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散文读书

回到教育的古典目的

2023-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耕耘三尺有天地

        教育的原始目的和古典目的,就是把培养人作为第一目的,教育宗旨是学为人、学做人,是提高生命的质量。

        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国教育的传统,从来都是重视“人”的传统。《大学》开头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中国教育者经常引述的一句话,讲的是大学的目的是育人,是人的道德,是人的善。

        我们培养学生,第一目的应是培育伦理本体、情感本体,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整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根本。这恰恰是当年孔夫子强调的,他强调教育在于学做人、学为人,这是中国教育非常优秀的传统,我们应当回归这个传统。

        苏霍姆林斯基也讲得很清楚,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人是最高价值,教育学是人学。教育的目标是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学校教育,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

        有一位美国老师说,“小学教育不仅仅是人格养成,培养学习习惯,更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从小学开始走到大学、研究生,还有十几年的路,所以不能让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就被学业考试打倒。”还有一位老师说,“初中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安全地度过青少年。”

      教育如何体现“育人”?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所以,关于人的教育,应该包括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

        人的建设关键是灵魂的建设,也就是人文维度即灵魂维度的确立。如果只有知识和技能,那么人还是平面的,只有长度和宽度;人类知识愈来愈多,宽度和长度增长了,但是缺少第三维度,这第三维度就是人文维度;只有具备了第三维度,人才有深度,生命才是立体的。

        一个既有生命长度、宽度,又有深度的人的生命质量是不一样的。人与人的差别最根本就是生命质量的差别,就是第三维度的差别。这第三维度就是灵魂的维度。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情境下,特别是高度现代化的情境下,一个卓越者,他除了生存技能、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一面,比如说,他的理想追求、人文精神、历史眼光、道德素养、良知体系、审美能力、生活态度,还有他的人格水平等。

        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指出,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