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需要正本清源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26人  返璞归桢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在此要跟“国学”说声对不起,作为中华儿女,国人却跟您反目成仇,排挤您,鄙视您,此时内心五味杂陈。

最近朋友圈发来两篇文章,都是关于不要学国学,谈国学就色变,什么国学骗子,三字经,弟子规都是肤浅迂腐的过时,内心不惊感叹!

伪国学大师,不提也罢!

对于传言中所说的国学大师,我倒是一个都没听说过,也没见出过什么作品。

而那些散播谣言的人几个弄懂了论语,几个看完过道德经,几个又熟读唐诗三百首呢。这不正是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文中多数还是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我所接触的国学方面出色的那些大师,文字我是有拜读过,他们的博学都彰显在作品中。

傅佩荣:若要探讨国学对人生有何启发,首先要做的是正本清源。  

傅佩荣教授几乎毫无保留地推崇儒家与道家,并努力倡导一种以儒家为主轴的人生观。

这种人生观直接诉诸先秦儒家的思想,并且符合现代人对理性解说的要求;

同时保持开放心态,可以欣赏道家与佛教,以及所有出自真诚心意所建构的哲学与宗教。

这种人生观充满自信却不排除异己,志向高远却不忽略修行,与人为善却不随俗从众。 

南怀瑾: 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

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国学都是不科学,不可学,不可读的吗?

四大文明,唯有中国一直长存,而这些国萃,正是他历史的痕迹。

我对于国学的启蒙基本是在初中,那时候背唐诗三百首,不过还记得也就几首了。

那时候惊艳的是诗中文字的细腻与柔美,博观而气势雄浑。李白,杜甫,都是千古绝唱。至今无人能及。读起来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种享受。

很遗憾,有些人,竟然排斥。不得其解。国学经典比起现代文需要更多的理解和记忆,我想这应该也是他们排斥的原由吧。

对于当经中国人的急功近利,一切都用是否有用,是否短时间就可以看到成果,我觉得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这个悲剧应该不远了。

文中说国学幼儿园很便宜,英语国际的幼儿园很贵,我不惊感叹,中国这100年来的发展,一直提倡学好英文,全民都在学,可是国学的人才培养越来越薄弱,本身就失衡。

想着最近这些年,国外人学功夫,中国都在学跆拳道,国外人学老子,孔子,中国人都放一边。

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国人,却成为世界旅游城市都排斥的中国人。我深深的感到痛惜,我必须承认这个事实。

古云:礼,义,仁,智,信。几个字就把人所要做到的归纳总结!国学何其智慧。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内心深知学好国学的重要性,在学的过程,我不会去跟身边的人争个对错是非,这个都是自己的选择。

我坚信有一天,国学一定会回归,这是必然。

历史的长河,中国人为什么会那么排斥自己的国有文化,就像日本不愿意承认他们曾经的大屠杀,历史要教给人的东西真的很多,如果去接纳,反省,一个民族定立于不倒。

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具有时间性,不用强求,海纳百川,做好自己,影响他人。

                                                                                                  璞桢写于2017年7月2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