄弟的儿子。正如拉辛汗说的那样,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阿米尔不想再痛苦下去了,不想再步父亲的后尘,想要去弥补想要去拯救哈桑的孩子,更是拯救自己。
阿米尔步入了危险的境地,当他找到 索拉博所在的地方塔利班,谁承想,管理塔利班的人,正式童年时欺负哈桑的阿塞夫,如今,仇总要报到阿米尔的头上了,阿米尔被阿塞夫打得皮开肉绽,可他却没有惨叫,只是肆无忌惮的大笑,他开心,他的心病痊愈了,将近二十多年的心病,他只听索拉博苦苦的哀求不要打了,最终,索拉博用弹弓再次将阿米尔从阿塞夫的手中救了出来,正如童年时哈桑用弹弓将阿米尔救出一样,当年独眼龙阿塞夫这个名字竟然在儿子索拉博的身上应验了。阿米尔向索拉博承诺自己不会再将他送孤儿院,可移民规定却不能将索拉博带回美国,可怜的索拉博在浴缸自尽了...庆幸抢救及时。不要轻易的向一个孩子做出自己没有把握完成的承诺。他们纯洁的内心,往往都会当真,并且用百分百的热情去期待着....
为你千千万万遍当这一切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时,阿米尔与索拉博一同放风筝,他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自己所要追寻的“风筝”它可能是梦想,可能是承诺,可能是感情。庆幸的是,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不再迷茫不再徘徊不前。在追的过程中,无需带过多的行李,只要带着一颗心,和看似永远不会耗尽的勇气,足矣。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好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