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过成诗想法

国之灵魂——软实力

2018-10-05  本文已影响16人  渡否

之前孙丽琴老师的一门课要每个小组出人讲课,本来我打算讲“软实力”这个词,后来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词“传媒”。瞄到这个词是因为搜索的一个问题“中美软实力差别的原因”,里面讲到归根结底是文化和传媒实力偏弱。今天在看《白说》的时候,白岩松也有写到一段关于软实力的文字。

国之灵魂——软实力

近三十年来,中国在文化输出方面是严重逆差,进口太多,出口太少。这就说到了最关键的关键词:大国。

国之灵魂——软实力

什么叫大国?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中,不能仅仅依靠硬实力,硬实力有时候还会产生反作用力。在很长一个历史阶段里,中国GDP排名靠前的事实不会改变,从硬件角度来说我们足以自豪。那么豪华的饭店,那么宽的马路,那么多一模一样的机场,走遍世界也几乎找不到。

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在一个又一个细节上,有价值的输出、理性的情怀,也有制度的人性化,民众的素养。也许中国的GDP二十年内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但要做到这些细节,起码还得五十年。

国之灵魂——软实力

他那句“软实力体现在细节上,有价值换的输出、理性的情怀、制度的人性化、民众的素养。”总结的很到位了。对我来说,其实看白岩松的书,和他的见解不会产生很大的分歧,要么是和他的观点相同,要么也是会顺着他的思路走。(我也不太清楚这样好不好)

国之灵魂——软实力

目前我理解的文化软实力,还只是停留在价值观层面,制度这些还没有涉及。可以这样来一个比喻,硬实力就是一块钢铁,不管是建楼搭桥都需要它。软实力更像一块海绵,能伸能屈,能干巴巴放着也能吸附一汪清泉。国家应该怎么增强自己的软实力呢?

近些年我们的孔子学院开遍全球,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国际上的汉语热方兴未艾,这都是比较好的现象,在这些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除此之外也要适当抵制一些不当的“引进来”。

有的文化就像蛀虫一样侵蚀着我们的年轻人,比如说:随遇而安,及时行乐,活在当下。也不是说这样的思想有多大的坏处,它的作用是持久的潜在的,只要它寄住在你的躯壳里,就会让人肢体无力,反应迟钝,抱着过一天少三晌的思想,全然没有青年应有的斗志与追求。

除此之外还有每年被给予的“人权白皮书”,西方人脑中所谓的“普世价值”。我们有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按照他们的来?抵制西方的不当思想,要加强每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教育,从摇篮到坟墓。小孩子从小要会唱国歌,初中生要会升国旗,高中生要有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成年之后就要是一言一行决不能走向叛国的道路。这样会让整个民族更团结,共同的责任感共同的爱国情。

软实力就像一泓清泉,润物细无声没了它不行;

软实力就像一块棉花,你说它柔但是它并不弱。

国家实力等于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总和。没有软实力的个人就像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没有软实力的国家就像没有健全内脏的庞大的怪物。

愿我们的国家能够彻底摆脱改革开放时期“效率第一”拼经济发展速度的老旧思想,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国之灵魂——软实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